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枫叶家缘 回复了帖子 2015-12-17
    看过愚夫的帖子,对您的连载故事一直有着关注
    0
  • 枫叶家缘 回答了问题 2015-12-05
    0
  • 枫叶家缘 回答了问题 2015-12-01
    0
  • 枫叶家缘 回答了问题 2015-11-25
    0
  • 枫叶家缘 回复了帖子 2015-11-06
    这让80后情何以堪......
    活动介绍:“移民之路”是海那边社区推出的达人访谈,邀请在移民、留学、出国等方面有实际经验且愿意分享的达人用户,在线回答问题,和同路人交流,期冀帮助更多新移民及在办理移民的朋友。嘉宾介绍:本期,我们有幸邀请到@catherine 作为活动嘉宾,分享自己的海外生活及加拿大联邦自雇移民办理经历,给正在准备移民加国的移友们提供借鉴并帮助解答问题,欢迎各位在此交流。线上交流时间:11月06日下午15:00-16:30(北京时间)【另,本栏目长期邀请移民达人参与访谈,和网友面对面交流。参与访谈的达人用户将获赠海那边送出的精美奖品,欢迎举荐和自荐。】【关于本期嘉宾】——TA是谁?@catherine 前女乒国青队员,新获批加拿大联邦自雇移民,即将登陆加拿大。——TA为什么移民?“本来没有想移民,出国是想继续打球,也有一点点想法是能够在别的国家打寰球比赛。因为中国的乒乓球很强大,不容易得到比赛机会。”“有次回国休假的时候,一个酷爱打球的律师朋友有了这个提议,我当时觉得加拿大也很好,反正又不耽误任何事情,就决定申请了。”——TA都做了什么?“2009年底,在葡萄牙打联赛,帮一支二级俱乐部队伍冲上超级.第
    小边 1.5w 183
  • 枫叶家缘 回复了帖子 2015-11-06
    在这个年纪就能有这么多经历,真好
    活动介绍:“移民之路”是海那边社区推出的达人访谈,邀请在移民、留学、出国等方面有实际经验且愿意分享的达人用户,在线回答问题,和同路人交流,期冀帮助更多新移民及在办理移民的朋友。嘉宾介绍:本期,我们有幸邀请到@catherine 作为活动嘉宾,分享自己的海外生活及加拿大联邦自雇移民办理经历,给正在准备移民加国的移友们提供借鉴并帮助解答问题,欢迎各位在此交流。线上交流时间:11月06日下午15:00-16:30(北京时间)【另,本栏目长期邀请移民达人参与访谈,和网友面对面交流。参与访谈的达人用户将获赠海那边送出的精美奖品,欢迎举荐和自荐。】【关于本期嘉宾】——TA是谁?@catherine 前女乒国青队员,新获批加拿大联邦自雇移民,即将登陆加拿大。——TA为什么移民?“本来没有想移民,出国是想继续打球,也有一点点想法是能够在别的国家打寰球比赛。因为中国的乒乓球很强大,不容易得到比赛机会。”“有次回国休假的时候,一个酷爱打球的律师朋友有了这个提议,我当时觉得加拿大也很好,反正又不耽误任何事情,就决定申请了。”——TA都做了什么?“2009年底,在葡萄牙打联赛,帮一支二级俱乐部队伍冲上超级.第
    小边 1.5w 183
