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6-12-01
    Apple妈咪总结得好
    在新西兰,平均每个家庭育有将近2.5个孩子(丁克家庭除外),养3个孩子以上的家庭不在少数。就拿Apple妈咪身边的数据,我产检时的洋人护士、孩子课外班的老师有4个孩子,我的华人助产士、移民律师有3个孩子,其他身边的华人妈妈们90%以上有2个孩子,而洋人妈妈们3个孩子的比例似乎更高一些。从朋友那儿得知的一个特别些的例子是,一位华人妈妈生了6个孩子,夫妻两人光照顾孩子就占用了所有时间精力,没可能工作了。那靠什么生活呢?6个孩子的奶粉金,加上夫妻两人的各种福利津贴,就足以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开支。作家汪培珽女士有句名言,叫做“行有余力,多生孩子。”先不争辩这个观点的适用性,就“余力”而言,育儿成本确实是父母们做生育计划前衡量的首要因素。在新西兰养一个孩子的成本是多少呢?Apple妈咪在一年前带着两个学龄前孩子来新西兰,并在这里生育了第三个孩子,所以自认对此有一些发言权:生儿育女,从怀孕一直到16岁,从生活到教育投资,父母所要花费的金钱成本和精力成本,相较于其他国家,都是比较低的,这是新西兰家庭多子多女的根本原因。怎么个低法呢?就医疗成本、福利津贴、学校教育成本和课外教育成本几方面来聊一下。1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6-12-01
    哈哈!
    在新西兰,平均每个家庭育有将近2.5个孩子(丁克家庭除外),养3个孩子以上的家庭不在少数。就拿Apple妈咪身边的数据,我产检时的洋人护士、孩子课外班的老师有4个孩子,我的华人助产士、移民律师有3个孩子,其他身边的华人妈妈们90%以上有2个孩子,而洋人妈妈们3个孩子的比例似乎更高一些。从朋友那儿得知的一个特别些的例子是,一位华人妈妈生了6个孩子,夫妻两人光照顾孩子就占用了所有时间精力,没可能工作了。那靠什么生活呢?6个孩子的奶粉金,加上夫妻两人的各种福利津贴,就足以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开支。作家汪培珽女士有句名言,叫做“行有余力,多生孩子。”先不争辩这个观点的适用性,就“余力”而言,育儿成本确实是父母们做生育计划前衡量的首要因素。在新西兰养一个孩子的成本是多少呢?Apple妈咪在一年前带着两个学龄前孩子来新西兰,并在这里生育了第三个孩子,所以自认对此有一些发言权:生儿育女,从怀孕一直到16岁,从生活到教育投资,父母所要花费的金钱成本和精力成本,相较于其他国家,都是比较低的,这是新西兰家庭多子多女的根本原因。怎么个低法呢?就医疗成本、福利津贴、学校教育成本和课外教育成本几方面来聊一下。1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6-12-01
    龙婆的房子多少钱啊?【图片】
    【婆在新西兰】真是累了,累得无力走回家做晚餐了。在艺术馆做完义工,就在市中心的泰餐館里边吃边歇会儿了。致电恐龍,他说他自己烤热Pie吃就成。今天拍了一些艺术馆的画。你能想像这些都是内皮尔高中生的作品吗?BTW, 恐龍明天將被公派到内皮尔女子高中讲课:如何成为一名工程师。嘻嘻~【婆在新西兰】突然感觉种花种菜就象生儿养女一样,自己再累,回到家还得照顾它们。落下一个香蕉花瓣,表面黏黏的,原来又有一轮小蕉在花瓣下探出了头,花尖上还挂着水珠。菜园里的小白菜过几天可摘了,今天又收获了一碗覆盆子。否则挂在枝上都变干果了。哎~婆绝不是做农夫的料,都是被逼的。
    龍婆活著 1935 3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6-12-01
    站住!你给我站住!【图片】
    2016年房市基本告一段落,接近圣诞的新西兰房市开始进入假期模式。Realestate.co.nz数据显示主要城市搜索量都在冷却,尤其是奥克兰。从要价方面看,奥克兰房主2016年较高要价出现在11月份 $947,141 。而房市冷却除了各大中介房产拍卖出清率下降之外,另外一个指标就是9-11月份的房产搜索点击量,和去年同期比下降8.1%。然而,有限度的冷却迹象,并不意味着央行政策性预防措施的罢休。事实上,央行还没有忘记那个贷款-收入限制政策,路透财经昨天分析了新西兰房市政策面:新西兰央行周三警告房价飙升带来重大风险,称如果房产价格继续加速上涨,可能需要实施新的抵押贷款限制举措。上面所说的新的抵押贷款限制,是指借款人的贷款-收入比实施限制。什么是贷款-收入比政策?贷款-收入比政策(缩写DTI)是收入和贷款金额相挂钩的限贷措施。目前英国正在实行。一般来讲,英国购房者最多只能从银行借到年收入4.5倍的贷款额。如果新西兰实施类似的限贷政策,假设比率为5的话,按照目前家庭年收入中位数9万纽币来计算,正常家庭房贷额度只有45万左右。央行和政府尚未决定实施这一政策,实施前双方需要先协商达成共识。央行
