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4-13
    周星驰曾经一度很想移民出去,到底作为知名人士,手里多拿一本护照也是情理之中的。很多人会觉得,明星移民那还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吗?可偏偏到了周星驰这里,就困难重重。有段时间他很想移民加拿大,却因为被怀疑与黑社会背景牵扯而被移民局多次拒绝,恐怕今后也很难能够拿到加拿大护照,这也成为了周星驰心中的一个心结。周星驰的好友,香港女星钟丽缇为了帮助他完成心愿,曾经暗示周星驰可以通过与她结婚拿到加拿大护照。因为她从小在加拿大魁省长大,一出生就是加拿大国籍。不过周星驰还是委婉拒绝了她的建议,到底星爷还没有到因为移民而去跟人结婚的地步。如今,曾经多次拒绝周星驰移民申请的加拿大,开始重新发放新一年的魁省投资移民名额了。今年一共有1900个名额,中国包括港澳地区共1330个名额,接收申请的时间为2017年5月29日至2018年2月23日。那么,在众多移民项目中,为什么魁省投资移民能够被这么多中国人青睐呢?因为魁省移民基本上属于一次性投入就能拿到加拿大身份的移民项目。它不用像美国EB5或加拿大其他省份的商业投资移民一样要找好项目,担心能否创造就业收回投资;或者自己创业,后续几年一直要持续的把精力和金钱花在投资项目
    3227 2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4-09
    爱默生说:“不要让一个人去守卫他的尊严,而应让他的尊严来守卫他。”但这句话似乎在当下社会不是那么的受用了,活得更加有尊严也成为了许多社会人士的一个理想。许多人选择了出国,因为他们认为在国外,尊严的地位比一些都要高。事实是怎样,只有真正体会过的人才知道,而在这里,只希望不管你生活在怎样的环境,是否能够活得有尊严,其实全看自己的心。中国式尊严与美国式尊严文:美国华侨一个大学同学,毕业后五年在二十八岁时就任近十万人口县属小镇镇长。三年后升任为该县宣传部长,而后副县长,配有专车和专门的司机。他的政治野心不小,在官场上如鱼得水。有一年回国我去看他,他开口的首要个问题就是;你为什么不回国?中国应该有更适合你的专业的位置和机会。我想都没有想地答道:为了有尊严地活着。同学十分不解地看了我一会儿。但他没有继续追问,而是让他的司机随时待命,亲自开车带我去他工作和管辖的地区转转,并开玩笑说:好多年我都不开车了,但是今天,我给你当司机!我明白他的意思今天我是他的贵宾,但经他这么有意一说,也让我意识到他今天在降尊纡贵。司机,在他眼里是低人一等的仆从。我
    2680 8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4-08
    说起美国市长,最有名的应该是曾经的纽约市长,身价高达355亿美元的迈克尔·布隆伯格。拥有这样的身价,这位市长的生活却非常低调,甚至可以用寒酸来形容。前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自行车、地铁、三轮车都是他的交通工具,一个身价355亿美元的超级富豪,很好的座驾也就5.2万美元的雪佛兰,还经常骑自行车和搭地铁上下班,而且每年当市长的薪水也只有1美元。1最寒酸的美国市长------不过迈克尔·布隆伯格绝不是最寒酸的美国市长,到底他有自己的公司,有那么多的资产,每年领个1美元做做秀完全有资本,真正寒酸的,是曾经担任科罗拉多州联邦高地市市长的戴尔·斯帕克斯。前高地市市长戴尔·斯帕克斯这位老兄这辈子的人生极峰估计也就是当这个市长了,之前是一家杂货铺的老板,全家较大的经济来源就是卖猪肉。那一年,这位老兄正在往冷藏车上卸猪肉,对面走来两位市委会的工作人员,要游说他参选市长。在这个小小的高地市,任何年满18岁的公民都可以参选市长,没有学历、党派、经历的限制。也不知这位老兄是怎么就鬼迷了心窍,硬是被那两个工作人员说服了,他只花了不到1000美元的竞选经费,就以压倒性优势顺利当选。他可能没有想到,当上市长虽然是
    2016 3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4-07
