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小边 回复了帖子 2016-12-27
    你的问题已被记录,将获得优先回答。
    【华人说海外】是海那边移民社区联合海那边官方微信群共同举办的在线分享活动,邀请在海外生活多年的华人嘉宾分享教育、房产、生活、移民经历等一手海外资讯。活动分为语音分享和互动问答两个环节,覆盖数千名用户,是您了解真实海外生活的不二之选。如您有意成为我们的分享嘉宾,请添加微信xiaona-hnb报名。本期嘉宾:嘉宾介绍:张洋洋IT男,2011年持银蕨签证前往新西兰,经过求职、转长期工签、申请PR等步骤,目前定居奥克兰。活动时间:12月29日 周四 15:00分享内容1、简单的个人介绍;2011年8月银蕨签证入境,10月份找到工作开始上班,提交技术移民申请,11月份申请长期工签,2012年4月PR下签。目前定居于奥克兰,从事IT工作。2、移民的前因后果,以及移民过程;起因是曾经在美国出差,然后对国外的生活比较向往,曾经考虑过加拿大和澳洲,机缘巧合下拿到了新西兰的签证,过来找到工作。然后申请了技术移民。有兴趣的话可以介绍下申请技术移民的详细过程。3、找工作的过程,有哪些找工作的渠道?内部推荐求职网站社交媒体4、新西兰老板更看重员工哪些能力?在投递简历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新西兰当地的雇主比较注重申请
    小边 8189 18
  • 小边 回复了帖子 2016-12-27
    你的问题已被记录,将获得优先回答。
    【华人说海外】是海那边移民社区联合海那边官方微信群共同举办的在线分享活动,邀请在海外生活多年的华人嘉宾分享教育、房产、生活、移民经历等一手海外资讯。活动分为语音分享和互动问答两个环节,覆盖数千名用户,是您了解真实海外生活的不二之选。如您有意成为我们的分享嘉宾,请添加微信xiaona-hnb报名。本期嘉宾:嘉宾介绍:张洋洋IT男,2011年持银蕨签证前往新西兰,经过求职、转长期工签、申请PR等步骤,目前定居奥克兰。活动时间:12月29日 周四 15:00分享内容1、简单的个人介绍;2011年8月银蕨签证入境,10月份找到工作开始上班,提交技术移民申请,11月份申请长期工签,2012年4月PR下签。目前定居于奥克兰,从事IT工作。2、移民的前因后果,以及移民过程;起因是曾经在美国出差,然后对国外的生活比较向往,曾经考虑过加拿大和澳洲,机缘巧合下拿到了新西兰的签证,过来找到工作。然后申请了技术移民。有兴趣的话可以介绍下申请技术移民的详细过程。3、找工作的过程,有哪些找工作的渠道?内部推荐求职网站社交媒体4、新西兰老板更看重员工哪些能力?在投递简历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新西兰当地的雇主比较注重申请
    小边 8189 18
  • 小边 回复了帖子 2016-12-27
    故事【图片】
    我早就想把我在澳洲TAFE(相当于技能学校)读书,充满蒙太奇魔幻色彩的时光叠加码成文字,这愿望好久了。现在终于得以空闲,我开始思考,从何时开始讲述呢?让时光倒流!Show相片,本学期收关一堂课——海边Party.在旖旎的银白色海滩公园,我们的Party早早地就喧闹起来。我们这个由LEVEL2和LEVEL3两个班组成的期末Party来自寰球各地,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融进幸福。我们分别来自巴西、乌克兰、巴基斯坦、印度、新加坡、德国、印尼、柬埔寨、菲律宾、越南、泰国和中国。经过澳洲印度洋蓝色海风的浸洗,我们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淳朴。有的同学拿了小板凳和草地席子,老师MARNIE腿不好,早早地坐在小板凳上,和同学们聊着天儿。从小就淘气被老师蔑视过的我,在险恶的江湖中游弋了二十年,早已具备了八面玲珑的本事。向尊师靠拢,于我而言,雕虫小技。我没有顾得上同学们“Goog morning”的热情问候,敷衍着回复Goog morning,径直走向MRNIE,MARNIE正在和同学说着话,她说,“你信不信,RAN会把景色和美食全部照成相片,就是一群飞鸟儿,一树的花开,她也不会放过。