    joyce 2074 3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6-12-01
    我下次发
    鱼头和虾米的技术移民算是告一段落,剩下的永久回头签只是时间问题了,两年内的移民监对我们来说应该不是问题,因为既然选择来这里,就是为了在这里生活的,不是为了拿到身份就回国或转战其他国家的。鱼头的PR申请技术贴还在进一步的完善中,先贴一篇关于技术移民的流程贴有兴趣的朋友先了解一下整个移民的过程吧,好对自己的移民计划有个整体规划。 鱼头和虾米全家今天开始到了倒数第三步Residence了……一个成功的完整的移民Case一般来说需要经过如下的步骤:EOI -> DS -> ITA -> AR -> SC -> SPC -> AIP ->Residence -> Permanent Residence->Citizen EOI(Expression of Interest) 是一个在线评估表格, 申请者依据自身情况在线完成这个表格, 并提交到移民局的EOI Pool里面, 当然如果只是提交了表格, 但没有按照移民局要求付费的话, 移民局是不会对申请人提交的任何EOI进行处理的, 通过以下网址提交EOI. https: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6-12-01
    他们是DIY的,很有用的故事,希望你会喜欢
    鱼头和虾米的技术移民算是告一段落,剩下的永久回头签只是时间问题了,两年内的移民监对我们来说应该不是问题,因为既然选择来这里,就是为了在这里生活的,不是为了拿到身份就回国或转战其他国家的。鱼头的PR申请技术贴还在进一步的完善中,先贴一篇关于技术移民的流程贴有兴趣的朋友先了解一下整个移民的过程吧,好对自己的移民计划有个整体规划。 鱼头和虾米全家今天开始到了倒数第三步Residence了……一个成功的完整的移民Case一般来说需要经过如下的步骤:EOI -> DS -> ITA -> AR -> SC -> SPC -> AIP ->Residence -> Permanent Residence->Citizen EOI(Expression of Interest) 是一个在线评估表格, 申请者依据自身情况在线完成这个表格, 并提交到移民局的EOI Pool里面, 当然如果只是提交了表格, 但没有按照移民局要求付费的话, 移民局是不会对申请人提交的任何EOI进行处理的, 通过以下网址提交EOI. https: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6-12-01
    我不是本人啊
    鱼头和虾米的技术移民算是告一段落,剩下的永久回头签只是时间问题了,两年内的移民监对我们来说应该不是问题,因为既然选择来这里,就是为了在这里生活的,不是为了拿到身份就回国或转战其他国家的。鱼头的PR申请技术贴还在进一步的完善中,先贴一篇关于技术移民的流程贴有兴趣的朋友先了解一下整个移民的过程吧,好对自己的移民计划有个整体规划。 鱼头和虾米全家今天开始到了倒数第三步Residence了……一个成功的完整的移民Case一般来说需要经过如下的步骤:EOI -> DS -> ITA -> AR -> SC -> SPC -> AIP ->Residence -> Permanent Residence->Citizen EOI(Expression of Interest) 是一个在线评估表格, 申请者依据自身情况在线完成这个表格, 并提交到移民局的EOI Pool里面, 当然如果只是提交了表格, 但没有按照移民局要求付费的话, 移民局是不会对申请人提交的任何EOI进行处理的, 通过以下网址提交EOI. https: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6-12-01
    【图片】