    本文是一位在美国工作的台湾工程师所写,他在与美国同事的谈话中,发现美国人从小就教孩子一样很重要的事情,而这样的教育在台湾几乎没有,在一番交流和思索后,他写下了这篇文章。尽管文中是拿美国教育与台湾教育做比较,但参照我们大陆的教育情况,或许比台湾更需要了解。--------------------------------------------------------------------------周末,我跟美国同事去柏克莱吃北京烤鸭,在那觥筹交错,摆满珍馐的 10 人座原木桌上,我的太太发挥人来疯的精神,把场面炒得好热,天南地北的议题都拿进来讨论。在场坐着一个当地小学老师,负责学小学一年级的教育。“他们现在在学校学什么东西啊?”我太太问了,想说答案不外乎是语言或是数学那类的东西。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老师不假思索的回答了: “沟通与社交啊!”“沟通与社交是那个阶段最重要的事情了,”另一个老美接着说。“那时候跟老师建立起来的情感 (bond) ,我到现在都还记得。”脑中仿佛被一记闷棍打了一下,我咀嚼着他们的讨论,这个回答有更深的文化内涵在。沟通与社交能力,比天份重要前几年读过一本加拿大人写
    1628 2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4-07
    刚随老公移民到美国数月的李学,移民前在亚洲某公关公司之一担任客户总监。放弃了高薪高职位和好待遇的她,谈起这次移民选择的对错与否,只淡淡地说,如韩寒在《后会无期》里说的一样,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这是一次很好的选择。-----------------------------------------------------------------两年前,曾有机会移民美国的李学,放弃了公司提供的好机会,选择了留在国内。当时怀着宝宝的她并没有抓住这个可以同时“赴美生子”的好福利。她说,当时觉得自己的亲友、所有的关系和所有的热爱都在国内,舍不得放弃。而且她很享受国内当时热闹新鲜的氛围,感觉自己处在“浪潮”之中,有一种“弄潮儿”的使命感。而这一次,当老公再次提起移民美国时,她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放弃国内的一切,奔赴美国。谈到这一与此前不同的选择时,她笑着说,也许是做了母亲之后,心态不一样了,很多事能放得下了。多了许多勇气重新开始的她,相信无论到哪里,她都能凭着自己的双手来创造生活。搬到洛杉矶之后,原本在国内担任公关工作、完全闲不住的她,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她坦承有些文化差异确实需要时间来适
    3185 3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4-05
    我在美国生了两个孩子,生育前后都有培训班,家庭医生每次洗脑让我受益匪浅,我的两个宝宝在婴儿时期乖巧得好像家里没有小婴儿,我甚至疑心她们会不会哭?如今外婆常拿这句傻话笑我。回国后看到朋友或邻居们被小祖宗折磨得精疲力竭,想着将妈妈经写下来,或许可以帮到被小祖宗弄得手忙脚乱、身心疲惫的年轻爸爸妈妈。秘笈一:如何让小宝宝不哭爱哭的BABY都是爸妈教出来的。才出生的小BABY听不懂话,他们靠条件反射来做判断。中国的家长一听到孩子哭就抱起来。JANEGU医生反复告诫我:孩子一哭就放下来,不哭才抱起来,正好反过来。这样一来,再小的孩子都能明白,不哭的时候才有得抱,这招极灵。放下爱哭的孩子开始训练,看着时钟,不要抱让她哭,准备等10分钟再抱。首要次可以设定5分钟,以后一次比一次时间拉长,我的妞妞首要次就没有熬到5分钟,大约3分半的时候就停了,我已经心疼得肝肠寸断自己都快哭了,一定要忍住了。让孩子知道哭声是叫不来妈妈的。训练“不哭的孩子”要排除4个哭的其他原因:尿了、病了、饿了,困了。上帝保佑,我家两个孩子都不会无理由哭,偶尔哭一下当作运动也是极少数,妞妞和妙妙很高是快乐的宝宝,躺在床上都咯咯笑出声的孩
    1546 1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4-02
    最近,我们的专家在微信群里讲解美宝办理护照时,一位美宝爸爸突然提出,自己有朋友带宝宝用旅行证+美国护照出境时,被海关查出了双重国籍,随即被吊销了户口。美宝出入境的问题一直都是赴美生子家庭所关注的重点,虽然美宝的双重身份是因为国籍冲突引起的,但在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的背景下,的确可能引起中国海关的注意。即使美宝出入境被问国籍这种情况极少发生,但美宝过海关也是有技巧的,什么情况下会被关注国籍问题,该如何出示证件,过海关该走哪种通道?这些问题父母在带孩子出境时都应该提前了解清楚。美宝出入境使用哪些证件?按照常理,一个国家既然把你视作本国公民,那你出入该国出示的证件也得是本国的才行,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自不必说,出境和入境中国时,一定要展示中国的证件。同理,出入境美国时,一定用美国身份的证件,对美宝来说就是美国护照。中国海关承认的证件有中国旅行证一次性出入境证明中国护照其他这些证件美宝都可以办,但不是都适合拿来出入境时使用。下面我们将为大家逐一分析。中国旅行证+美国护照这是常规方式,我们知道,美宝满月回国时,大多都是用美国护照出美国,用旅行证入境中国。而在国内生活后需要出境时,一般也是用旅行证出境
