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云乡漫游 回复了帖子 2017-07-20
    是的!新西兰的瀑布不似其他地方宏大,但贵在有特色和不被大多数人发现,依然静放异彩!
    先生与我,还有我们家17岁的少年,都是喜爱接近自然的人。有幸,居住的房子被高大的贝壳杉和RIMU 所包围。院子就是一个大丛林,当地的TUI和扇尾鸟尤其喜爱在林子里上下翻飞起舞。从家里开车,20分钟的路程,就可以到达奥克兰西区最美丽的海滩,包括KEAREKARE海滩,这里是电影The Piano,XERA 和 Warrior Princess的拍摄地点。其风景有着独特的神秘和壮阔遥远的美。再有PIHA海滩,是盛名的冲浪景点。还有Te WHATA 海滩,The Bether Beach..... 西区还有寰球上盛名的一系列以登上喜马拉雅较高峰而知名的登山和冒险家希拉里爵士命名的希拉里步道,茂密的雨林森林国家公园......奥克兰西区的人也自豪地称自己为Westiers,其内心对所居住周朝的大自然所给予的馈赠-Waitakere 山系,海滩与丛林,都怀有深深的崇敬,敬畏大自然的力量,生活得也更简单,自在和富有创意。这是我们喜爱奥克兰西区的原因。
    云乡漫游 3167 8
  • 云乡漫游 回复了帖子 2017-07-20
    太赞同啦!
    【云乡漫游】周日,与先生一起观看了两个摄影作品展。一个是由World Express 组织评选,由新西兰Rotary 组织巡展的年度记者理想摄影作品展。一个是由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组织评选,由奥克兰战争纪念博物馆组织巡展的野生动物与自然摄影获奖作品展。World Express 记者摄影作品展,揭示的是一些列社会冲突与矛盾,平常百姓面对战争所经历的恐惧、无助和绝望,当然也有不灭的希望!每次看完这样的展览,内心都很难过!无数个why在心里盘旋!移步奥克兰战争纪念博物馆,观看野生动物与自然界优秀作品展,所见到的是另一番奇妙的自然寰球!尤其被10-17岁参赛者的作品所打动!那是从一双双纯净而充满探奇的眼睛里折射出来的自然寰球,充满神奇、奥妙与和谐!用先生的话来说,两个影展,"One is showing how human being is destroying the world; the other is showing how wonderful the nature world is!" 如何和平共处,终是当今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新西兰,尤其是奥克兰,
    云乡漫游 1831 6
  • 云乡漫游 回复了帖子 2017-07-20
    是呢!谢谢留言!
    【云乡漫游】周日,与先生一起观看了两个摄影作品展。一个是由World Express 组织评选,由新西兰Rotary 组织巡展的年度记者理想摄影作品展。一个是由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组织评选,由奥克兰战争纪念博物馆组织巡展的野生动物与自然摄影获奖作品展。World Express 记者摄影作品展,揭示的是一些列社会冲突与矛盾,平常百姓面对战争所经历的恐惧、无助和绝望,当然也有不灭的希望!每次看完这样的展览,内心都很难过!无数个why在心里盘旋!移步奥克兰战争纪念博物馆,观看野生动物与自然界优秀作品展,所见到的是另一番奇妙的自然寰球!尤其被10-17岁参赛者的作品所打动!那是从一双双纯净而充满探奇的眼睛里折射出来的自然寰球,充满神奇、奥妙与和谐!用先生的话来说,两个影展,"One is showing how human being is destroying the world; the other is showing how wonderful the nature world is!" 如何和平共处,终是当今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新西兰,尤其是奥克兰,
    云乡漫游 1831 6
  • 云乡漫游 发表了帖子 2017-07-19
    【云乡漫游】周日,与先生一起观看了两个摄影作品展。一个是由World Express 组织评选,由新西兰Rotary 组织巡展的年度记者理想摄影作品展。一个是由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组织评选,由奥克兰战争纪念博物馆组织巡展的野生动物与自然摄影获奖作品展。World Express 记者摄影作品展,揭示的是一些列社会冲突与矛盾,平常百姓面对战争所经历的恐惧、无助和绝望,当然也有不灭的希望!每次看完这样的展览,内心都很难过!无数个why在心里盘旋!移步奥克兰战争纪念博物馆,观看野生动物与自然界优秀作品展,所见到的是另一番奇妙的自然寰球!尤其被10-17岁参赛者的作品所打动!那是从一双双纯净而充满探奇的眼睛里折射出来的自然寰球,充满神奇、奥妙与和谐!用先生的话来说,两个影展,"One is showing how human being is destroying the world; the other is showing how wonderful the nature world is!" 如何和平共处,终是当今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新西兰,尤其是奥克兰,
    1831 6
  • 云乡漫游 回复了帖子 2017-07-19
    谢谢你注意这个细节!我也很喜欢这个字体!