    鱼头和虾米的技术移民算是告一段落,剩下的永久回头签只是时间问题了,两年内的移民监对我们来说应该不是问题,因为既然选择来这里,就是为了在这里生活的,不是为了拿到身份就回国或转战其他国家的。鱼头的PR申请技术贴还在进一步的完善中,先贴一篇关于技术移民的流程贴有兴趣的朋友先了解一下整个移民的过程吧,好对自己的移民计划有个整体规划。 鱼头和虾米全家今天开始到了倒数第三步Residence了……一个成功的完整的移民Case一般来说需要经过如下的步骤:EOI -> DS -> ITA -> AR -> SC -> SPC -> AIP ->Residence -> Permanent Residence->Citizen EOI(Expression of Interest) 是一个在线评估表格, 申请者依据自身情况在线完成这个表格, 并提交到移民局的EOI Pool里面, 当然如果只是提交了表格, 但没有按照移民局要求付费的话, 移民局是不会对申请人提交的任何EOI进行处理的, 通过以下网址提交EOI. https: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6-12-01
    如果选错了怎么办
    图为距奥克兰200公里的Whitianga小镇,仅4000人口,还没国内一所大学人多,华人居民不足10个。一年前,当我正热情高涨筹备移民的时候,一位已经获得绿卡的网友在微信上留言:她说她和老公今天在车里面抱头痛哭,这是他们来新西兰的第3个月,整个人像是空了一样难受。当时我不能理解。可是今天,在这家咖啡馆的二楼阳台上,俯瞰着这座安静得不能更安静的Whitianga小镇,我忽然有些明白了,好像:天空清澈得好像透明一样;纤尘不染的马路上,偶尔有一些汽车经过;路边的咖啡馆、餐厅、小超市一字排开,却难得看到几个行人我是带家里人来游玩的,所以去泡个温泉,出个海,在海边的细沙滩上,踩踩水,带孩子们透过玻璃船看看小鱼儿就好打道回府了,可是住在这里的人呢?假设一个华人新移民,不管他在国内的时候是如何风风火火,如何有名望有人脉,承担怎样的社会角色,如果突然挪到这样一个特别安静的地方,一个不足4000人口的地方,即便天空湛蓝,空气清澈;即便走路就能到码头开游艇出海;即便房价是大城市一半不到,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看起来优越的生活,他真就能幸福满足么?所谓“遗世而独立”,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境界。在一个没有人认识你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6-12-01
    找到问题,及时解决,有伴最好了,很多人都害怕一个人的
    图为距奥克兰200公里的Whitianga小镇,仅4000人口,还没国内一所大学人多,华人居民不足10个。一年前,当我正热情高涨筹备移民的时候,一位已经获得绿卡的网友在微信上留言:她说她和老公今天在车里面抱头痛哭,这是他们来新西兰的第3个月,整个人像是空了一样难受。当时我不能理解。可是今天,在这家咖啡馆的二楼阳台上,俯瞰着这座安静得不能更安静的Whitianga小镇,我忽然有些明白了,好像:天空清澈得好像透明一样;纤尘不染的马路上,偶尔有一些汽车经过;路边的咖啡馆、餐厅、小超市一字排开,却难得看到几个行人我是带家里人来游玩的,所以去泡个温泉,出个海,在海边的细沙滩上,踩踩水,带孩子们透过玻璃船看看小鱼儿就好打道回府了,可是住在这里的人呢?假设一个华人新移民,不管他在国内的时候是如何风风火火,如何有名望有人脉,承担怎样的社会角色,如果突然挪到这样一个特别安静的地方,一个不足4000人口的地方,即便天空湛蓝,空气清澈;即便走路就能到码头开游艇出海;即便房价是大城市一半不到,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看起来优越的生活,他真就能幸福满足么?所谓“遗世而独立”,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境界。在一个没有人认识你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6-12-01
    【图片】【图片】
    图为距奥克兰200公里的Whitianga小镇,仅4000人口,还没国内一所大学人多,华人居民不足10个。一年前,当我正热情高涨筹备移民的时候,一位已经获得绿卡的网友在微信上留言:她说她和老公今天在车里面抱头痛哭,这是他们来新西兰的第3个月,整个人像是空了一样难受。当时我不能理解。可是今天,在这家咖啡馆的二楼阳台上,俯瞰着这座安静得不能更安静的Whitianga小镇,我忽然有些明白了,好像:天空清澈得好像透明一样;纤尘不染的马路上,偶尔有一些汽车经过;路边的咖啡馆、餐厅、小超市一字排开,却难得看到几个行人我是带家里人来游玩的,所以去泡个温泉,出个海,在海边的细沙滩上,踩踩水,带孩子们透过玻璃船看看小鱼儿就好打道回府了,可是住在这里的人呢?