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7-26
    ——献给每一位高墙下被禁锢的灵魂。1体操女皇沦为权贵玩物八年------1976年的美国体操锦标赛,获得男女全能头名的,分别是资本主义阵营18岁美国人巴特·康纳尔,和社会主义国家罗马尼亚选手,年仅14岁的纳迪娅·科马内奇。在领奖台上,好事的记者怂恿康纳尔:“科马内奇这么可爱,你为什么不吻她一下?”于是有了下面这张体操史上的经典照片:当时这两人不会想到,因为这一吻的缘分,18年后,两人还会有一段奇缘。那个时候的科马内奇,宛如天使降临,她高超的体操技术和清纯甜美的脸庞,成为了当时比较受欢迎的女运动员。就在被康纳尔“偷吻”的前几个月,在蒙特利尔的奥运会上,科马内奇创造了奇迹。她成为了奥运会有史以来首要位获得满分的选手,获得了3枚金牌,1枚银牌,一枚铜牌。回国后她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称号,1976年8月科马内奇在同个星期登上国际最盛名杂志《时代》、《新闻周刊》和《体育画报》封面,成为寰球上至今只此获得如此荣耀的人。“体操女皇”、“有史以来较好的的体操运动员称号”接踵而至。小小年纪有了这样的声誉,不管走到哪里都应该被当作宝贝一样珍惜吧?但科马内奇却因为这次的一战成名,被当时罗马尼亚的总统
    2422 0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7-26
    1花钱坐牢的中国人------“有人花钱吃喝,有人花钱点歌,有人花钱美容,有人花钱按摩”,也有人花钱去坐牢。每年至少有上万名中国人花钱跑到加拿大,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离开,如同坐牢。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移民局规定的居住时间。加拿大移民局规定,如果外国移民们想要保留永居身份,就必须五年之内在加拿大居住两年时间。而如果想要申请加拿大的护照,就必须在六年之内居住满四年才行。这就是移民圈里常说的“移民监”。在众多申请加拿大移民的中国人当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把这个监牢坐下去的,所以“聪明”的中国人找到了一条捷径。2不想坐牢,只能作假------“当捷径出现之后,很可能就会成为只此的路”。如果不是多年来加拿大移民局查的严,恐怕绝大多数的中国移民都会走这条捷径吧?但即便是面临抓到即遣返的风险,依然有大把的人选择。这条捷径就是——作假。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伪造护照上的出入境时间,达到蒙混过关的效果。两年前加拿大就曾经查出过自建国150年以来,较大的移民造假案,主犯就是一位来自中国的无牌移民中介。从2006年到2013年,通过这个无牌中介移民加拿大的多达1200人,受此案影响,未来被剥夺身份遭到遣返
    4610 4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7-24
    1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中国的寺庙越来越少了------北京曾经是中国的第二大佛教中心,1958年有人统计过,北京城共有寺庙2666座,经过我们几十年的努力,现在只剩下100多座了。北京只是比较特别的例子,但中国的其他城市,寺庙数量的减少现象也是存在的。寺庙的减少,基本上属于拆毁一批、倒闭一批、转型一批。在“什么佛经尽放狗屁”的年代,拆毁了一批,在不讲佛法只讲赚钱的年代,跟不上节奏倒闭了一批,然后聪明的寺庙自动转型为“文化公司”,又自宫了一批。2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中国寺庙越来越赚钱------或许是因为不赚钱的寺庙都倒闭、拆毁了吧,所以,剩下那些为数不多的寺庙,赚钱的能力越来越强。要问寺庙赚钱哪家强?少林寺赚钱强强强!少林寺自1998年成立公司商业化运作以来,如今在少林寺名下公司产业诸多。例如,少林寺无形资产管理中心,有“少林”,“少林寺”品牌涉及45个类别,200多项商标。以下图是《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整理的少林寺商业化版图:光是门票和香火这两项最基本的收入,就足够少林寺吃得饱饱了,一炷香几千上万是常事,实在是搞不懂,平日里没有信仰的中国人,为啥就那么爱“撒币”。3中国寺庙的海外投资
