•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09-26
    这些并不适合所有的人。
    见多识广、独立、有主见,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长大后不易被各种浮世的繁华和虚荣所诱惑。让孩子“自由探索”,见识到丰富的大千寰球,才能建构安全感。我妈告诉我,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我算不上中产阶级,如果我的钱只够旅行或是买房子,那我就去旅行。平时除了听听歌,看看电影,我较大的爱好就是满寰球跑着玩。大概去过三十多个国家了,到一个地方就买一辆车,然后玩一段时间就把车卖了,再去下一个地方。经常在旅途中碰上一堆人,然后很快成为朋友,然后喝酒,然后下了火车各自离去。之前还在欧洲碰见一个东欧乐队,我帮人弹琴,后来还跟人卖艺去了,跟着人到处跑到处弹唱,到荷兰,到西班牙,到丹麦……我妈现在还在流浪,一个人背包走遍寰球。我妹也是,也没有买房,她挣的钱比我多得多。之前她骑摩托横穿非洲,摩托车在沙漠小村里坏了,她索性就在那里生活两个月等着零件寄到。然后在撒哈拉沙漠一小村子里给我写一个明信片,叫做“彩虹之上”,她在明信片里告诉我说:哥,我骑了一个宝马摩托,好开心。我看到沙漠深处的血色残阳,与酋长族人喝酒,他们的笑容晃眼睛…然后她说就开一宝马摩托,坏了,整个非洲都没这零件,她说你知道我现在在做什么吗?我在撒哈拉一个小
    hereo 3783 1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09-26
    真的是很有意思的生活!
    与徐霞客平起平坐的“驴友”老王今天,我们聊的这位先生姓王,叫王士性,他是明朝人,生于1547年,今年正好470岁,我们不妨叫他老王。老王的职业是官员,较高当过厅级干部(四品官),不过对他来说,当官只是工作,旅行才是真正的事业。他号称“无时不游,无地不游,无官不游,”所到之处,“一岩一洞,一草一木”,处处留下足迹。 我们都知道,明朝有一位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后来被驴友们尊为祖师爷。不过,王士性却可以自豪地说,说起旅行,我和徐霞客是平起平坐,有些地方,我不如他,有些地方,他不如我。这可不是老王自吹,论辈分,他比徐霞客年长40岁,他儿子还是徐霞客的朋友,徐霞客要喊老王前辈。论旅行足迹,王士性和徐霞客不相上下,明朝两京十三省一共十五个行政区,徐霞客去过十四个(除了四川),王士性也去过十四个(除了福建),都算得上走遍中国。最重要的,在学术成就上,两人是各有千秋。徐霞客有“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而王士性也写了好几本书,其中的代表作《广志绎》,现在被地理学家认为是能够和《徐霞客游记》并立的经典著作。王士性的代表作《广志绎》王士性牛在什么地方?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09-26
    中国名字挺好的。
    俗话说“人如其名”,一个高逼格的名字确实是小伙伴们居家旅行的必备,让你人前威风八面,人后自我陶醉……从开始学英语开始,老师就会给大家取自己的英文名字。类似:Mike John Lily等“哇塞!多么阳光,活力,又洋气”曾一度以为很fashion啊!燃鹅,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英文名,在歪果仁眼里,就和我们的“二柱”“翠花”一样土掉渣~不要以为老外们看到Cherry会想起娇嫩的樱桃,看到Candy会想起甜蜜的糖果。Cherry其实在俚语中也有“处女膜”的意思(=_=|||),而Candy这种听起来很甜的名字也经常被脱衣舞女当作艺名(遇到这样的妹纸请你们对她好一点……)除此之外还有些人喜欢用英文中的月份啊、星期啊、天气啊等等给自己起名。比如什么April啊,Sunday啊,Rainy啊,Sunny啊……够了!你以为你在播天气预报吗?!怎样给自己取一个高大上的英文名?总的来说,小伙伴们在起英文名的时候,千!万!不!要!标!新!立!异!首先应该避免一些奇奇怪怪的单词,比如动植物名称等,或者动画电影人物的名字,也不要自己随便看到一个什么东西觉得喜欢