  • 小边 回复了帖子 2016-12-27
    这样的圣诞节【图片】
    圣诞节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一定是白色。每年圣诞假期回加拿大温哥华探亲,总想过上一个白色的圣诞,可惜,年年冬季无雪,令婆失望而归。2016年龍婆已搬到南半球的新西兰,乖乖~正当新西兰艳阳高照时,温哥华下大雪了!好吧,温村的亲们用一张张漂亮的雪片片来‘引诱’婆,‘取笑’婆。“新西兰的圣诞节没雪,那也叫圣诞?!”“夏季圣诞没雪没气氛,新西兰人咋过圣诞呀?!”谁说没雪就没圣诞气氛的?谁说新西兰人的夏季圣诞没趣的?今天,请跟随婆的镜头,进入两个新西兰人的大家庭,亲身体验一下新西兰大家庭的夏日圣诞派对。好吃好玩,无拘无束,老少皆乐。2016.12.24[圣诞装饰]圣诞节是否有气氛,全靠圣诞装饰。走入新西兰人家,每一个角落,都是圣诞气氛。洗手间的毛巾和瓷盆边的摆设都是以圣诞为主题的。圣诞节当然少不了圣诞树。圣诞树下当然少不了圣诞礼物。屋外的花园也披上了圣诞的色彩。孩子们每年对圣诞礼物的期盼,可想而知。[圣诞餐桌布置]一个家庭对圣诞节的重视程度,不仅在圣诞装饰上可体现,在圣诞餐桌布置上也可见高低。不得不提,餐桌上所有摆设都是75岁的老奶奶和老爷爷亲手工制作的。孩子们的刀叉还特别缝制了圣诞老人头像的袋子
    龍婆活著 2567 10
  • 小边 回复了帖子 2016-12-27
    还挺顺利的
    作者本人2011年持银蕨找工作签证(Silver Fern Job Search Visa)来新西兰,经过了求职,转长期工签,申请PR等步骤,目前已经定居新西兰。现在转发以前写过的记录,希望能给有同样需求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本人,男,20快到头了。国内非当先高校软件工程本科学历,毕业后运气好进入某知名公司,专注于商务智能(BI, Business Intelligence)开发(对IT行业不了解的同学可以理解为与数据打交道,做报表分析项目),为其效力三年后,因为一些外部原因离开。进入另外一 家欧洲公司在上海的办事处,做BI项目实施。做满一年后,因拿到银蕨签证,借公司裁员的机会离职,赋闲在家两个月后抵达奥克兰,开始了银蕨求职之路。=======================流水账分割线=======================不保留任何悬念,先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经历:2010年12月底,在无任何新西兰签证的情况下,Datacom网站上申请Business Intelligence Developer的职位,与该公司负责BI开发团队的GM取得联系,对方回复会考虑我的申请,但询问何时能够
    洋大 1.2w 9
  • 小边 回复了帖子 2016-12-27
    【图片】【图片】