假设一个华人新移民,不管他在国内的时候是如何风风火火,如何有名望有人脉,承担怎样的社会角色,如果突然挪到这样一个特别安静的地方,一个不足4000人口的地方,即便天空湛蓝,空气清澈;即便走路就能到码头开游艇出海;即便房价是大城市一半不到,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看起来优越的生活,他真就能幸福满足么?所谓“遗世而独立”,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境界。在一个没有人认识你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6-12-01
    我已经哭了【图片】
    图为距奥克兰200公里的Whitianga小镇,仅4000人口,还没国内一所大学人多,华人居民不足10个。一年前,当我正热情高涨筹备移民的时候,一位已经获得绿卡的网友在微信上留言:她说她和老公今天在车里面抱头痛哭,这是他们来新西兰的第3个月,整个人像是空了一样难受。当时我不能理解。可是今天,在这家咖啡馆的二楼阳台上,俯瞰着这座安静得不能更安静的Whitianga小镇,我忽然有些明白了,好像:天空清澈得好像透明一样;纤尘不染的马路上,偶尔有一些汽车经过;路边的咖啡馆、餐厅、小超市一字排开,却难得看到几个行人我是带家里人来游玩的,所以去泡个温泉,出个海,在海边的细沙滩上,踩踩水,带孩子们透过玻璃船看看小鱼儿就好打道回府了,可是住在这里的人呢?假设一个华人新移民,不管他在国内的时候是如何风风火火,如何有名望有人脉,承担怎样的社会角色,如果突然挪到这样一个特别安静的地方,一个不足4000人口的地方,即便天空湛蓝,空气清澈;即便走路就能到码头开游艇出海;即便房价是大城市一半不到,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看起来优越的生活,他真就能幸福满足么?所谓“遗世而独立”,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境界。在一个没有人认识你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6-12-01
    【图片】
    图为距奥克兰200公里的Whitianga小镇,仅4000人口,还没国内一所大学人多,华人居民不足10个。一年前,当我正热情高涨筹备移民的时候,一位已经获得绿卡的网友在微信上留言:她说她和老公今天在车里面抱头痛哭,这是他们来新西兰的第3个月,整个人像是空了一样难受。当时我不能理解。可是今天,在这家咖啡馆的二楼阳台上,俯瞰着这座安静得不能更安静的Whitianga小镇,我忽然有些明白了,好像:天空清澈得好像透明一样;纤尘不染的马路上,偶尔有一些汽车经过;路边的咖啡馆、餐厅、小超市一字排开,却难得看到几个行人我是带家里人来游玩的,所以去泡个温泉,出个海,在海边的细沙滩上,踩踩水,带孩子们透过玻璃船看看小鱼儿就好打道回府了,可是住在这里的人呢?假设一个华人新移民,不管他在国内的时候是如何风风火火,如何有名望有人脉,承担怎样的社会角色,如果突然挪到这样一个特别安静的地方,一个不足4000人口的地方,即便天空湛蓝,空气清澈;即便走路就能到码头开游艇出海;即便房价是大城市一半不到,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看起来优越的生活,他真就能幸福满足么?所谓“遗世而独立”,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境界。在一个没有人认识你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6-12-01
    是啊 哭死了
    图为距奥克兰200公里的Whitianga小镇,仅4000人口,还没国内一所大学人多,华人居民不足10个。一年前,当我正热情高涨筹备移民的时候,一位已经获得绿卡的网友在微信上留言:她说她和老公今天在车里面抱头痛哭,这是他们来新西兰的第3个月,整个人像是空了一样难受。当时我不能理解。可是今天,在这家咖啡馆的二楼阳台上,俯瞰着这座安静得不能更安静的Whitianga小镇,我忽然有些明白了,好像:天空清澈得好像透明一样;纤尘不染的马路上,偶尔有一些汽车经过;路边的咖啡馆、餐厅、小超市一字排开,却难得看到几个行人我是带家里人来游玩的,所以去泡个温泉,出个海,在海边的细沙滩上,踩踩水,带孩子们透过玻璃船看看小鱼儿就好打道回府了,可是住在这里的人呢?