    忙活了一周,身心已经感到疲劳但又非常期待一日之内的结束。周五是我最喜爱的日子!主要是因为今天是一周中需要外出办公的日子,而不是可以“衣衫不整”地在家办公。期待可以与同事面对面地互动和交流,让四天“遥控工作”的生活模式变换成真正的人面对面的交际。在新西兰,只要与雇主或客户协商好,很多工作都可以在家里遥控完成,而不需花费时间开车去到某个地点办公。比如会计做帐,各种艺术,工程设计,等等。傍晚下班前,将收关一份工作报告发出去,然后轻松向地下停车场走去。还未出车库大门,就被远处炫幻的晚霞所迷住!好美丽的晚霞!上天真是很体恤人啊, 在一周的寒冷,风雨之后,不露声色地将如此绚丽的晚霞呈现在眼前!感恩!一路与远处披着金色霞光的岱山相约而行,与都市傍晚的怡红车灯插肩而过。。。。。当进入自家所住的奥克兰西区,从高处望向远处伟岸的Waikatere山脉,被他的巍峨和温柔所打动,星星般的万家灯火在远山的注视下,渐渐地进入美好的夜晚.....爱你,我心爱的家园-长白云乡!
    云乡漫游 1875 6
  • 云乡漫游 回复了帖子 2017-07-19
    你做得太好了!
    近日,收到奥克兰乳房光片检查组织BreastScreen Aotearoa机构发来的乳房检查结果信函,里面清楚地以大写字母写着“NO EVIDENCE OF BREAST CANCER" ! Wow, 一颗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今年是本人第三次享受政府资助的每两年一次的免费乳房X光片检查。上一次检查,被要求RE-CALLED,做复查,以确定是否患有乳腺癌!记得那时从被通知需要复查到正真排到期,有大概一周的等待时间。那个内心的忐忑,可想而知!甚至已经在考虑,如果结果是真的,我该如何面对它!我和先生也像都约好似的,在等待复诊期间,都不去碰这个话题。等到真正复查的日期,护士和X光医师都很给予极大的关怀,也尽可能帮助放轻松。X光片结果很快出来,医师会再次做人工触摸检查,以确定与光片的结果一致。我很幸运,检查结果都是正面的 :一切正常!呜呼!God loves us.我问医师为什么我会被要求复查?医师解释主要是我的光片里有阴影,需要核实无误。医师又解释,被RE_CALLed的女性,其乳房正常的概率也是挺高的。但也有数据显示,光片结果正常的,也有可能乳腺癌被遗漏诊断
    云乡漫游 2475 5
  • 云乡漫游 回复了帖子 2017-07-19
    任何新西兰女性公民(包括PR),年龄在49-69岁之间,即可享受每两年一次的免费乳房X光检查。市面每一次乳房X光检查费用大概在$180-200之间。从49-69岁之间,每两年可以
    近日,收到奥克兰乳房光片检查组织BreastScreen Aotearoa机构发来的乳房检查结果信函,里面清楚地以大写字母写着“NO EVIDENCE OF BREAST CANCER" ! Wow, 一颗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今年是本人第三次享受政府资助的每两年一次的免费乳房X光片检查。上一次检查,被要求RE-CALLED,做复查,以确定是否患有乳腺癌!记得那时从被通知需要复查到正真排到期,有大概一周的等待时间。那个内心的忐忑,可想而知!甚至已经在考虑,如果结果是真的,我该如何面对它!我和先生也像都约好似的,在等待复诊期间,都不去碰这个话题。等到真正复查的日期,护士和X光医师都很给予极大的关怀,也尽可能帮助放轻松。X光片结果很快出来,医师会再次做人工触摸检查,以确定与光片的结果一致。我很幸运,检查结果都是正面的 :一切正常!呜呼!God loves us.我问医师为什么我会被要求复查?医师解释主要是我的光片里有阴影,需要核实无误。医师又解释,被RE_CALLed的女性,其乳房正常的概率也是挺高的。但也有数据显示,光片结果正常的,也有可能乳腺癌被遗漏诊断