  • 枫叶家缘 回复了帖子 2015-11-03
    我也是整10年前从多市返回深圳,看着深圳起高楼、交通越来越好,空气越来越差,人也越来越多。我身边很多朋友也是这两年回多市了,我前两年冬天去一趟,觉得多伦多发展停滞了,其他日常生活还好,唯一不能忍受的是那个漫长严冬,尤其是在深圳暖和天气呆久了以后,实在受不了那个冷和漫长风雪。
    十年前离开多伦多的时候把家里置办的一切东西卖的卖,送人的送人,没有想过会再回来,朋友还开玩笑说我把锅給你留着,等你回来还有的用。我笑着答应,其实心里想着我不会再回来了!一晃十年时光过去了,我却又踏上了这片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开始了我的第n次人生。一切一切都从头开始,一件一件慢慢来,一切都在逐渐适应中~~24小时没合眼的我放下行李就出去找房子了,看了三栋楼后就想再看了,定下了三栋中感觉管理很好也是价格最贵的,要了申请表和需要提交的材料就离开了。还好收关租房一切顺利,在家庭旅馆住了十天后我终于搬进了我的新家~~
    那一抹秋水 4889 34
  • 枫叶家缘 回复了帖子 2015-10-22
    哈哈【图片】谢谢夸奖
    在加拿大这么久了,来说说说我对当地人的感受吧。都说加拿大人很“磨蹭”,其实我看他们还挺“快感”。加拿大人喜欢快。最典型的例子是开车的时候,喜欢快速启动。如果遇到红灯,一排排的车停住了等待绿灯。一但转为绿灯,你总能看到有些车一马当先,冲到了最前面。如果有好几部这样的车,你就觉得象是一场公路上的赛车会,其实不然,很多人只是享受那快速加速的那几秒瞬间,等到了限速以上百分之二三十的时候,多数人会把速度稳下来,随后平稳地前进。有些事情是常识,比如说路牌上说:“ Maximum 60”,其实那是告诉你应该最少开60,一般人都会开到70到80。如果你要是开60,肯定会有人在超过你的时候,回头看看你是什么人。如果你要是开60,而且还在内线,肯定会有人把车头几乎顶到你的车尾,逼你让道。如果你还无动于衷,他会迅速换线,然后以几乎擦到你的车头的距离切到你的线上,这就相当于给了你一个指头,恶心你一下,然后趾高气扬地飞驰而去。如果你要是知趣,还是尽快换到外线来吧。
    枫叶家缘 4397 12
  • 枫叶家缘 回复了帖子 2015-10-22
    那段日子,依靠手快过日子的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现在,只要坐在操作台前,动动手指就可以轻松完成咱的工作。但是,到加拿大时间久了,咱也喜欢上了那种一踩油门,甩出其他人一大截的感觉,那是一种纯正的快感。快,总归会让人爽心悦目的。 但有时候,也很容易遇到那些占了内线,慢慢腾腾地爬行的司机。我当然不会那么无礼地去瞪他们几眼,但我也不免会在超过他的时候,去看他一眼,看看到底是什么人那么不知趣。然而,经常看到的却是咱的同胞,所以,写到这里,不免在此想多说几句:同胞啊!还是请你行行好,如果你不是喜欢快速的人,还是把内线让出来吧!喜欢快,赶着去投胎的人,在加拿大多着呢!麻烦你还是给他们一些享受快感的机会吧! 