    5339 2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4-01
    如果说美国的基础教育真是“一团糟”,那为什么被认为“不扎实”的美国基础教育,却造就出了全球领先的高等教育?这不仅让我怀疑中小学阶段的学生真的是在“玩”吗?带着这个疑问,我对美国的小学做了一些调研,并深入接触和了解了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一所公立小学,通过亲身体验,和大家分享一下真正的美国小学课堂。教室布置有深意,并不是真的“玩” 说起美国小学课堂的轻松随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的教室的布置形式。教室的墙壁上挂的不是名言警句和人物肖像,而是贴着老师亲手书写或制作的学习内容或提示,比如写作文的步骤、美国内战的过程、学生受欺负时该怎么办等。 当我首要次走进教室时,觉得太“随便”了,课桌三三两两拼在一起,大小高矮也不尽相同。尤其是单人小桌带有轮子,位置可以随时移动。学生们上课还有秩序可言吗?相信很多人跟我有同感。后来才发现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他们并不是真的在“玩儿”,而是为了开展个性化的讨论,其实我一直认为这种教学方法是值得借鉴的。小组合作和汇报演讲是常态
    1934 6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4-01
    文:童大焕到澳大利亚本来只是想带着完全无知的空杯的心态“跟着走”,不曾想感触良多,且容我分类分批慢慢道来。在国内,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嘲笑自己是月光族,也就是每到月末一月工资花个精光,不少孩子还不够用,还得啃几年老。到了澳大利亚,才发现除了华人和商人,澳洲人基本上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周光族。因为他们是周薪制,每周四发一次薪酬,周四周五周六三天便都是各商场饭店忙不过来、临时需要雇佣大学生的疯狂消费日。和国内痛苦的月光族相比,澳大利亚人却是幸福的周光族!国内月光族是因为存不下钱,澳大利亚人热衷于当周光族是因为他们无需存钱。因为生老病死、孩子养育,自己都无需操心。澳大利亚人生病,拿社保卡直接去医院看病即可,钱和自己没关系,养孩子和教育更简单,几乎国家全包,该哪儿上学就哪儿上学。退休后则有一笔丰厚的退休金,多达几十万澳币,可以让你周游寰球;另外还有每月领取的养老金,足以让你过上衣食无忧有尊严的生活。国家负担的儿童福利,从孩子生下那一日之内开始就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减,以前领到18岁,陆克文当总理的时候延到了21岁。Golden Koala金考拉国际总裁的孩子上了初中,每年仍然可以相
    3411 1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4-01
    踩对时代的步伐有多重要?一位90年代出国拿绿卡,06年回国创业买房的北京大叔告诉你,正因为每一步都跟上了时代,才让他到今天都比身边的年轻人更有冲劲,甚至还可以拥有“豪华”的自由和梦想。----------------------------------------------------------1冰箱里有喝不完的可乐,这就是美国梦-----当我把回北京的经历告诉身边的朋友,大家都拿一个流传很广的段子来调侃我:“有一个北京人,1984年为了圆出国梦,卖了鼓楼大街一个四合院的房子,凑了30万,背到意大利淘金...风餐雨宿,大雪送外卖,夜半学外语,在贫民区被抢7次被打3次,辛苦节俭,如今已两鬓苍苍,30年了,终于攒下100万欧元打算回国养老享受荣华。一回北京,发现当年卖掉的四合院现中介挂牌8000万,刹那间崩溃了…”幸好,虽然我在美国也攒了一笔钱,但我离开时并没有房子可卖,否则当我看到中介把我的房子以当初几百倍的价格出售,估计我也会崩溃吧。我是1994年去的美国,当时北京和美国的差距特别大,我刚来时,真有一种到了天堂的感觉。首要次见到摩天大楼,首要次有了自己的汽车,超市里各式各样的商品,
    5301 7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4-01