    云乡漫游 2475 5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7-19
    此文中所指的新西兰人是出生长大在新西兰的各种不同肤色的本地人,他们自称Kiwi(奇异鸟)。众所周知,新西兰是一个移民国家,包括最早来此定居的毛利人,据说也是一千多年前的移民。现有大约70多万毛利人居住在新西兰。而新西兰的总人口才459万。每个人对‘懒惰’与‘懂得享受生活’的定义各异。最近,龍婆看到一些网络文章,要么批死一大片懒惰的新西兰人;要么将新西兰人赞美得似乎都在过着神仙般的日子。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龍婆从美国移民新西兰已一年零八个月。在这些日子里,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并与当地人接触交流,在此回放一些片段让大家自己去评判吧。一婆认识一位欧裔Kiwi,他的祖上N代已从英国移民新西兰。四十岁刚出头的他在奥克兰从事建筑行业。要知道,在新西兰的有证建筑工人,每小时的工资是$65-70纽币的高收入呀。他每天六点半出门上班,忙到下午4点才回到家。双职工,养着两个孩子,煮饭和辅导孩子学习都是夫妻俩一起分担的。他们的赚钱之道,就是努力地工作,将钱攒下来,付首期,买旧屋,然后,在周末或节假日,甚至夏季的白天较长,自己动手重建或重修房子。之后,出租或出售,赚得差价,继续重复着这种工作模式....
    龍婆活著 2175 11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7-19
    晚餐时分,恐龙分享了他公司的一件事,让婆进入深度思考。话说,恐龙在一家国际大公司新西兰分部工作,员工来自不同的国家和种族。最近公司人事部想搞一个‘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员工互动活动。就贴出一张布告,征集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员工,自愿报名,烹饪一款具有代表性的美食来与大家分享。这本是一件好事,但人事部的组织者在撰写文稿时,使用了一些幽默,‘轻’可一笑而过,‘重’可被当作歧视。为什么呢?到底写了啥?恐龙娓娓道来:在布告里,组织者想幽默地将每个不同种族员工的国家特色都描述一下。有一位同事是美国人,看到他的国家被描述为:投放首要颗原子弹的国家,66%的人口都是胖子的国家。“虽然这些都是事实,但在公司的布告栏里这样描述,还是会伤到自尊心的。”“你的美国同事会去告公司人事部对他的歧视吗?”“如果你当它是一回事,就是歧视。如果你不当它是一回事,那只是一个事实的陈述方式。”“那你的美国同事还会参加公司的这项活动吗?”“他不会错过品尝各国风味的机会,但他取消了带美国特色食物去分享的念头。”“哈哈~美国有什么特色食物?麦当劳?”恐龙继续说:“每个人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多多少少都会有自豪感的。虽然这些幽默的句子
    龍婆活著 3304 12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7-19
    呵呵