    滚滚雷声 4136 1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09-26
    惊心动魄,每个人都要有环保意识才对。
    十面霾伏,可以戴口罩;垃圾围城,我们将无处可逃。很多年轻人都经历过这样的一个周末:周六晨起之后已经到了快十二点,醒来之后躺在床上打开外卖APP,看看有没有什么对胃口的外卖,然后下单,等待外卖。赶上天气恶劣的周日,想到周一还要上班,甚至整天不出门,在家依靠APP就解决了两顿吃饭的问题。外卖的包装也做得越来越花俏精致了这些外卖,它们经过选材,制作,打包,派送之后来到你的手上,吃完等到想起来收拾的时候,几个塑料盒,几个塑料袋,还有一次性筷子,吸管,可能还有饭后烟的烟蒂,连同吃剩下的一起扔在小区楼下的垃圾桶里。其实你可能并没有觉得这一系列操作有什么问题,但是它确确实实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根据第三方研究机构艾瑞发布的《2017中国本地生活O2O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本地生活服务O2O形成了到家、到店两大模式,并且行业整体交易规模接近7000亿。外卖类APP“饿了么”近期也发布了中国外卖大数据,显示中国市场用户规模达到6亿,2016年在线外卖用户消费频次每周消费3次以上的用户占比高达63.3%,外卖就餐成为常规方式。换句话说,按照这个消费方式,每周最少有4亿份外卖飞驰在中国的
    Ixiumie 1631 1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09-26
    值得敬仰的先辈!
    当全国人民被这张图刷屏的时候那个为这一刻奉献了一生的老人才刚刚去世7个月……25日打开微信,大家都被微信进入界面的变化惊艳了。6年来,微信打开后的界面从未发生变化。而25号这天,开机画面换成为了我国自己的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卫星拍摄的画面。现在你知道微信的登入界面发生了变化,你可能也知道地球的图片是由风云四号卫星拍摄;你可能只知道风云四号驰骋风云的风光,你却不知道它背后的风云系列工程的奠基人——任新民。任新民,中国航天“四老”之一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工程奠基人1949年他从美国密西根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国参与中国运载火箭与航天工程从运载火箭、弹道导弹,到通讯卫星、气象卫星到如今刷屏的风云系列他的名字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那么陌生这是不应该的当风云卫星拍摄的画面成为微信开机图这一日之内距离任老去世才过去7个多月无双国士无人祭,戏子家事天下知被微信开机图刷屏了的你值得拿出三分钟了解一下这位老人的功绩微信中的“驰骋风云”9月25日至9月28日期间,用户在微信启动时,可以欣赏到由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从太空拍摄的祖国全景。这也是6年来微信启动页面首次发生变化,启动页背
    小胖胖 1473 1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09-26
    谢谢!