    这是一篇新加坡妈妈送孩子去英国读书后的感想文章,同样属于东亚教育圈的新加坡,在孩子的基础教育上与西方传统国家有哪些不同呢?这位妈妈用亲身经历分析了这些问题,同样值得我们中国家长参考。----------------------------------------------------在英国上小学才数月,孩子们就已经乐不思蜀了。与在新加坡上学相比,孩子们在这里较大的变化就是开心。英国的小学教育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孩子们在英国普通的公立小学读书。来英国后,书包重量的减轻是我最初的惊讶:孩子们不需要买教材,也没有练习本,甚至连文具都不需要带,每天轻轻松松地上学去。连水壶都是学校提供,由校工每天清洗并准备好开水给每个孩子。回想起在新加坡的时候,我们给孩子花几十新元买昂贵的书包以保护孩子脊椎,原因是孩子每天都需要背着各种各样的书本和作业本上学,做家长的看着都心疼,也难怪有女佣或父母代劳的。在新加坡的时候,我每天下班急着赶回家,需要赶紧陪孩子吃完晚餐后做功课,还要让孩子在9点半前上床,因为第二天必须赶在6点前起床,赶6点15分的校车。真是觉得做孩子好辛苦,做家长也好辛苦。而英国的小学,通常是早上
    2527 2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3-30
    加拿大魁北克省投资移民项目可以说是加拿大最受关注的投资移民项目之一了,该项目对申请人无年龄、语言、学历方面的要求,无需创业,投资有加拿大政府监管,堪称加拿大首屈一指的低风险,甚至无风险的投资移民项目。称得起是当之无愧的移民届“老司机”,安全、稳健、专业三十年,有口皆碑。1、老司机是怎样炼成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魁省投资移民的发展历程看出。1978年,加拿大联邦与魁省签订移民协议,魁省可自主选择移民。1986年,魁省投资移民项目正式开启,当时的申请要求是净资产达到80万加币,全款投资40万加币。到2010年12月1日,魁省投资移民项目首次涨价,当时的申请条件为净资产要求160万加币,全款投资额增加到80万加币。而在2012年3月,魁省投资移民项目首次实行限额,那年3月全球共发放2700个名额,4月便收满关门,而资产和投资额要求较上次重开不变。之后魁省投资移民在2013年重开,全球限额1750个名额,单一国家不多于1200个名额,并抽次采取抽签的方式,资产和投资额要求保持不变。2015年1月19日至3月20日,魁省投资移民再次开放,全球限额1750个名额,并首次采用“基金配额制”,资产和投资
    2729 0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3-29
    小时候看《北京人在纽约》,为里面人物的艰苦奋斗所感动。上一代的移民去美国,除了梦想什么也没有。现在情况变了,这一代的移民去美国,带够了充足的财富,但有少数人,唯独忘了带上梦想。-------------------------------------------------------------------1纽约两套房、中国领退休金依然在美国申请穷人福利在我们的移民微信群里,我听到这样一个真实案例。一位已经加入美国国籍的中国老人,最近被美国政府盯上了。因为被查出他一边在领着国内每个月4000人民币的退休金,一边又在美国申请了社安补助金(SSI),每个月领美国政府发的700美元。本来这个社安补助金,是美国给那些没有收入的老人提供的低保,而这位中国老人既有国内稳定的退休金收入,还在国内有多套房产收租,比年轻的上班族收入还高。如今他已经被美国政府严查,勒令他在一个月之内,提交大陆证明,同时提交他在美国所有银行的户口证明给官员,包括已取消的户口资料都要呈交。估计是再也申请不到任何福利了,而且之前骗取的福利很有可能会被要求上缴,否则只有等待法律制裁了。这样骗取福利的案件并不是孤例。最近又曝出一
    2289 2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3-29
    作者:陶冬来源:凤凰财知道(ID:icaizhidao)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博士在第六届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春季论坛上指出,近期中国贷款量与当年“四万亿”有一拼,但民营企业没有响应,这是因为流动性扩张未传导到实体经济——货币的乘数效应快速下滑,钱实际上去了房地产市场,流动性拉动了房价。与此同时,2015年地方政府的杠杆下来了,但居民的杠杆率上升了。2014年到15年从36%升到40%。2016年的数字估计会超过50%。老百姓的高储蓄被引了出来,这是维稳的需要也是买房子的必然结果。