    在加拿大这么久了,来说说说我对当地人的感受吧。都说加拿大人很“磨蹭”,其实我看他们还挺“快感”。加拿大人喜欢快。最典型的例子是开车的时候,喜欢快速启动。如果遇到红灯,一排排的车停住了等待绿灯。一但转为绿灯,你总能看到有些车一马当先,冲到了最前面。如果有好几部这样的车,你就觉得象是一场公路上的赛车会,其实不然,很多人只是享受那快速加速的那几秒瞬间,等到了限速以上百分之二三十的时候,多数人会把速度稳下来,随后平稳地前进。有些事情是常识,比如说路牌上说:“ Maximum 60”,其实那是告诉你应该最少开60,一般人都会开到70到80。如果你要是开60,肯定会有人在超过你的时候,回头看看你是什么人。如果你要是开60,而且还在内线,肯定会有人把车头几乎顶到你的车尾,逼你让道。如果你还无动于衷,他会迅速换线,然后以几乎擦到你的车头的距离切到你的线上,这就相当于给了你一个指头,恶心你一下,然后趾高气扬地飞驰而去。如果你要是知趣,还是尽快换到外线来吧。
    枫叶家缘 4397 12
  • 枫叶家缘 回复了帖子 2015-10-22
    是啊【图片】
    在加拿大这么久了,来说说说我对当地人的感受吧。都说加拿大人很“磨蹭”,其实我看他们还挺“快感”。加拿大人喜欢快。最典型的例子是开车的时候,喜欢快速启动。如果遇到红灯,一排排的车停住了等待绿灯。一但转为绿灯,你总能看到有些车一马当先,冲到了最前面。如果有好几部这样的车,你就觉得象是一场公路上的赛车会,其实不然,很多人只是享受那快速加速的那几秒瞬间,等到了限速以上百分之二三十的时候,多数人会把速度稳下来,随后平稳地前进。有些事情是常识,比如说路牌上说:“ Maximum 60”,其实那是告诉你应该最少开60,一般人都会开到70到80。如果你要是开60,肯定会有人在超过你的时候,回头看看你是什么人。如果你要是开60,而且还在内线,肯定会有人把车头几乎顶到你的车尾,逼你让道。如果你还无动于衷,他会迅速换线,然后以几乎擦到你的车头的距离切到你的线上,这就相当于给了你一个指头,恶心你一下,然后趾高气扬地飞驰而去。如果你要是知趣,还是尽快换到外线来吧。
    枫叶家缘 4397 12
  • 枫叶家缘 回复了帖子 2015-10-22
    咱不能就这样成为简单的受剥削工具,在那里没有干太久。后来就去了一个电子厂,在一个维修岗位拆装电子板。不一样的工厂,同样的要求,巴不得你干得快。一大堆的新移民,一个个偌大的电路板滩在桌子上,一大套的操作工序:拆去框架,哪有问题输入电脑,检查坏的部位,送相关部门维修,近十来道工序,需要你不停地干,回家前,一个班干了多少,要写入记录。在这样的厂里打工也好,滥竽充数也可以混,并不一定需要你特意去追求快。可如果要修的板子多了,那就要你显示快的本色。其他部门的人来了一堆,他们不知道这里的程序,那你就得教他们,组织他们干。咱很少负责,但如果有机会,咱也不妨可以显示一把。他们不是不知道这个部门的流程吗?咱给它组织个流水线,拆板子的专门拆板子,输入电脑的专门输入电脑,检查的工作找咱部门的人专门检查,这一下速度就上去了,下班的时候,写在记录上的数字比其他时间的多出一半!其他人当然惊讶,就会问:你们怎么能这么快?咱就浅浅一笑,告诉他们:“雕虫小技!” 其实我心里在想:脑子转快了,才会让你快得有道理。
    在加拿大这么久了,来说说说我对当地人的感受吧。都说加拿大人很“磨蹭”,其实我看他们还挺“快感”。加拿大人喜欢快。最典型的例子是开车的时候,喜欢快速启动。如果遇到红灯,一排排的车停住了等待绿灯。一但转为绿灯,你总能看到有些车一马当先,冲到了最前面。如果有好几部这样的车,你就觉得象是一场公路上的赛车会,其实不然,很多人只是享受那快速加速的那几秒瞬间,等到了限速以上百分之二三十的时候,多数人会把速度稳下来,随后平稳地前进。有些事情是常识,比如说路牌上说:“ Maximum 60”,其实那是告诉你应该最少开60,一般人都会开到70到80。如果你要是开60,肯定会有人在超过你的时候,回头看看你是什么人。如果你要是开60,而且还在内线,肯定会有人把车头几乎顶到你的车尾,逼你让道。如果你还无动于衷,他会迅速换线,然后以几乎擦到你的车头的距离切到你的线上,这就相当于给了你一个指头,恶心你一下,然后趾高气扬地飞驰而去。如果你要是知趣,还是尽快换到外线来吧。