    这次陪老妈,我对她说,我们现在是度假的模式。我在国内的亲人们都是最基层的老百姓,有一线城市的,也有二线城市的,甚至有农村和渔村的。他们靠退休金和不高的死工资生活。度假对他们来说是豪华的。甚至没有这个概念!我对老妈说,度假模式就是吃喝玩乐,过一周在经济实力允许的随心所欲的生活!对于苦了一辈子的老妈来说,我在瞎花钱。我告诉她我回到美国时,想给她花钱都没机会,让她别拦我。还好,她很配合。从五台山回来,9/5周二我们在石家庄休整一日之内,我妈睡了一个N多年没有睡过的好觉!没有起夜,一觉大天亮。我们一大早就去早市逛,给她买了几件衣服,她总说她有衣服穿,其实很多年她没有给自己买衣服了。她已经不会买了。逛过早市,我们继续享受谷连天的早餐。然后去买到天津滨海的火车票,老妈要看她的姐姐。现在的高铁火车站不让家人送到站里,她自己不敢坐高铁。不知什么原因,我们不能买到直达高铁票,都是在天津西上下车的,好在表妹接站。石家庄的地铁对于老妈来说是新鲜事物,那个从车站直通北国商城的车站让她惊叹不已。老年人不用买地铁票还是我们后来知道的。石家庄太小,城里也没什么好玩的。老妈特别喜欢泡澡,家里根本没有条件。周围很多洗浴
    三涵妈妈 1974 4
  • 三涵妈妈 发表了帖子 2017-09-26
    大学申请可不是小事儿,不过是我现在生活中的经历,也就归纳在这一系列里。昨晚9/26日晚上7点到我们高中去参加毕业班申请大学介绍会。我们高中毕业生一共有412人,7个康色勒( COUNSELOR),这个数字在公立高中是正常的。学生按姓氏笔划划分给康色勒。我们的小组是从姓氏ST到Z的学生,两个康色勒一个印度人还有一个黑人,在学校礼堂给我们介绍了如下的内容。我们已经是第三次经历了,除了一两条是新的内容,我们都了如指掌,对于那些新手父母,肯定是一个晕,还有不懂英语的父母就干脆睡着了。这几张包括所有要讲的内容:这张是介绍申请大学的定义:早决定,早行动,普通申请,滚动录取。好多家长当场就晕了,搞不清哪个是录取以后必须去,哪个可以不去。这张说的是学生的责任:你得自己准备要申请的学校清单,你自己找老师要推荐信,你自己找人检查你的申请。公立学校,一个康斯勒对60多个学生,哪有时间管你?私立学校截然不同,用脚趾头都能想到,我们的孩子如果没人管,在人生这么关键的一步会是什么样子:惊慌,心里没底,不知所措!所以这是为什么我家老二的公司那么
    2815 6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09-26
    超赞的论文!太有意思了!
    昨天中午,一条诡异的微博突然上了热门。大意是说,吃了香蕉再吃枣,会有臭得非常恶心甚至让人想死能看到走马灯的味道!这真是很AMAZING啊!香蕉和枣明明都是甜甜的水果啊!但仔细回想我25年来还真没一起吃过……随后有诸多网友纷纷分享了自己的吃后感受!描述也是五花八门原作者的描述是吃完会看到人生的走马灯……吃个香蕉和枣就能把自己吃成濒危物种也是蛮厉害的!还有人吃完说看到了孔子和苏格拉底还有满天神佛……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这些乱七八糟的描述对我而言显然过于虚无缥缈。比如我吃完后看到关羽和迪迦奥特曼打架,那我们吃到的总归是不是同一种味道呢?这就让大家无法感同身受,从而不具有科学的可重复性。相比之下另外几位的描述就很明确!他们说的包括洗洁精、死苍蝇、死虾、臭虫、臭鸡蛋、铁锈、鱼腥、屎的味道……作为一个不吃屎的唯物主义者,我对这些味道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洗洁精、铁锈和臭鸡蛋明显不是一种味道啊!总归是这种味道过于诡异难以描述还是大家的反应太夸张了?目前网上众说纷纭,而国内外系统研究香蕉和枣一起吃的文献还十分匮乏。我甚至在国外某食谱网站上看到了红枣香蕉面包……看来外国人少是有原因的。鉴于许多人要求我亲身测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09-26
    不敢发
    周五我接待了两个女孩:一个是我的小留学生朋友,另一个是我家老大的女友。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作为只有儿子没有女儿的我,如何和女孩子相处。我的原则是把她们都当朋友来处。我的小留学生朋友是一位美丽大方的女孩子!小小年纪,单身一人来美国读书,懂事的让人心疼。她妈妈和我的朋友都说,你没女儿,收了做干女儿吧!从前的我也会这样想,但是现在的我更愿意和她做朋友,做忘年交的朋友。一起聊天,发现她和当年的我有很多的共性!真的是难得的知音呢!我们喜欢吃相似的食物,我们都不怕和陌生人打交道,我们学习都很用功,我们都是热心肠,我们做事都有计划,还有很多很多。我能做的就是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帮她改善伙食,尽量多的时间相处,作为好朋友要多关心她过的好不好!这个周五是我们首要次一起吃饭,我做了红烧肉和大虾。她很捧场!包了猪肉白菜馅的饺子给她带到学校去吃。小朋友非常高兴,我也很开心能帮到她!小朋友饺子包的很漂亮!红烧肉是用新鲜五花肉和小肋排做的阿根廷大虾老大的女友,洋女孩也是首要次进家门。我对老大说,你要好好照顾人家,我能做的就是给你们做好饭!他们晚上9点多才进家门,本来是想做点面条给她吃,可她居然爱吃红烧肉和饺子!不是装的
    三涵妈妈 3317 19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9-26
    说的很对。小土豆总理应该接纳!