去年很有趣的事情,就是中产阶级拼命在买房子,但高端、高净值财富的人中间有不少开始慢慢的撤了。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亚洲首席经济学家 陶冬以下为演讲要点:1、“三个P”拉动中国经济反弹:Property(房地产)、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I(生产者物价指数),而PPP是真正拉动经济的源头。2、“房子是用来住的”这句话是对过去10年房地产拉动经济的政策、通过流动性推动资产价格上行的纠正,因为房地产金融属性已超过了物理属性。3、中国房地产价值占GDP250%,这个数字并没有包括土地拍出去到
    2891 3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3-28
    母亲被索债者当面凌辱,儿子于欢情急之下刺伤3人,刺死1人。当地法院的一审判决认为,这并不构成正当防卫,因为对方未有人使用工具、派出所已经出警,于欢母子的生命健康权被侵犯的危险性较小,最终判于欢终身监禁。这件事情被爆出后,引起了社会舆论的轩然大波。那假如辱母杀人案发生在美国,又会是怎么样的呢?“刺死辱母者”判决结果引起轩然大波近日,山东发生的一起“刺死辱母者”案让民众“炸了锅”。这一案件发生在2016年4月14日,11名催债人员来到山东聊城源大工贸公司大院,向苏银霞和于欢这对母子追债。这对母子先被催债者监禁,后母亲被催债者言语辱骂、脱鞋捂嘴,打耳光等,催债人杜志浩甚至还当着于欢的面,脱下裤子用生殖器抽打苏银霞的脸。警察介入留下一句“要账可以,但是不能动手。”即离开他们所在的办公楼之后,纠纷再一次延续。面对无法摆脱催债者的困局,警方“不作为”带来的绝望,于欢选择了持刀反抗,最终致杜志浩因失血性休克造成死亡,另两名被刺者被鉴定为重伤二级,一名系轻伤二级。图为于欢2016年11月21日,于欢以涉嫌故意伤害罪被提起公诉。2017年2月17日,山东省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法院经审理认为,于欢面对众多讨
    3556 3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3-28
    有些房产大腕和炒房者别具肺肠地忽悠中国百姓房价不高,并引用美国房价作对比,可惜他们没有告诉中国百姓真相。美国人住房自有率为68.3%,4个以上房间的住房占住房总数的90%。美国工作5年就可以住别墅,中国需百年。美国房价仍只相当于其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倍,户均收入的4倍。中国平均房价目前超过大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按单价来比较差别更明显,中国住房单价是月收入的4倍,而美国则不到20%。炒房是投资,天经地义,政府如果是硬性发文不给买卖,那肯定是违宪的。但在美国,大家都知道有两种东西不能炒,房子和粮食,美国政府认为这两样是保障民生的最重要手段,副食品和房子价格暴涨,就会造成社会动荡。那么美国政府凭什么控制房价限制炒作呢?大家都知道,美国的土地都在私人手里,美国政府并不卖地,所以就避免了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利益冲突,这样就方便了政府使用最为有效的调整手段,征税!你可以依照宪法买卖房子,但我也可以依照宪法征税,让你买进卖出房子挣不到钱:买了房子投资的,或者没有人住,要交管理费,每年还要交物业税,最少要交1%。所以炒房的人算下来,一买一卖根本赚不到什么钱,美国政府通过税收管理,较大程度的稳定了
    2163 3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3-25
    最近住在纽约的华人移民费婷婷比较郁闷,本来为了躲避麻烦,假装不会英语不去参加陪审,结果惹恼了法官,纽约法官布鲁门费尔德(Joel Blumenfeld)对她说:“在一般情况下,公民履行陪审团的义务后,在接下来的四年到六年内都不会再被传唤到庭。但你必须每年回来,直到你证明了你的英语水平。”法官对于费婷婷的愤怒时有原因的,因为声称自己不会英语的她,却在美国获得了大学学历。这显然是在向法官说谎。近日,至少有四名皇后区法官,因为个别陪审团人选声称自己英语欠佳,而威胁这些人必须去上英文课或每年重返法庭证明他们的英文水平。在美国被邀请成为陪审员该如何处理?我觉得这位费女士的做法是不值当的,想躲开点麻烦,结果反而惹来更大的麻烦。陪审员制度是美国法律的重要部分,既然已经生活在美国,就应当去尽自己的社会责任。一般在美国呆着超过一年的人,有些会受到一封所在区法庭发过来的信件,上面通知你被选为某个法庭的陪审员。问题来了,收到法庭的陪审团服务信件,一定要处理吗?是的,收到陪审团服务Jury Service 的信件一定要及时回复,不要拖。因为信件上一般会有你需要参加的庭审时间丶地点,一般都在一个月之后。所以你必