    2903 0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7-24
    1她是孙宏斌最佩服的女人------融创老总孙宏斌,就是那个用王健林借给他的钱反过来收购了王健林600多亿项目的男人,曾经,还在联想当高官的他,以”挪用公款罪“被判入狱。出狱后,他找到当初一手将他送进监狱的柳传志,两个人心平气和坐下来长谈,“相逢一笑泯恩仇”。柳传志后来跟人说,你们知道孙宏斌最佩服的女人是谁吗?确实想不到,是刘晓庆。同样是在事业极峰被送进监狱的刘晓庆,和孙宏斌是同病相怜。孙宏斌之所以佩服她,是因为读了她描写监狱的文字:每天洗冷水澡,跑8000米步。这样面临困境而保持韧性,孙宏斌很感动,因为,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人。孙宏斌和柳传志2至今她也搞不清少交了多少税------刘晓庆,这个名字根本不用多做介绍,作为中国最知名的女演员之一。在上个世纪80到90年代,她几乎拿遍了所有演员的奖项,一路鲜花、掌声、崇拜的粉丝围绕在身边,鲜衣怒马,风光无限。1990年,有了名气的刘晓庆决定“演而优则商”,开公司赚钱。最鼎盛时期,名下有26家公司,业务范围几乎涵盖各个领域,从一名影后成为登上当年中国富豪榜的第45位。赚钱能力和演技一样令人惊艳。就在这样人生的较高峰,刘晓庆却被当头一棒,将她从九霄
    4453 0
  • 安燃无声 回复了帖子 2017-07-21
    实用!
    “移民监”是指一个国家对其移民在本国居住时间的要求,具体是各国移民法规定的“移民申请人为维持居民、永久居民或入籍为公民而必须在该国境内居住的时间要求”。一种指为了保留移民身份而不得不在另外一国居住的时间。另一种指为了成为公民,不得不居住的时间。移民监常被戏称为“移民囚”,其实移民监并不是监狱,坐移民监也不是把你关在监狱里,只是因为在一定范围内限制了移民者的自由,所以才被冠上这个名称而已。下面为大家总结一下欧洲各国的移民监要求:西班牙 Spain西班牙现可办理的移民项目有两种,投资移民和非盈利性移民。先说投资移民,在申请人拿到首期居留身份后(2年期),并没有严格的居住要求,2年后可更换5年期居留身份,之后每5年一更换,持续持有居留身份。注意,前面说的是居留身份,如果你想获得永久居留身份,5年内住 满4年零2个月,并且每年住满183天,总离境时间不可超过10个月。而非盈利性移民,如果想保持居留身份须每年在西班牙至少居住6个月才可续签。获得永居身份的要求与前面相同。办理两个项目都可以最终获得永居,申请永居不需要语言考试(欧洲国家中西班牙是特例),申请入籍条件则是居住10年,须具有西班牙语A2
    浊云蔽日 2164 2
  • 安燃无声 回复了帖子 2017-07-21
    史书著作这一类多看看可以提升自己
    作者:阿瞒我们和前辈所读的书,已经相去甚远不久前,中国各大高校陆续公布了上一年的图书馆阅读报告:清华大学的榜单上,武侠、科幻、通俗历史读物受到追捧,《明朝那些事儿》《三体》《天龙八部》都榜上有名;北京大学似乎更偏爱引进版社科读物;复旦大学则格外喜欢本校校友的学术著作;上海交通大学的图书借阅榜理工科趣味浓厚,数据类、工具类书籍借阅量位居前列,浓厚的理工特色扑面而来。清华借阅榜上名列前茅的图书大学生,理应是一个社会中认知最鲜活、精力最旺盛、行动最自由的群体,站在浪尖上的他们读什么书,往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阅读风向。如果将历代大学生手中的书籍串联起来,那就会构成中国青年思想变迁的一个侧面。今日的年轻人蓦然回首,其实不难发现,我们和前辈所读的书,已经相去甚远。民国时期: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民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古文与白话文、老学究与新青年、国学与西学、革命话语与商业文明……种种看似相悖的事物,都在这个时代并存,也造就了彼时大学生大相径庭的阅读体验。用王朔一本小说的名字可以概括民国大学生的读书风格:一半海水,一半火焰。-01-一些出身传统家庭的大学生,依然像旧式文人一样捧读传统