    《环球邮报》专栏作者玛格丽特.温特(Margaret Wente)认为,现在的加拿大老年人已经太有钱了,小特鲁多政府如果真的在乎社会公正的话,应该削减老年人的津贴福利,把钱花在年轻一辈身上。玛格丽特.温特 (Jeff McIntosh/CP)你可能会觉得这个观点太自私,至少是政治上不正确。但是这个批评对温特却不适合,因为她已过66岁,自己就属于老年人这个群体,尽管她并不喜欢这个标签。温特说,拜政策和时代所赐,她这一代人得到的都是很好的:工作,房子,投资回报率,公司的退休金。四十年前,老年人中有37%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今天只有7%,是各个年龄段中较低的。她引用蒙特利尔银行的数据说,加拿大老年人的资产净值中位数自1984年以来升高了将近4倍,上升幅度超过任何一个年龄段。今天在加拿大的老年人平均收入比千禧一代高九倍。加拿大老年福利政策是"劫贫济富"温特批评小特鲁多推翻前任政府的养老金(OAS)改革,把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从67岁又改回了65岁。两岁的差别意味着政府每年要多花112亿加元。"这笔钱从哪里来?从我们的孩子、你们的孩子和他们的孩子身上来。"加拿大联邦政府和各省政府每年花在每个65岁以
    一诺千金 1928 1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9-26
    我记得所有服务行业都是要付小费的呀
    在加拿大哪些服务要给小费,给多少,你都清楚吗?很多国人初来北美生活,最不适应的一点就是给小费,多数人并不清楚在加拿大,总归哪些服务需要给小费?就怕给少了心里不安,给多了又心痛。还有人碰上不给小费被当场拦住要求补交的。现在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加拿大各个场合的“小费套路”,包括给小费的习惯,按什么标准给……供大家收好,以后就不需要再为小费烦心了!小费到底应不应该给?千万不要把小费看作可有可无的小事。在加拿大,绝大部分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他们的底薪非常低甚至没有,主要靠小费,是他们赖以活命收入的一部分。所以给小费已经形成一种文化,或者说,是要消费者自觉遵守的规矩。所谓入乡随俗,给小费也是最基本的礼貌,是对服务员的尊重
    河の蓝桥 1974 1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9-26
    国内有些东西是很难马上改变的, 出国的人才只能改变自己吧
    在国外和奇葩房东打官司我不会因为外来者的身份而吃亏阿伦, 24岁,会计阿伦留在澳洲,是因为一场官司。刚来留学的时候,对不熟悉,有一日之内,把刚煮好的一锅滚粥放在灶台上,瞬间烫出一圈焦痕。赶上房东是个奇葩,欺负他新来乍到人又老实,要他赔个天价付4000澳元(正常额度不超过300澳元),否则就把他告上法庭。阿伦从小到大都是循规蹈矩的乖孩子,哪听说过当被告上法庭,他不敢惊动家里父母,想偷偷把钱攒齐,然后息事宁人算了。班里本地同学Chris看他总是逃课打工,追问之下,阿伦说出了自己的遭遇。两人发生以下对话:“你那房东简直是敲诈啊!”“我知道,可我不想上法庭啊,我英语又不好,这种事哪说得清楚呀?”“你可以请律师,阿伦!”“Chris,你别逗了,我哪有那么多钱付律师费,还不如认赔认栽算了。”阿伦愁眉苦脸。“澳大利亚有一个机构叫租客保护协会,你可以去那里请免费律师,他们会代表你上庭。阿伦,听我说,你弄坏了东西是应该赔,但不能助长坏人敲诈!”随后,Chris帮阿伦找了两个修理公司的赔偿报价,整理了照片。凭这些证据,阿伦请到了免费律师。官司打了一年,最终阿伦胜诉,房东只得到250澳元的赔偿,剩余的押金7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09-26
    儿大不由娘