    枫叶家缘 4397 12
  • 枫叶家缘 回复了帖子 2015-10-22
    对快的追求,不光表现在开车上,干活的时候,加拿大人也喜欢快。他们喜欢嘁哩喀喳很快干完,然后该喝咖啡就去喝咖啡,该抽烟就去抽烟,很少磨洋工。然而对于工人来说,你要是遇到一个以快为荣的公司,那可以说算你倒霉,要么你要在这环境里受尽折磨和蔑视,要么逼迫你适从他们的环境,成为他们剥削的工具。怎么说呢?我是那种不幸的人,刚到加国的时候,经常遇到这样的公司。第一次,那是一个包装公司,把大桶的化学品稀释改装成一加仑的大瓶出售。流水线是机器的,可装箱要人手工完成。那就需要快,流水线下来的大瓶子,你要盖盖,装箱很快完成。装箱的人要求有力量,一般是个五大三粗的白人。可是我是不信邪,你能干,咱也能干,在那个位置干得挺快,干得挺欢,心里却在骂:这帮万恶的资本家,tmd把咱的骨头都炸出来了。但场面上咱不能输给他们,咱干起来,不比任何人差。回到家里,累得半死,躺在床上,眼泪却在往肚子里面流。
    在加拿大这么久了,来说说说我对当地人的感受吧。都说加拿大人很“磨蹭”,其实我看他们还挺“快感”。加拿大人喜欢快。最典型的例子是开车的时候,喜欢快速启动。如果遇到红灯,一排排的车停住了等待绿灯。一但转为绿灯,你总能看到有些车一马当先,冲到了最前面。如果有好几部这样的车,你就觉得象是一场公路上的赛车会,其实不然,很多人只是享受那快速加速的那几秒瞬间,等到了限速以上百分之二三十的时候,多数人会把速度稳下来,随后平稳地前进。有些事情是常识,比如说路牌上说:“ Maximum 60”,其实那是告诉你应该最少开60,一般人都会开到70到80。如果你要是开60,肯定会有人在超过你的时候,回头看看你是什么人。如果你要是开60,而且还在内线,肯定会有人把车头几乎顶到你的车尾,逼你让道。如果你还无动于衷,他会迅速换线,然后以几乎擦到你的车头的距离切到你的线上,这就相当于给了你一个指头,恶心你一下,然后趾高气扬地飞驰而去。如果你要是知趣,还是尽快换到外线来吧。
    枫叶家缘 4397 12
  • 枫叶家缘 发表了帖子 2015-10-22
    在加拿大这么久了,来说说说我对当地人的感受吧。都说加拿大人很“磨蹭”,其实我看他们还挺“快感”。加拿大人喜欢快。最典型的例子是开车的时候,喜欢快速启动。如果遇到红灯,一排排的车停住了等待绿灯。一但转为绿灯,你总能看到有些车一马当先,冲到了最前面。如果有好几部这样的车,你就觉得象是一场公路上的赛车会,其实不然,很多人只是享受那快速加速的那几秒瞬间,等到了限速以上百分之二三十的时候,多数人会把速度稳下来,随后平稳地前进。有些事情是常识,比如说路牌上说:“ Maximum 60”,其实那是告诉你应该最少开60,一般人都会开到70到80。如果你要是开60,肯定会有人在超过你的时候,回头看看你是什么人。如果你要是开60,而且还在内线,肯定会有人把车头几乎顶到你的车尾,逼你让道。如果你还无动于衷,他会迅速换线,然后以几乎擦到你的车头的距离切到你的线上,这就相当于给了你一个指头,恶心你一下,然后趾高气扬地飞驰而去。如果你要是知趣,还是尽快换到外线来吧。
    4397 12
  • 枫叶家缘 回复了帖子 2015-10-10
    一直在关注居士的文章,平和,也随性,甚是欢喜居士有空多更新。:)
    有句话怎么说的,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还有句话叫有图有真相,好吧既然有此说法就先看图再说话。
    平原居士 1.4w 82
  • 枫叶家缘 回答了问题 2015-08-13
    0