    晚餐时分,恐龙分享了他公司的一件事,让婆进入深度思考。话说,恐龙在一家国际大公司新西兰分部工作,员工来自不同的国家和种族。最近公司人事部想搞一个‘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员工互动活动。就贴出一张布告,征集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员工,自愿报名,烹饪一款具有代表性的美食来与大家分享。这本是一件好事,但人事部的组织者在撰写文稿时,使用了一些幽默,‘轻’可一笑而过,‘重’可被当作歧视。为什么呢?到底写了啥?恐龙娓娓道来:在布告里,组织者想幽默地将每个不同种族员工的国家特色都描述一下。有一位同事是美国人,看到他的国家被描述为:投放首要颗原子弹的国家,66%的人口都是胖子的国家。“虽然这些都是事实,但在公司的布告栏里这样描述,还是会伤到自尊心的。”“你的美国同事会去告公司人事部对他的歧视吗?”“如果你当它是一回事,就是歧视。如果你不当它是一回事,那只是一个事实的陈述方式。”“那你的美国同事还会参加公司的这项活动吗?”“他不会错过品尝各国风味的机会,但他取消了带美国特色食物去分享的念头。”“哈哈~美国有什么特色食物?麦当劳?”恐龙继续说:“每个人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多多少少都会有自豪感的。虽然这些幽默的句子
    龍婆活著 3304 12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7-19
    很多还是业余艺术家的作品。
    下午在艺术馆做旁听生。一位退休艺术教授为老年大学的学生们讲解艺展里的作品。受益匪浅。新西兰老年人对艺术的热情让我感叹。有些真的是坐着轮椅来的。有些连站都不能站久。教授也很给力。用自己对艺术的丰富见解,引导我们看到许多不同的层面。
    龍婆活著 1698 6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7-19
    哈哈~有品味地活着
    下午在艺术馆做旁听生。一位退休艺术教授为老年大学的学生们讲解艺展里的作品。受益匪浅。新西兰老年人对艺术的热情让我感叹。有些真的是坐着轮椅来的。有些连站都不能站久。教授也很给力。用自己对艺术的丰富见解,引导我们看到许多不同的层面。
    龍婆活著 1698 6
  • 龍婆活著 发表了帖子 2017-07-19
    狗屎问题。乞丐问题。水坝问题。......只要翻开本地报纸,就会读到这些新西兰公众号绝不会告诉你的"有毁天堂名誉"事情。哈哈~其实哪里都有烦恼的事。但婆仍喜爱这个海滨城市内皮尔。为什么呢?因为,市民敢说,报纸敢写,zf 必须想办法尽快处理问题。否则就等着下台吧。图一是关于街道上狗屎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有损旅游城市形象。图二是关于市中心乞丐拒绝政府帮助,继续违法上街乞讨。图三是关于建水坝的提议被市民否决了。图四是各区市民上书报纸对zf提意见。图五是正在拉票竞选的候选人打开办公室门见市民,听取群众的意见。能开门见山地求就已不是问题。只有那些不敢面对遮掩的才是永远的问题。
    1761 5
  • 龍婆活著 发表了帖子 2017-07-19
    下午在艺术馆做旁听生。一位退休艺术教授为老年大学的学生们讲解艺展里的作品。受益匪浅。新西兰老年人对艺术的热情让我感叹。有些真的是坐着轮椅来的。有些连站都不能站久。教授也很给力。用自己对艺术的丰富见解,引导我们看到许多不同的层面。
    1698 6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7-18
    據說南岛更美
    本以为由于下雪封山要取消的假期,却幸运地下午开封让我们安全扺达了目的地 - Rotorua。感恩~Cheers!
    龍婆活著 2177 7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7-18
    車飞馳中随拍的。
    本以为由于下雪封山要取消的假期,却幸运地下午开封让我们安全扺达了目的地 - Rotorua。感恩~Cheers!