  • 安燃无声 回复了帖子 2017-07-20
    具体到现在坐月子要遵循哪些规矩,我的意见是听妇产科医生的。
    恐怕再也没有比中国人更怕寒冷的民族了。对寒冷的畏惧,对保暖的迷恋,造就了中国人特有的悲剧。前几天,山东淄博的一名产妇在家坐月子,结果被送到了医院。据《山东商报》援引的医院说法,当时产妇的体温高达40多度,心脏肝脏都有损伤。产妇送来时,穿的长裤长袖。产妇的家人说,因为坐月子,怕落下什么病,家里不开风扇空调,甚至让产妇盖上了被子。大热天,这位20多岁的新妈妈就这么中暑了。送到医院,不治身亡。中国产妇捂月子中暑身亡,不是头一次发生了。甚至于山东本地,近年来也已经不是头一遭。检索一下新闻就可以发现,每年夏天,这样的悲剧都会准时发生。在中国产妇捂月子中暑的海量案例上,塑造了中暑金字塔的顶端——死亡,或终生昏迷。2010年7月,山东潍坊一名产妇在生完孩子的第六天,在36的室温下,从头到脚都捂着,身上穿着秋衣秋裤,最终,由于中暑严重不治身亡。2015年8月,上海奉贤区的一名产妇,在不开空调的房间捂月子,严严实实地盖着棉被,结果中暑抢救无效身亡,留下了出生刚十天的孩子。2014年夏天,南京鼓楼医院收治了一名39岁的产妇。她也是在家捂月子。据《金陵晚报》报道,她家倒是开着空调,不过是暖风。院方后来说,这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7-19
    有没有想过,在未来某一日之内,人,不再属于任何国家。生产力的解放将彻底消灭贫穷和资源不均。人们将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居住国家,从此地球将不再出现国家分割,人的国家意识和国境线一样将变得模糊,将出现一个地球联邦。1不开玩笑,未来所有的国境线都会是这种搞笑的样子------国境线在很多国家还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存在。荷枪实弹的边防官兵,难以翻越的铁丝网,高山峡谷形成的天然屏障等等。像下面这样的国境线,现在看来是很奇葩的存在。比如在荷兰和比利时的交界地区有一所房子,正好建在国境线中间。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的国境线,干脆是一张三角形的桌子,桌面上印着三个国家的国徽,一边一个国家。美国和加拿大的边境线上,盖起了一座图书馆,借书还书的过程中,可能就跨越了两国国界。瑞典跟芬兰的国界线更加戏剧化,是以恶搞高尔夫球场,18个洞的球场正好有9个洞在芬兰,另外9个洞在瑞典。一点不开玩笑地说,这些看起来像看玩笑的国境线,在未来将成为常态。而那些还需要铁丝网、机关枪守护的国境线,将成为笑话。2改变,来自不可逆的生产力革命------国境线是“国家概念”的一种体现,这样的“国家概念”变化,来自于未来不可逆的生产力革
    4658 1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7-18