  • 枫叶家缘 回复了帖子 2015-07-23
    国内也有好的方面
    医患矛盾频发,看病贵、看病难成了对国内医疗众口一词的指责。可一位移民加拿大的杭州读者告诉我们,和加拿大相比,国内看病的难和贵,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前段时间一部电视剧《医者仁心》因为真实展现了看病难的现象,据说引起了很多共鸣。在不少内地朋友心中,欧洲与加拿大的全民免费医疗体系简直像一个传说:英国、德国看病可以报销路费;加拿大住院不花钱、医院包三餐还可以免费请看护……不过,以lz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欧美的医疗并非人们想像中的那么美,国内看病也不是人们以为的那样难。
  • 枫叶家缘 回复了帖子 2015-06-02
    继续更新我的贴子吧。边写边怀念加拿大的生活。女儿七月十号就要和爸爸一起回国了,她欢呼雀跃着希望去香港的迪斯尼玩呢。    对于我这样的成年人来说,加拿大真的是好山好水好无聊。从忙碌的职业女性转变为围着老公女儿锅碗瓢盆转的家庭妇女,心里落差好大。但也是无可奈何。我英语不好,对加拿大的文化风俗不了解,对加拿大社会构成游戏规则不了解,想当职业女性,都不够格呀。在加拿大呆的这三年中,我常会看着窗外如画般的风景,一次又一次的问自己,我真的就找算就此终老?       女儿在加拿大过得无比快活,小小的她甚至没有种族观念。我们带她去买文具盒,有一款盒面上的图案是三个白人小姑娘,另一款是两个白人小姑娘,中间一个黑人小姑娘。我和她爸爸,不约而同的指着有三个白人小姑娘的文具盒说,这个漂亮。但女儿指着另一款说,我觉得这个很漂亮。在我和她爸的意识里,还是认为黑人不漂亮吧。但于她而言,肤色已不是问题,白皮肤黄皮肤黑皮肤都无关紧要,因为她的同学,什么肤色的都有。最终买了她觉得漂亮的那款。从小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生活,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       很多次问女儿,你还回深圳上学吗?她想了想,说,可以回去玩,但我还是要回多伦多的。我喜欢这里。三岁多来加拿大的小丫头,或许永远也不会在她的出生地长期生活了。所有关于祖国,关于故乡,关于老家,都会成为遥远的记忆。但对于我,这一切,却一直是萦绕在心头的遗憾。我还是很想回国生活。哪怕一年回来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想,我能找到一件值得做的事,又可以来往于中加两国,那该多好呀。       不过,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事情,适合的机会。
    四月六号回国。移民加拿大一晃快5年年了,真的有很多事情想和坛子里的妈妈们一起分享。我是2007年开始办理加拿大移民的,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想出去生孩子。但移民的时间很长,女儿在办移民的过程中出生了。2010年,我们拿到登陆纸,短登加拿大。女儿当时才二岁,没有带过去。签证是一年内有效,我们想等她三岁多,自己能简单照顾自己了,再带她去。当时的计划是我短登十天,回国办理相关辞职手续,老公就长登了。他英语好,动手能力强,应该能快速适应移民生活。我带女儿晚一年过来长登,这样一切都会方便一些。一切按计划进行,我们听了移民早的朋友的建议,把生活的区域选在多伦多。短登后,首要件事是买房,看好了一个小别墅,二千多尺,前后花园,八十年代的旧房子,老社区,有安省排名前五十的高中和排名前二百的小学,比较符合我们这种中产阶级的需求。于是,看好了,我们就飞快的买下来了。房子不贵,六十三万,当时加币换人民币是一比六点五,银行对我们这些新移民提供贷款,首付百分之二十五,贷款利率极低,二点一五。买好房子,我回国了,让孩子爸一人留在多伦多,办理其它手续。一切均顺利,全屋家具我从顺德乐从买了海运过去,把孩子爸累得够呛,自己在