假设一个华人新移民,不管他在国内的时候是如何风风火火,如何有名望有人脉,承担怎样的社会角色,如果突然挪到这样一个特别安静的地方,一个不足4000人口的地方,即便天空湛蓝,空气清澈;即便走路就能到码头开游艇出海;即便房价是大城市一半不到,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看起来优越的生活,他真就能幸福满足么?所谓“遗世而独立”,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境界。在一个没有人认识你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6-12-01
    国外也有热闹吧
    Apple妈咪原创故事荒芜。美丽却荒芜。从淘波到怀托摩2小时车程,这是我只此感受到的。蔚蓝的天空清澈而高远,云彩像一幅幅抽象画,在这无限宽广的蓝色画卷上勾勒出写意的线条;左边是遍地牛羊,右边是一望无垠的绿色丘陵,每个定格都堪比电影《霍比特村》中的绚丽场景;忽而,路线辗转进入茂密的森林,深邃而静谧,打开车窗,在这夏季的午后,野风带着透心的清凉……一切如仙境般美轮美奂,只是,似乎缺了什么。嗯,这里好像——没有——人。最最重要,最有实感的人,这里居然没有。整整150公里,*没见到一个人。链接小镇的是成片成片的绿,随处可见的牛羊不知归处,既看不到人,也看不到车,更看不到房子。偶尔,会路过个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镇,除了显眼的咖啡店和住宿招牌外,看不出半点人气。而这里,不过距离新西兰最繁华的城市奥克兰3小时车程。想来,如果是距离上海3小时车程,那仍该是个多么人声鼎沸、热闹升腾的地儿啊。在国内的时候,永远活在人群里的时候,我从来不知道,见不到人原来*是一种接近凄凉的感觉,不要说人,即便是车,平均也要十多分钟才能看到迎面开来一辆。就好像被遗忘在失落的寰球,身在一座看不到尽头的空城,再美的风景,也没有了哪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6-12-01
    感觉好多人都是被逼着出国的
    Apple妈咪原创故事荒芜。美丽却荒芜。从淘波到怀托摩2小时车程,这是我只此感受到的。蔚蓝的天空清澈而高远,云彩像一幅幅抽象画,在这无限宽广的蓝色画卷上勾勒出写意的线条;左边是遍地牛羊,右边是一望无垠的绿色丘陵,每个定格都堪比电影《霍比特村》中的绚丽场景;忽而,路线辗转进入茂密的森林,深邃而静谧,打开车窗,在这夏季的午后,野风带着透心的清凉……一切如仙境般美轮美奂,只是,似乎缺了什么。嗯,这里好像——没有——人。最最重要,最有实感的人,这里居然没有。整整150公里,*没见到一个人。链接小镇的是成片成片的绿,随处可见的牛羊不知归处,既看不到人,也看不到车,更看不到房子。偶尔,会路过个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镇,除了显眼的咖啡店和住宿招牌外,看不出半点人气。而这里,不过距离新西兰最繁华的城市奥克兰3小时车程。想来,如果是距离上海3小时车程,那仍该是个多么人声鼎沸、热闹升腾的地儿啊。在国内的时候,永远活在人群里的时候,我从来不知道,见不到人原来*是一种接近凄凉的感觉,不要说人,即便是车,平均也要十多分钟才能看到迎面开来一辆。就好像被遗忘在失落的寰球,身在一座看不到尽头的空城,再美的风景,也没有了哪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6-12-01
    哈哈
    Apple妈咪原创故事荒芜。美丽却荒芜。从淘波到怀托摩2小时车程,这是我只此感受到的。蔚蓝的天空清澈而高远,云彩像一幅幅抽象画,在这无限宽广的蓝色画卷上勾勒出写意的线条;左边是遍地牛羊,右边是一望无垠的绿色丘陵,每个定格都堪比电影《霍比特村》中的绚丽场景;忽而,路线辗转进入茂密的森林,深邃而静谧,打开车窗,在这夏季的午后,野风带着透心的清凉……一切如仙境般美轮美奂,只是,似乎缺了什么。嗯,这里好像——没有——人。最最重要,最有实感的人,这里居然没有。整整150公里,*没见到一个人。链接小镇的是成片成片的绿,随处可见的牛羊不知归处,既看不到人,也看不到车,更看不到房子。偶尔,会路过个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镇,除了显眼的咖啡店和住宿招牌外,看不出半点人气。而这里,不过距离新西兰最繁华的城市奥克兰3小时车程。想来,如果是距离上海3小时车程,那仍该是个多么人声鼎沸、热闹升腾的地儿啊。在国内的时候,永远活在人群里的时候,我从来不知道,见不到人原来*是一种接近凄凉的感觉,不要说人,即便是车,平均也要十多分钟才能看到迎面开来一辆。就好像被遗忘在失落的寰球,身在一座看不到尽头的空城,再美的风景,也没有了哪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6-12-01