    三涵妈妈:1992年出国,在北欧瑞典拿到硕士学位,2001年来到美国至今,曾经在药物公司做研究员十几年,后改行做地产经纪。现在居住在美国的新泽西州。三个儿子,老大康奈尔计算机专业和语言学双学士,老二2013年进入哈佛二年级休学创业至今,现在两个大的都在自己的公司里上班,老三在上11年级,正在备考各种标准化考试。1.作为三个孩子的妈妈,能说说一下他们教育情况吗?老大在北京出生,出国的时候是四岁。80年代末,人们对孩子的早教没有现在这么闹腾,上单位幼儿园就是了。在瑞典读博士硕士,学生一点都不穷,我们都有相对于那个年代来说可观的奖学金,数目和实验室的技术员不相上下。只是我们那时候的消费观念跟不上,所以感觉过得苦哈哈的,不过住房比国内要好很多。我们那时候在北京高校的筒子楼里住。到了瑞典我们就有自己的公寓,尽管小点,但是条件非常的好!到了欧洲首先是我们自己求学的事情大,孩子只要有人看就好了,从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教育问题。只是正常的养孩子。可悲的是现在人们不知道什么是正常的养孩子了。作为正常的家庭生活,爸爸妈妈有自己的事业,孩子健康,每天日常生活三餐妈妈打理,下班回家大家聊天说话吃饭,看电视,读书,
    2608 1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7-18
    她是华人首要女打星,她是在香港影坛连周润发都要退避三舍的女星,成龙这样的人,都不敢对她揩油染指。她就是杨紫琼。杨紫琼祖籍中国福建,马来西亚华人影星,出生于大马霹雳州的怡保。选美出身的她在香港影坛发展,成为国际明星,并受马来西亚政府册封拿督,也是马来西亚首要位演艺界女艺人受此较高的封衔。杨紫琼自小喜爱运动,能说一口流利的粤语和普通话,曾获马来西亚小姐殊荣。此后投身演艺圈,一身纯正的中国功夫让世人惊艳。2001年更获国际戏院商协会颁发“较具代表性国际大腕”, 2009年荣获影响寰球华人大奖。杨家在马来西亚是百年望族,其祖父在很多年前创立过近打巴士公司,父亲是拿督,还是马华元老级人物。杨紫琼最初的梦想是做芭蕾舞演员,因身体受伤才放弃。杨紫琼长得很漂亮,这种长相更符合西方人审美观,所以她被美国人认为是寰球最美50张面孔之一。在1983年马来西亚小姐选美大赛中,杨紫琼获头名,从此开始步入娱乐圈。在那次大赛中,她认识了前夫潘迪生。应该很多人知道潘迪生,他是香港迪生创建集团与德宝电影公司的老板。潘迪生将杨紫琼带入香港娱乐圈,本来演技就好,人长得漂亮,经过潘迪生包装,杨紫琼很快成为香港最知名的打女。杨
    4908 8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7-18
    当中国很多人还在高呼“读书无用论”的时候,上层人士早已在“好好读书”的道路上狂飙突进,甩开后面阶层十万八千里了。1华人首要学霸家族:一门12个博士,硕士算文盲------高晓松曾经说到自己的家族时,很自豪地说,我们家都是知识分子,硕士都算是文盲。尽管近几十年来,中国经历过很严重的文化断层,但是,像高晓松这样的书香世家,逃过一劫之后,又星火燎原,如今,这些世家走出来的后人,再度成为了这个社会最顶层的风云人物。其中,堪称“华人首要学霸家族”,一门12个博士,还出了一位诺奖得主,它就是前美国能源部长、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棣文的家族。朱棣文的家族,起源与江苏,这个中国读书种子的省份。江苏太仓的朱棣文小学朱棣文的祖父朱祝年,是清朝光绪年间的读书人,虽然接受的都是四书五经、科举八股的教育,但经历了清末“洋务运动”的思想启蒙,深知走出国门、解放思想的重要性。他鼓励儿子朱汝瑾学习理科,并在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翌年,抗战爆发,北平沦陷,朱汝瑾随大批师生辗转西南,在西南联合大学完成学业。后来,又考取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赴美留学。单单是父亲这边的基因,还不能足够保证朱棣文的成功。任何成功的家庭
    5864 0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7-17