    周五我接待了两个女孩:一个是我的小留学生朋友,另一个是我家老大的女友。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作为只有儿子没有女儿的我,如何和女孩子相处。我的原则是把她们都当朋友来处。我的小留学生朋友是一位美丽大方的女孩子!小小年纪,单身一人来美国读书,懂事的让人心疼。她妈妈和我的朋友都说,你没女儿,收了做干女儿吧!从前的我也会这样想,但是现在的我更愿意和她做朋友,做忘年交的朋友。一起聊天,发现她和当年的我有很多的共性!真的是难得的知音呢!我们喜欢吃相似的食物,我们都不怕和陌生人打交道,我们学习都很用功,我们都是热心肠,我们做事都有计划,还有很多很多。我能做的就是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帮她改善伙食,尽量多的时间相处,作为好朋友要多关心她过的好不好!这个周五是我们首要次一起吃饭,我做了红烧肉和大虾。她很捧场!包了猪肉白菜馅的饺子给她带到学校去吃。小朋友非常高兴,我也很开心能帮到她!小朋友饺子包的很漂亮!红烧肉是用新鲜五花肉和小肋排做的阿根廷大虾老大的女友,洋女孩也是首要次进家门。我对老大说,你要好好照顾人家,我能做的就是给你们做好饭!他们晚上9点多才进家门,本来是想做点面条给她吃,可她居然爱吃红烧肉和饺子!不是装的
    三涵妈妈 3317 19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09-25
    参加各种俱乐部应该是融入当地生活的手段之一
    中国人踏上了美国的国土,不适应这是必然的事儿。面临的挑战也是接踵而至,同学们应该做好各种应对挑战。那么同学们要面对哪些挑战呢?克服留学“水土不服” 应尽早培养沟通能力、 演讲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必备素质。中国留学生出国后,常会遭遇“水土不服”。半年前,美国媒体甚至出示一组数据称,25%的中国留学生辍学常青藤,引起社会哗然。中国留学生出国 后到底会遭遇哪些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准留学生们该如何应对呢?哈佛商学院MBA毕业生Calvin,他以自 己的亲身经历发现,有的常春藤名校的中国留学生最终会走向辍学的道路,主要原因有三:无法适应海外互动式教学的课堂学习;难以融入当地文化导致的社交障 碍;常春藤学校本身“严进更严出”的招生培养模式。“发言不必做到最全面,一两句抛砖引玉的话能引发大家的思考就好”。Calvin说,他和许多中国学生一样,从小也是经历中考、高考,在比拼分数的竞争考核体系中成长起来的,对于考试颇有心得并游刃有余。但是,刚进入哈佛,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商学院中,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他也曾经感到不适应。“举个例子,在国内学校的课堂中,常常是老师讲解理论知识和习题,学生记笔记,以单向授课为主
    1575 1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09-25
    有升有降这是规律
    9月份,合肥有业主因为房价下跌维权。What? 宇宙首要快的城市房价下降了?相信,才傻。那是个障眼法,堤内损失堤外补。据《经济观察报》报道,因为降价遭遇业主维权的楼盘,叫皖新翡翠庄园,位于合肥市肥东县,今年1月13日开始备案,至今已经备案5栋房源,分别是3、5、13、15和7号楼。此前4次备案均价约为12888元/平方米。8月31日新近备案的7号楼,价格为11863/平方米。这意味着,同样是跃层房源,此次备案价每平方米平均下降了1025元,以一套100平米的户型计算,新房源降价幅度达到了10万元以上。部分业主在皖新翡翠庄园售楼处门口挂起了横幅。该项目的解释是,现在买7号楼需交7到8万的改造费,也就是跃层隔楼板的费用,但此前这个费用购房者可以选择性缴纳,如果缴纳的话只是2.5万。算下来,总价其实没有太大差别。看看,价格没相差多少,估计是备案时不让放高价,开发商只好暗度陈仓,付改造费啦,现金支付啦,让价格维持在相近的水平——可原先买了房的看不懂,不干啦,拉起了横幅。拜托,不要说房价没降多少价,就是每平方米降了一千块钱,也犯不上砸售楼处,拉横幅,你赚钱的时候,怎么不拉横幅感谢政府感谢开发商呢