    枫叶家缘 3.9w 43
  • 枫叶家缘 回复了帖子 2015-06-02
    今早,收到老公给我的信息,说女儿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张由校长颁发的奖状,翻译成中文大意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率”奖。我听得哈哈大笑。其实就是表扬女儿乐观。女儿回家告诉爸爸,除了她,还有三个小朋友得了奖,但不是人人都有奖哦,她特意强调,告诉她爸爸。爸爸让她自己选一个奖品,她选了个冰棍,高高兴兴的去院子里吃去了。她的生活简单幸福且容易满足,每天她回家,都会说,我很快乐,今天我很开心。      前两天,女儿的四轮自行车,取下了两个轮子,因为她坚持要自己骑二轮的。我们居住的小区,一到夏天,孩子们都出来户外活动,女儿是小区里唯一一个骑四轮自行车的小朋友,她很不爽,她要求爸爸一定要教会她骑二轮的,她不想当最差的。爸爸教了她两天,第二天,她摔了几跤,两个手肘都摔破皮了,但她可以自己单独骑自行车了,不用爸爸扶了。当天晚上和她视频,她举着两个小手肘,展示她的伤口,并表示,不要紧,很快会好的。      她一直是这样的孩子,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哈哈。她的同班小女生碰了头,大哭,她会安慰小同学说,这没什么,很快会好的,不要哭了。她自己摔了跤也从来不哭,她会摸摸自己的伤处,安慰自己说,没关系的。打预防针她也不哭,问她痛不痛,她说痛,但她可以忍着。这些都可以称为是乐观,但是,我从不知道,这样的乐观,原来还可以作为一项优秀品质获奖。       加拿大和中国,有多么大的不同。       国内,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优秀品质,但学校的颁奖标准,却永远是整齐划一的。在学校能得到表扬的,往往是那些成绩好的孩子,其它的品质,在成绩分数的掩盖之下,已显得微不足道了。其实女儿在班上,阅读和写作应该是名列前茅的,这些,教她的西人老师已和我老公沟通过,当然是私下的。但是,这些表现在成绩上的优势,却并是她获奖的原因。这也是我喜欢加拿大的原因之一吧,他们所推崇的,所赞赏的,所肯定的,是发自于孩子内心的本质的品质,和学习成绩无关。       老公告诉我,学校这个月选了几个关于优秀品质的中心词,并根据这些中心词颁发了一些奖项,其中有个中心词是“乐观”,女儿就获得了这个奖。        我爱这个奖,更为具有这些品质的女儿庆幸,这样的品质,注定了她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走得会更轻松一些。这不也就是我办理移民的目的之一吗?
    四月六号回国。移民加拿大一晃快5年年了,真的有很多事情想和坛子里的妈妈们一起分享。我是2007年开始办理加拿大移民的,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想出去生孩子。但移民的时间很长,女儿在办移民的过程中出生了。2010年,我们拿到登陆纸,短登加拿大。女儿当时才二岁,没有带过去。签证是一年内有效,我们想等她三岁多,自己能简单照顾自己了,再带她去。当时的计划是我短登十天,回国办理相关辞职手续,老公就长登了。他英语好,动手能力强,应该能快速适应移民生活。我带女儿晚一年过来长登,这样一切都会方便一些。一切按计划进行,我们听了移民早的朋友的建议,把生活的区域选在多伦多。短登后,首要件事是买房,看好了一个小别墅,二千多尺,前后花园,八十年代的旧房子,老社区,有安省排名前五十的高中和排名前二百的小学,比较符合我们这种中产阶级的需求。于是,看好了,我们就飞快的买下来了。房子不贵,六十三万,当时加币换人民币是一比六点五,银行对我们这些新移民提供贷款,首付百分之二十五,贷款利率极低,二点一五。买好房子,我回国了,让孩子爸一人留在多伦多,办理其它手续。一切均顺利,全屋家具我从顺德乐从买了海运过去,把孩子爸累得够呛,自己在