    表面上看,中国的医疗问题是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的问题。实际上,在这些问题的背后是极为复杂和落后的社会问题。美国的医疗制度虽然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在某些方面,我们和美国的医疗水平还是差距很大。一位在美国工作了十余年的华人医生,在深入了解了美国医疗制度之后,写下了下面这篇引人深思的文章:以药养医?唉……十几年前就知道中国医生开药方有回扣,过度检查,或虽不是过度检查但只要开检查单就有回扣(直到现在还是这样)。我一直十分不解,为什么没有人出来制止。做为一个有良知的人,怎么能想象在中国当群众有病全家心急如焚去求医,医生乘人之危,在给病人治疗的同时,多开药开贵药多做检查以期从中自己拿到回扣。只要吃回扣的风气一日之内不杜绝,中国医生到底是九分治病一份害人,还是七分治病三分害人,真的说不清。西方医学的较高原则是no harm(不能因为治疗而带来附加的伤害)。我的美国儿科医生朋友去中国访问,发现所有的患感冒儿童都要接受抗菌素和吊液治疗,他非常不理解。因为照教科书,感冒前期是病毒所致,主要对症治疗,治咳嗽,流鼻水,发烧或头痛。少数儿童进入感冒后期,合并有细菌感染有黄痰发烧才需要抗菌素治
    2884 5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7-14
    1“贾跃亭通过了人生较大的难关”------贾跃亭留下一句“我会负责到底”,去了美国。有人开玩笑说,他已经通过了人生较大的难关——中国海关。贾跃亭一走,谣言四起。有人说他是携款潜逃了,有人说他只是去美国造汽车了,除非贾跃亭能够像三年前一样,在境外消失几个月后卷土重来,谣言才能够不攻自破。在新中国商业历史上,又有多少像贾跃亭这样的“风流人物”没有通过中国海关,这个人生较大的难关呢?2那些没有通关的“风流人物”------1、王欣想当初快播也是在创业公司中的黑马,视频行业的搅局者,老总王欣也算是互联网圈的风云人物。但和贾跃亭相比,王欣还差了一截,特别是差了“通关”能力。那是2014年5月份的一个晚上,王欣收到风声,这回彻底玩大了,他连夜收拾细软,奔逃国外,也轻松通过了海关。但王欣还是棋差一着,作为一个在商界打拼多年的人,怎么会连“引渡条例”这样的常识都不了解?逃亡两个多月之后,他居然出现在了韩国入境处,这是想来韩国整个容,“纵使相逢应不识”么?好天真啊 ,难道不知道韩国和中国早在1998年就签署了“引渡条约”么?果然,当即被韩国海关扣留,一转手送回了中国监狱。尽管在一审的时候他还能“舌战群
    7611 6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7-07
    1阶层固化是个屁!------阶层固化成了很多人失败的借口。三十年前你说阶层固化害得你上不了大学,赚不到大钱,是可以原谅的。因为各种名额限制,交通信息堵塞,普通人一辈子可能都出不了国。但那个时候,已经有人开始南下深圳寻找跨越阶层的机会了,温州人已经跑到意大利、西班牙去摆地摊了,而大部分人还满足于村里、小县城的安稳工作,去深圳?听说那里治安很乱,而且人生地不熟的,我去了能干啥?三十年过去了,你还会时不时听到有人说,当初要是早点来深圳就好了,不管做什么现在都是富翁了。然后这些人又在那里感叹现在社会的阶层固化,自己永远都在下层,是因为没有早生几十年,没赶上新中国很好的一波经济发展红利。十五年前,一个名牌大学的年轻人击败了几十个竞争对手,进入到一家跨国名企,一时意气风发。而那些被他打败的人,在他看来,错过了人生中这个机会,就再也别想超越他。可是十五年过去,那些被他打败的人个个身家过亿,而他,依旧在职场苦逼打拼。只因为那些灰溜溜被打败的人,不得已去了那些叫做阿里巴巴、鹅厂和度娘的互联网公司。今天他只能感叹,没赶上互联网的红利,永远都在打工阶层徘徊,社会的阶层固化永远跨越不了。这就是很多人口中的“
    3186 1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7-06