    楚地子民 2808 1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09-25
    我们上税上的多啊
    1、中国的有钱人移民美国为的是什么?中国的有钱人移民美国为的是什么?是资产的安全?还是良好的教育?或者是优越的制度和福利?其实,只要有钱,在中国一样可以接受好的教育,比如国际学校,等上完高中后再出国留学,完全不用走中国教育的那一条路。只要有钱,什么雾霾、毒奶粉,都可以躲避。所有以上这些因素,表面上看,都是导致移民潮的原因,但其实在背后,有一个真正的原因,那就是在美国,能感觉到作为一个公民,被真正的尊重。中国的有钱人可以在国内的某些事上买到优越感,但是在美国,这些东西都是免费的,你会发现,在国内费了半天劲,争得你死我活,到了美国,原来这些东西都是公民的标配,不用争,人家早给你准备好了。近日,一位刚刚从中国移民到美国的周女士,她送两个孩子上学的新闻,在华人圈传开了,还被《侨报》做了专题报道,她的经历,其实不过是普通美国公民的普通待遇。2、七个老师对一个家长的美国家长会周女士的新闻开始于代表刚入学的小儿子开了一次家长会,整个过程让她十分震撼。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在中国出生,接受过中国式教育,一个在美国出生,将接受美国式教育,虽然小儿子还没正式入学,但这次7对1的家长会已经让她感受到中美两国教育
    Mr海 2195 1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09-25
    中国父母管的宽
    “花上百万送女儿去澳大利亚留学,几年学习下来,女儿毕业后居然迷上了按摩。回国后到了一家中医理疗店上班,干起了按摩师,这让我这个当妈的如何见人呀?”9月初,成都一位妈妈看到封面新闻转发的“杭州女孩6年花200万留学,回国工作被开2000元底薪”新闻后,感同身受,向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讲述了发生在女儿身上的经历。女儿的选择:留学回国后,做起了按摩技师“我和她爸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她这样整,叫我们如何出去见人?”虽然已经过去了一阵子,张女士讲起女儿的行为仍然十分气愤。“她初中刚毕业,我和她爸就送她到澳大利亚某知名学校去留学了。她在澳大利亚学了几年,却迷上了按摩,毕业回国死活要从事按摩行业,要当一个职业按摩师。”张女士一边讲述女儿的经历,一边叫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评理,“花了上百万送她留学,她就想在成都当个按摩技师,简直把我和她爸的脸都丢光了。有段时间,我简直都不想认这个女儿了。”为了这件事情,张女士及丈夫与女儿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张女士说,女儿在澳大利亚学了按摩,她去澳大利亚看望时,还作为顾客体验了一下女儿的技术,感觉还是可以。但是,作为当妈的,哪个想让留了学的女儿去当一个按摩师呢?张女
    曲奇鼠 2094 1
  • 三涵妈妈 发表了帖子 2017-09-25
    周五我接待了两个女孩:一个是我的小留学生朋友,另一个是我家老大的女友。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作为只有儿子没有女儿的我,如何和女孩子相处。我的原则是把她们都当朋友来处。我的小留学生朋友是一位美丽大方的女孩子!小小年纪,单身一人来美国读书,懂事的让人心疼。她妈妈和我的朋友都说,你没女儿,收了做干女儿吧!从前的我也会这样想,但是现在的我更愿意和她做朋友,做忘年交的朋友。一起聊天,发现她和当年的我有很多的共性!真的是难得的知音呢!