    枫叶家缘 3.9w 43
  • 枫叶家缘 回复了帖子 2015-06-02
    去了移民中介处,张小姐笑咪咪的告诉我,我去年的递交的申请资料,在申请签证的时候被拒了,理由是我有移民倾向。哈哈,我听得实在是忍不住笑了。为啥呢,实在是太搞笑了呗。我办PEI省提名时,被要求在获批前一定要去爱岛考察一次,说西人希望我们了解我们未来的生活环境,确定我们喜欢这个地方,再确定我们的移民决定。如果确定喜欢,一定想移民,就约定见官面试日期。这是办理PEI省提名必须的流程之一。这个流程,将由PEI省省政府发邀请函,邀请我们做为未来的投资者,去岛上做一个为期一周的考察。我们就是为了办移民而去投资考察的,当然有移民倾向,但是但是,这是政府要求我们去的呀,居然被拒!被拒也就算了,理由居然是有移民倾向,这真是太雷人了!连张小姐也忍不住说,这是省政府和联邦政府没有协调好。去年十月就被拒了,我们也没有通知您。现在有一个机会,因为联邦经常以莫须有的理由拒签,省里的移民官将于本年度五月来香港,为这批投资移民在香港办理面签,问我有兴趣去香港面试吗?       我想了想,反正不去香港面试,被拒签了,也没有机会去加拿大面试了,那就去香港吧。也就点头同意了。其实,进了移民公司,交了签,办了一系列的手续之后,我就感觉到移民公司为刀俎,我为鱼肉,信息严重不对称。如果我想办理移民,唯一的消息来源就是移民公司了。如果他们不想让我知道的消息,我完全没有办法从其它渠道得知。所以,登陆加国之前的种种消息,登陆后被一一证实为虚假消息,也就不出奇了。
    四月六号回国。移民加拿大一晃快5年年了,真的有很多事情想和坛子里的妈妈们一起分享。我是2007年开始办理加拿大移民的,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想出去生孩子。但移民的时间很长,女儿在办移民的过程中出生了。2010年,我们拿到登陆纸,短登加拿大。女儿当时才二岁,没有带过去。签证是一年内有效,我们想等她三岁多,自己能简单照顾自己了,再带她去。当时的计划是我短登十天,回国办理相关辞职手续,老公就长登了。他英语好,动手能力强,应该能快速适应移民生活。我带女儿晚一年过来长登,这样一切都会方便一些。一切按计划进行,我们听了移民早的朋友的建议,把生活的区域选在多伦多。短登后,首要件事是买房,看好了一个小别墅,二千多尺,前后花园,八十年代的旧房子,老社区,有安省排名前五十的高中和排名前二百的小学,比较符合我们这种中产阶级的需求。于是,看好了,我们就飞快的买下来了。房子不贵,六十三万,当时加币换人民币是一比六点五,银行对我们这些新移民提供贷款,首付百分之二十五,贷款利率极低,二点一五。买好房子,我回国了,让孩子爸一人留在多伦多,办理其它手续。一切均顺利,全屋家具我从顺德乐从买了海运过去,把孩子爸累得够呛,自己在
    枫叶家缘 3.9w 43
  • 枫叶家缘 回复了帖子 2015-06-02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回国快两个月了。终于又是周末了,有时间坐下来,继续更新这个贴子。在PEI住了一年以后,按照当初和省政府的约定,我拿回了我的居住保证金。当年办理PEI省提名的时候,我们和省政府签了一份合约,被要求如果获批,一定要在PEI省住一年。当时在国内,我是非常不想去住的。传说中的PEI省,也就是爱德华王子岛省又小又冷,听着象遥远的西伯利亚,很荒凉的感觉。签了这份合约以后,我问当时替我办理移民的中介服务公司,一定要去岛上住一年吗?他们很肯定的答复我,不用。