    1伦敦市长的重磅房产报告:中国爸爸太有钱------国运轮回!100多年前,中国总理大臣李鸿章匆匆跑到慈禧跟前,慌张地说:“老佛爷,不好啦,英国人要在咱们这开工厂修铁路啦。”100多年后,英国首相匆匆跑到女王跟前,慌张地说:“女王殿下,不好啦,中国的金主爸爸们要来咱们在买房买地修高铁了。”近些年来,英国伦敦地区的房产价格节节攀高,虽然全寰球都知道这是中国金主爸爸的功劳,但作风死板的英国人非要搞一个报告,用数据来证明中国金主爸爸在英国买了多少房,也许英国人只能用这种方式来接受自家的房地产市场,已被中国爸爸攻陷。这份针对海外购房者的报告,是由新上任的伦敦市长萨迪克牵头组织,委托 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师生们,经历6个月的深入调研所得出的。2中国爸爸不仅有钱,还精明得很------其实不用看报告也知道,排在前面的一定是咱中国金主。首要位,占据海外投资份额28%的来自中国香港,加上排在第四位占据份额5.4%的中国大陆,中国金主爸爸们成为了伦敦房产的较大买家。中国金主们除了那些买中世纪古堡和超级大别墅的土豪,更多的是普通投资者,伦敦首次置业者购买的平均房屋总价为40.5万镑,但在这份报告中显示,在
    2784 0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7-04
    1巴铁骗局落幕:没钱还了,可以拿白酒抵账------还记得那个“让全寰球惊艳”的巴铁吗?差不多一年之前,我针对当时正“烈焰烹油”的“治堵神器”巴铁写过一篇评论《看到这个“我国自主研发的治堵神器”,我一口老血喷在了屏幕上》,在这篇文章里,我列举了近三十年来中国一些融资骗局,指出巴铁其实就是包裹着“治理城市交通”外衣的新骗局。“巴铁”在第十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亮相一年之后,骗子们的外衣终于被揭下。根据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发布的消息,2017年6月30日,针对投资人举报北京华赢凯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也就是搞出巴铁这个项目的公司),因为从事非法集资活动被依法立案侦查,先后将白志明(号称“巴铁之父”)等32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巴铁”之父白志明树倒猢狲散,昔日被“巴铁”骗局蒙蔽了的投资人们找上了门,看到的是被拆除的工程,和人去楼空的办公室。一位刘姓投资人跑去想要回5万元本金,被告知,没钱,可以用100瓶白酒抵账。巴铁项目最风光的时候,各大媒体报道,通稿为《中国再一次惊艳了全寰球》。“巴铁之父”白志明还被各大电视台采访,声称:“电动巴铁让城市更智慧”。现在看来,巴铁没能让城市更智慧,
    5216 4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7-03
    来源:知乎作者:白如冰本文作者白如冰,是一个从四线小县城里考取清华的学霸,他是中国高考制度的受益者,但今天,面对中国教育,他要说:“奇迹之后,再无奇迹。”小县城基础教育的黄金年代,是以无数优秀的知识分子,被迫扎根在基层从事基础教育为代价换来的。现在,这样的情况恐怕再也不会发生了,所以,奇迹之后,再无奇迹。-----------------------------------最近很流行的说法就是北京的学生考清华北大很容易,那么北京的学生和外省的那些状元们相比水平会有差么?如果在进入北大清华之后,地域的差异并没有影响个体的发展高度,是否意味着现有的选拔制度是合理的?我有必要开宗明义地讲一下,我只是陈述我这些年的见闻。我老家在农村,初中就读于一家小县城中学,高中来到省会城市,大学考到北京,大学期间还辅导过学生,我亲身体验到了中国各个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在教育资源上的差异。至于社会是否公平,制度是否合理,不在我讨论范围之内。所以如果你觉得我描述的现象不公平,那也请你想清楚,我,就是你所说的不公平遭遇的实际经历者、承受者。我相信我的答案还是道出了一些人的心声的,所以我也希望有的人不要把赞同我的回答
    5048 3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6-29