    【图片】【图片】 || 回复:Soojin_Yao这个能理解,但牺牲太多其实对亲子关系也不大好 || 回复:好想吃辣条每个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一点吧
    Apple妈咪原创故事荒芜。美丽却荒芜。从淘波到怀托摩2小时车程,这是我只此感受到的。蔚蓝的天空清澈而高远,云彩像一幅幅抽象画,在这无限宽广的蓝色画卷上勾勒出写意的线条;左边是遍地牛羊,右边是一望无垠的绿色丘陵,每个定格都堪比电影《霍比特村》中的绚丽场景;忽而,路线辗转进入茂密的森林,深邃而静谧,打开车窗,在这夏季的午后,野风带着透心的清凉……一切如仙境般美轮美奂,只是,似乎缺了什么。嗯,这里好像——没有——人。最最重要,最有实感的人,这里居然没有。整整150公里,*没见到一个人。链接小镇的是成片成片的绿,随处可见的牛羊不知归处,既看不到人,也看不到车,更看不到房子。偶尔,会路过个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镇,除了显眼的咖啡店和住宿招牌外,看不出半点人气。而这里,不过距离新西兰最繁华的城市奥克兰3小时车程。想来,如果是距离上海3小时车程,那仍该是个多么人声鼎沸、热闹升腾的地儿啊。在国内的时候,永远活在人群里的时候,我从来不知道,见不到人原来*是一种接近凄凉的感觉,不要说人,即便是车,平均也要十多分钟才能看到迎面开来一辆。就好像被遗忘在失落的寰球,身在一座看不到尽头的空城,再美的风景,也没有了哪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发表了帖子 2016-12-01
    试想一下,你我的中学时代,如果班上突然来了一个,嗯,比方说,不会讲中文,或者中文较差的外国人吧,你们平时会带他一起玩么?奥克兰的雨季延绵不绝,细雨中,车子塞在北岸一所中学附近,正值放学时间。闲来无事,隔着车窗,我望着路边三三两两放学的孩子们:一群10多岁的小孩赤着脚、踩着水塘嬉戏蹦跑,笑语不绝,白色、黄色、黑色皮肤的他们混迹在一起,不分种族你我;巴士站台上,几个白人女生坐在长凳上,一个华人孩子面对她们站着,口若悬河地在说些什么,逗得那些个女孩们笑得前仰后翻;…………一切看起来挺和谐,只是,这些画面里,时不时会出现这样一个略显突兀的小孩:他一个人随在人群后面,带着框架镜、撑着伞,眼神悄悄落在那些嬉笑的孩子们身上。转眼到了站台,他试图向人群靠近,再靠近一点儿,已经近在咫尺了,应该能够注意到自己了……可是,那些应该是他的同学们,似乎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他的存在,继续自顾自说笑,一点都没有招呼他入伙的意思。于是,他只好作罢,悻悻然站到稍远一些的地方,佯装去看时刻表。茫然而无措的孩子,在这里时间久了,我好像很容易分辨出,哪些少年,是中学时代突然被父母送出国的;落寞而孤单的孩子,那一瞬间,我几乎看到了
    8561 17
  • 我等明天 发表了帖子 2016-12-01
    写在前面:用了不到一年时间成为一个刚入行的“小”DA,下面写的经验和体会完全出自我的个人经历。各位前辈如果发现错误,还请不吝指出。全职妈妈做了五年,终于孩子们都足够大了,该上学的上学上CC的上CC,我可以出去做点事情了(就不提什么不跟社会脱节了,挣点钱是主要的)。为什么选择DA(Dental Assistant)?其实孩子们还小的时候我就在琢磨将来能干点什么。我考虑下来的目标是要找一个入行容易、不加班、可兼职、并且可以掌握一门技术的工作。有一次我看牙的体验很不错,就想,去考个牙医有点晚了(嗯,就是这个原因,必须是),咱可以去干坐牙医旁边的那个工作呀。拿根管子在那吸口水,挺简单的(事后证明不止是吸口水这么简单……)而且牙科诊所到下午五六点就撑死了吧。嗯,可以做这个。回家我搜索一番,搞明白了,原来DA有个Certificate III的证可以考,一边学一边就可以入行了。在哪学?多少钱?咨询了一位学过这门课程的朋友,学校我选了墨尔本东区的一家规模不算小的tafe。我当时了解到的提供相关课程的一个是这家tafe,一个是RMIT,我选了离家近的。当然事后我了解到,RMIT要求比较严,学费也贵一些
    1.4w 17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