只要愿意舍弃二万五千元的居住保证金,政府根本不在意你是不是去那住。你不住更好,这笔钱就归政府了。我听了很高兴,政府爱钱,我爱自由,我们各得其所,多好。当时办理移民的我,完全是个菜鸟。选择的移民中介是我一个朋友的朋友,所以无比信任他们。当然,最后的事实说明,永远不要盲目相信移民中介所说的话,他们告诉你的,一定不是百分之百的实话。就算他们以为自己告诉你的是实话,但他们的实话和事实有相当大的出入。因为,他们中间,大部分人都没有出过国。当然,这些经验都是在登陆后才取得的。       让我们把时间倒推到我拿到移民签证的那一刻,这一个时间,我等了整整三年。       我是2007年3月开始办理移民的,当时自己想办理联邦的投资移民,但因为移民公司的总经理是朋友的朋友,经不住他们的再三推荐,说爱德华王子岛的省提名办理比联邦要多快好省,一年就可以获批,就稀里糊涂的同意了,当时,对PEI省的印象就是寒冷的产土豆的小岛,海岸线很长,冬季漫漫,但是夏天风景优美,是加拿大最重要的风景区之一。久居深圳的我对寒冷是心有余悸的,我当时就很认真的问过中介,我真的不需要去岛上住那一年吗?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我就毫不犹豫的签约了。       等待是相当漫长的。一年过去了,除了中间让我交公证费,资料费之外,移民公司没有任何动静,我偶尔打电话去催,回复我的是千遍一律的话,正在办理中,请耐心等待......       去办移民签约时我是已婚未育状态,再次收到移民公司的电话时,女儿已出生一个多月了。忙于生孩子带孩子迎接新生命的我,基本已把移民这事忘记得干干净净了。事实又一次说明,你越不经意,它就一定会出现。移民公司的张小姐在电话里笑得很甜的告诉我,有些移民方面的新信息,想请我去公司去面谈。我这才想起来,真是有这么回事,我还交了不少钱呢。当然得去谈,必须的。当时刚坐完月子没几天,我也想找些地方四处活动,就一口答应,将亲临移民公司,当面聆听新移民资讯。       生孩子之前我一百斤,生之前一百五十六斤,生完了也有一百二十六斤。体态的变化直接导致了心态的变化,自从我生完孩子变胖后,我脾气也好多了。听到移民公司的电话我居然不生气。当初,这公司可是信誓旦旦的告诉我,今年的这个时候,我保证可以登陆加拿大的。虽然此时此刻我还在原地不动,但我仍有兴趣,仍相信,通过他们,我可以奔赴加拿大。呵呵,当了妈妈后,对人和事的信任度都大大的增加,觉得世界真美好,虽然它有时候会欺骗我。
    四月六号回国。移民加拿大一晃快5年年了,真的有很多事情想和坛子里的妈妈们一起分享。我是2007年开始办理加拿大移民的,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想出去生孩子。但移民的时间很长,女儿在办移民的过程中出生了。2010年,我们拿到登陆纸,短登加拿大。女儿当时才二岁,没有带过去。签证是一年内有效,我们想等她三岁多,自己能简单照顾自己了,再带她去。当时的计划是我短登十天,回国办理相关辞职手续,老公就长登了。他英语好,动手能力强,应该能快速适应移民生活。我带女儿晚一年过来长登,这样一切都会方便一些。一切按计划进行,我们听了移民早的朋友的建议,把生活的区域选在多伦多。短登后,首要件事是买房,看好了一个小别墅,二千多尺,前后花园,八十年代的旧房子,老社区,有安省排名前五十的高中和排名前二百的小学,比较符合我们这种中产阶级的需求。于是,看好了,我们就飞快的买下来了。房子不贵,六十三万,当时加币换人民币是一比六点五,银行对我们这些新移民提供贷款,首付百分之二十五,贷款利率极低,二点一五。买好房子,我回国了,让孩子爸一人留在多伦多,办理其它手续。一切均顺利,全屋家具我从顺德乐从买了海运过去,把孩子爸累得够呛,自己在
    枫叶家缘 3.9w 43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