    1浙江温州,意大利皮革厂,一群不死的中国人------有一本书叫做《不死的中国人》,里面有这么一个故事:意大利的一些水稻种植区,因为劳动力不足,就雇佣了中国人做小时工,很多中国人一干十几个小时,甚至二十个小时,收关脱水累倒在田里,被送到医院,庄园主之后说定下规矩,每天最多干十个小时,结果第二天中国人跑光了,追到宿舍,收关两个人在打包行李,说你们为啥要走啊,中国人说我们是出来挣钱的,又不是来度假的,一日之内只干十个小时,那剩下的时间就浪费了。大家不要以为这是段子,这都是发生在意大利的真实故事。前几年有一个很火的电视剧,叫做《温州一家人》。讲得是80年代温州的一家人出国闯荡的故事,女主角殷桃从小就被父母送到意大利,在制衣厂里学徒,后来自己摸爬滚打,成为一家国际时装公司老板的故事。这部剧的编剧曾在意大利采访了很久,收集了相当多的真实素材,可以说殷桃的故事,就是三十多万温州人在意大利打拼的真实写照。温州人在意大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他们开办了一家又一家的制衣厂,几乎垄断了一些城市的餐饮业,他们也得到了一个听起来不可理喻的称号——“不死的中国人”。在意大利人看来,这群来自东方的温州人,除了看到
    5076 3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6-26
    11000万,够不够中国人养老?------早在2011年的时候,北京大学教授钟伟做过一个关于中国人养老的统计,结果让所有人都惊出一身冷汗,结果是——按照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规律,到2027年,也就是整整20年后,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就算你有1000万,也不够养老。6年过去了,一线城市的房价又涨了至少一倍,2011年统计出来的数据还靠谱吗?按照今天的经济环境,等现在这些正在职场打拼的主力军老了之后,到底需要多少钱来养老呢?2不指望“养儿防老”的中国老人,真的好焦虑------有一次看《锵锵三人行》,嘉宾马光远说了一件非常震撼的事情,在一次活动上,对大家的养老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五个选项,一个是靠养老金养老,一个是靠积蓄养老,一个是靠政府养老,一个是靠子女养老,一个是以房养老。结果在场两百多人的问卷收上来,其中有一个选项居然没有一人选择,这个选项就是“靠子女养老”。几千年靠“养儿防老”的中国人,居然直接放弃了这个选项,我们的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优良传统是美好的,但现实情况是,很多老人只要儿女不拖累自己的生活就知足了。不指望“养儿防老”的中国老人,每天都处在焦虑之中。现在老
    5792 5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6-20
    1澳洲工地小哥弹钢琴走红------最近,有一场悉尼的钢琴演奏表演火了。不仅在澳洲的网络上疯转,连中国的朋友圈都刷爆了。这场演奏的走红,并不是因为是多么厉害的国际级大师的演出,主角是一位刚刚从工地干完活,还穿着风尘仆仆的制服,一腿子水泥石灰斑点的小哥。视频里,只见很优雅地在钢琴前坐下,一双磨满了老茧的双手开始在琴键上跳跃,立刻就吸引了商场人群驻足围观。在很多中国人的朋友圈里,纷纷为这位澳洲小哥的表演点赞,并且大家都谈到一个人群——那就是澳洲的蓝领,用中国的话来说,就是底层的普通劳动者。西方国家的普通劳动者素质、工资都一向很高,美国20%的农民都有大学学历,澳洲更厉害,35%的蓝领工人都上过大学,所以他们之中像上面这位钢琴小哥那样,时不时能够露一手才艺的人,实在太多了。2傲娇的普通劳动者的幸福生活------澳洲还有一个厉害的地方,它可能是目前主流西方国家中,普通劳动者的工资较高的一个。具体有多高呢?去年我们曾经介绍过去澳洲搬砖的工资,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由于技工和学徒数量短缺,促使澳洲需向海外引进技术劳工,现在搬一块砖的报酬已高达2澳币,也就是说,按照当地每周工作四天的情况来算,那
    3446 1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