    4274 3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3-23
    你为什么买不起宝马?过去我一直认为,之所以进口汽车那么贵,肯定一般都是因为关税吧?要不然怎么人家在国外买车就比在国内便宜呢?知道最近刷微博的时候偶然发现,海关总署的官微曾经发布过一条“进口汽车那么贵,是因为‘关税’吗?”的微博,微博称,进口汽车那么贵,还真不完全因为关税高:一辆进口车要缴三个税种: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其中,关税税率为25%,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则因排气量不同,从1%~40%不等。而且,由于计税公式的不同,消费税和增值税的计税价往往比关税高出很多。以一辆从德国进口的4.4排量的宝马X6为例,假设这款车完税价格是50万元人民币,那么它的关税为12.5万元,增值税为17.7万元,消费税则高达41.6万元,总的进口成本为121.8万元。这大概就是进口车贵的主要原因了。买了宝马为什么烧不起油?中囯的税收高不高?一台进口车的税收就让我们长了见识。就算你买的起宝马了,你也不一定烧得起油。因为连“中国石油”这样的垄断企业也坦承在中国一箱油实际上有半箱税!中国油价的“贵”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看起来贵而已。因为,中国现在受技术和资源等方面的因素影响,生产成品油的成本还比较高,除此之
    3741 12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3-22
    不惭愧地说,我自己的背景很适合回答这个问题。我的爸爸在九几年赶上了首要代移民浪潮,来到了美国。随后几年,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在美国出生,成为土生土长的ABC。而我,在中国完成了基础教育,在美国进行大学教育。我见证了上一代移民的生活(我爸爸),见证了一代ABC的成长(我的弟弟妹妹),赶上了留学大潮而出国念书(08年),又比同龄留学生提前拿了一张绿卡(20岁)。在国内亲朋眼中,我是留学生,在留学生眼中,我是移民,在移民眼中,我是国内的。I.上一代移民我爸爸在美国呆了将近二十年。在当年,在以我爸为首的出国党看来,移民的生活条件是确实优于回国的:更好的社区,更好的收入,体面的工作,房子和车子。当时的中国人,还大多骑着永久挤着公交,住几家一户的筒子楼。美国的生活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有着致命的物质吸引力。在美的奋斗目标,无非就是两个字——“留下”。在今天,这一代移民已经基本进入中产阶级,一栋洋房一部车,两个小孩一只狗,富足但不暴富,稳定但不冒泡,也算实现了他们当年的目标。另一方面,他们在国内发展的亲朋,因为赶上了90年代末的发展浪潮,生活水平也没有输于他们(虽然大部分的移民不承认这一点)。从收入和购
    6551 8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3-21
    中国新年过后去了趟美国,主要目的是去美国西海岸旅游,顺便去圣地亚哥看看多年不见的朋友。本来想这次可以好好看看美国经济萧条的笑话,顺便为中国会在2020年全面超越美国找一些注脚。但是到美国几天之后,我彻底从赶超美国的梦中惊醒。我感到了美国的可怕,怕的不是圣地亚哥军港里的核动力航母,不是加州人均5万美元的GDP,不是UCSD的排名全球首要的生物工程学院。这些我们都有可能做得到。让我感触良多的,是一些小事,是我们每天都会经历的日常琐事。而且就是这些小事上,我们看不到赶超的希望。1、 在圣地亚哥朋友家时我们也经常出去逛逛,由于她家在郊区街上行人很少,可是凡是路上迎面遇见的陌生人,无论是白人黑人还是亚裔人,都会朝我们很友善的一笑,点点头,有的还“嗨”一声算是打个招呼。一开始我们还不适应,不知道回应。几天之后我们也入乡随俗,路上遇见人也点点头,笑一笑,打个招呼。我不知道对方冲我打招呼是否是出于对于来访者的礼貌,但是我明白,我后来那几天在美国街上,送给美国陌生人的微笑是自发的,真诚的。而且每一个微笑之后,我都会收获很长时间的好心情。2 、我到过的美国的旅游景点,除了人工的游乐设施(圣地亚哥海洋寰球和
    1644 2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