我们喜欢吃相似的食物,我们都不怕和陌生人打交道,我们学习都很用功,我们都是热心肠,我们做事都有计划,还有很多很多。我能做的就是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帮她改善伙食,尽量多的时间相处,作为好朋友要多关心她过的好不好!这个周五是我们首要次一起吃饭,我做了红烧肉和大虾。她很捧场!包了猪肉白菜馅的饺子给她带到学校去吃。小朋友非常高兴,我也很开心能帮到她!小朋友饺子包的很漂亮!红烧肉是用新鲜五花肉和小肋排做的阿根廷大虾老大的女友,洋女孩也是首要次进家门。我对老大说,你要好好照顾人家,我能做的就是给你们做好饭!他们晚上9点多才进家门,本来是想做点面条给她吃,可她居然爱吃红烧肉和饺子!不是装的
    3317 19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9-25
    嗯, 国外的夏令营就是玩, 而且有很多是父母孩子一起玩!【图片】 兴趣班是另一回事,是知识学习的一部分而不是跳出学习, 不能跟夏令营相比
    暑假过去了,但关于怎么度过暑假的话题仍在继续......中国人现在有钱了, 父母也舍得为孩子花钱, 于是“带孩子去看寰球”成了不少中国父母的心愿。 可惜的是, 中国父母也狠心把孩子分离 ---- 分离给寄宿学校, 分离给留学机构, 分离给游学团...... 以为把孩子交给“专业机构”就能买来孩子的快乐和培养孩子的“寰球观”。 殊不知, 东西方的教育研究者一致认为,寰球上很好的学校是家庭本身, 很好的老师是父母自己 ---- 花时间陪伴孩子的点滴成长, 才是最难能可贵的“高等”教育。所以, 我一直不主张父母花点钱报个名就把幼孩放手交给各种游学机构, 不是说那些机构怎么不好, 而是因为无论什么机构都不能替代父母的角色。 中国孩子最缺乏的就是个性化教育, 而那种千篇一律走马观花的游学团是不能满足每个孩子的真正需求的。 如果有了钱, 那就再挤出点时间, 带孩子一起去旅行 ---- 一起去探险, 去受训, 去玩乐, 去感受。在加拿大, 父母们一般都很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时间, 所以每年的寒假春假暑假都是家长们休假的高峰期。 每个家庭度假的方式不一样, 但有一点是相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09-25
    去与留的问题,很难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因人而异!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参加工作后的年薪是若干,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码可以赅括的,而是要看各自的岗位、专业、阅历、机会和存在的地方地区的月薪标准等不一样条件。美国东北部和西海岸是传统意义上美国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代表性地区范围,从这一地区的事情状况来看,在硕士学位以上学历的中国留学生月薪总水准,是较高的。而事情的真实情况上绝大部分数中国硕士学位以上留学生取得的第1份办公年薪都集中在6万-8万美圆区间范围,钟头月薪介于35-40美圆。以如今美圆汇价靠近7的兑换水准改换为我国法定货币来看,中国留学生挑选在美国办公,税前收益至少能够达到40万左右我国法定货币。那末再看看,海归结业生回国参加工作的工资水准。一样,留学回国的结业生的月薪水准也是万不得已一并而论的,依据专业不一样、参加工作行业不一样也有所差别。总体而言,具有硕士的应届海归结业生,工资大概集中于税前6万-10万我国法定货币区间。而美国海归结业生的均匀起薪俸平则会要表面化高于其它国度海归人材的工资水准的,达到约税前8-12万(1.2-2万美圆)我国法定货币区间。接合我国法定货币国内购买力对美圆约1.6的比例,美国留学生归国
    1PunchMan 1784 1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