    龍婆活著 2177 7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7-18
    书里更多細节
    在这个凄风寒雨的夜晚,不练字不画画,卷缩在被窩里,同样可裝逼
    龍婆活著 1630 2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7-18
    哪裡都有這種人
    此文中所指的新西兰人是出生长大在新西兰的各种不同肤色的本地人,他们自称Kiwi(奇异鸟)。众所周知,新西兰是一个移民国家,包括最早来此定居的毛利人,据说也是一千多年前的移民。现有大约70多万毛利人居住在新西兰。而新西兰的总人口才459万。每个人对‘懒惰’与‘懂得享受生活’的定义各异。最近,龍婆看到一些网络文章,要么批死一大片懒惰的新西兰人;要么将新西兰人赞美得似乎都在过着神仙般的日子。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龍婆从美国移民新西兰已一年零八个月。在这些日子里,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并与当地人接触交流,在此回放一些片段让大家自己去评判吧。一婆认识一位欧裔Kiwi,他的祖上N代已从英国移民新西兰。四十岁刚出头的他在奥克兰从事建筑行业。要知道,在新西兰的有证建筑工人,每小时的工资是$65-70纽币的高收入呀。他每天六点半出门上班,忙到下午4点才回到家。双职工,养着两个孩子,煮饭和辅导孩子学习都是夫妻俩一起分担的。他们的赚钱之道,就是努力地工作,将钱攒下来,付首期,买旧屋,然后,在周末或节假日,甚至夏季的白天较长,自己动手重建或重修房子。之后,出租或出售,赚得差价,继续重复着这种工作模式....
    龍婆活著 2175 11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7-18
    真是如此。
    此文中所指的新西兰人是出生长大在新西兰的各种不同肤色的本地人,他们自称Kiwi(奇异鸟)。众所周知,新西兰是一个移民国家,包括最早来此定居的毛利人,据说也是一千多年前的移民。现有大约70多万毛利人居住在新西兰。而新西兰的总人口才459万。每个人对‘懒惰’与‘懂得享受生活’的定义各异。最近,龍婆看到一些网络文章,要么批死一大片懒惰的新西兰人;要么将新西兰人赞美得似乎都在过着神仙般的日子。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龍婆从美国移民新西兰已一年零八个月。在这些日子里,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并与当地人接触交流,在此回放一些片段让大家自己去评判吧。一婆认识一位欧裔Kiwi,他的祖上N代已从英国移民新西兰。四十岁刚出头的他在奥克兰从事建筑行业。要知道,在新西兰的有证建筑工人,每小时的工资是$65-70纽币的高收入呀。他每天六点半出门上班,忙到下午4点才回到家。双职工,养着两个孩子,煮饭和辅导孩子学习都是夫妻俩一起分担的。他们的赚钱之道,就是努力地工作,将钱攒下来,付首期,买旧屋,然后,在周末或节假日,甚至夏季的白天较长,自己动手重建或重修房子。之后,出租或出售,赚得差价,继续重复着这种工作模式....
    龍婆活著 2175 11
  • 龍婆活著 发表了帖子 2017-07-18
    此文中所指的新西兰人是出生长大在新西兰的各种不同肤色的本地人,他们自称Kiwi(奇异鸟)。众所周知,新西兰是一个移民国家,包括最早来此定居的毛利人,据说也是一千多年前的移民。现有大约70多万毛利人居住在新西兰。而新西兰的总人口才459万。每个人对‘懒惰’与‘懂得享受生活’的定义各异。最近,龍婆看到一些网络文章,要么批死一大片懒惰的新西兰人;要么将新西兰人赞美得似乎都在过着神仙般的日子。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龍婆从美国移民新西兰已一年零八个月。在这些日子里,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并与当地人接触交流,在此回放一些片段让大家自己去评判吧。一婆认识一位欧裔Kiwi,他的祖上N代已从英国移民新西兰。四十岁刚出头的他在奥克兰从事建筑行业。要知道,在新西兰的有证建筑工人,每小时的工资是$65-70纽币的高收入呀。他每天六点半出门上班,忙到下午4点才回到家。双职工,养着两个孩子,煮饭和辅导孩子学习都是夫妻俩一起分担的。他们的赚钱之道,就是努力地工作,将钱攒下来,付首期,买旧屋,然后,在周末或节假日,甚至夏季的白天较长,自己动手重建或重修房子。之后,出租或出售,赚得差价,继续重复着这种工作模式....
    2175 11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