    【华人说海外】是海那边移民社区联合海那边官方微信群共同举办的在线分享活动,邀请在海外生活多年的华人嘉宾分享教育、房产、生活、移民经历等一手海外资讯。活动分为语音分享和互动问答两个环节,覆盖数千名用户,是您了解真实海外生活的不二之选。如您有意成为我们的分享嘉宾,请添加微信xiaona-hnb报名。本期嘉宾:嘉宾介绍:张洋洋IT男,2011年持银蕨签证前往新西兰,经过求职、转长期工签、申请PR等步骤,目前定居奥克兰。活动时间:12月29日 周四 15:00分享内容1、简单的个人介绍;2011年8月银蕨签证入境,10月份找到工作开始上班,提交技术移民申请,11月份申请长期工签,2012年4月PR下签。目前定居于奥克兰,从事IT工作。2、移民的前因后果,以及移民过程;起因是曾经在美国出差,然后对国外的生活比较向往,曾经考虑过加拿大和澳洲,机缘巧合下拿到了新西兰的签证,过来找到工作。然后申请了技术移民。有兴趣的话可以介绍下申请技术移民的详细过程。3、找工作的过程,有哪些找工作的渠道?内部推荐求职网站社交媒体4、新西兰老板更看重员工哪些能力?在投递简历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新西兰当地的雇主比较注重申请
    小边 8189 18
  • 小边 回复了帖子 2016-12-27
    【图片】【图片】
    “老师,中秋节吃饺子吗?”“老师,可以说‘买东西’,那可以说‘买南北’吗?”因为工作的缘故,我总是需要回答一些国人看来不过是常识的问题,而知道我工作日常的朋友也常常感叹,我们渐渐忽略的传统,如今他们正如饥如渴地了解;我们曾经趋之若附地学英语,如今换他们一板一眼地说普通话。我是一名身在新西兰的汉语老师。很喜欢关于“巴别塔”的故事。人类联合起来,希望能兴建一座通往天堂的高塔,一睹天堂的模样。上帝恐慌,不希望这座塔建成,于是让人们说不同的语言,让大家无法交流。因为语言无法沟通,工程不久就被迫放弃。而人类因为语言不通,分化成了不同民族,又由于沟通不畅,经常发生战乱,从此,人类不再团结。每每读到这个故事,都会不由感叹我们生正逢时。网络的发达,交通的便利,学习一门外语已是易事,更别说重视教育的家长们下大血本让孩子独自远赴重洋。可是,每每看着班里那些远离亲人父母的小留学生孤孤单单的身影,我都会在想,这,总归值不值得?有那么一节中文课让我记忆犹新。那天教学生们如何用中文做自我介绍,学习过后分组对话练习。这时,我突然想起班里有位六岁就来新西兰的中国孩子,想着这孩子母语是汉语,应该能给当地的白
  • 小边 回复了帖子 2016-12-27
    小文森有一双迷人的眼睛【图片】
    #文森八岁十一个月##2016文森家圣诞节#圣诞集市(20161213/14/15)。一年一度圣诞节,圣诞集市少不了: 跟圣诞爸爸合个影,充气大滑梯好欢乐热乎乎香喷喷新鲜出炉的churos(油条)味道好不好? 文森背后的圣诞爸爸都知道,那么大的一团白色的是。。。棉花糖!今年的烟花表演,别出心裁~圣诞快乐
  • 小边 回复了帖子 2016-12-27
    天气好风光好
    秋高气爽,跟去年一样,文森一家又跟文森教母两口子约着一起骑车。不同的地方,一是这次教母家的小姐姐也参加;二来就是,骑车"骑"到了意大利。又是丹尼尔叔叔的好主意:意大利小城Sanremo(圣雷莫),沿海有一条由旧时的铁路改造的专门供行人和自行车使用的散步大道;沿途景色如画,而且不会受任何机动车辆的干扰;他们夫妇俩去过一次之后大为惊艳,这样的好事,当然要首要时间告诉文森,文森知道了之后,当然要身体力行啦。然后约了改、改了再约,终于在十月份的首要个星期天(20161002),我们的意大利骑车计划,实现了。从我们家到圣雷莫不太远,开车走高速大概就一个小时多一点。当天早上九点半出发,途中接上丹家小姐姐。阳光明媚,天气真好。 虽说都在地中海的边上,可意大利跟法国南部的风情,还是看得出来不一样的地方。上几张在车里拍到的照片,临海傍山的小城圣雷莫,虽然是旅游城市,宁静美好依然。 进城容易停车难,天气晴朗的星期天,旅游城市里游客自然如织,文森爸开着车满城转了好几圈才找到了个停车的位置。下车的首要个工作,当然是要把"大卸八块"的几辆自行车装好。 来回总骑行路程为二十
  • 小边 发表了帖子 2016-12-27
    【华人说海外】是海那边移民社区联合海那边官方微信群共同举办的在线分享活动,邀请在海外生活多年的华人嘉宾分享教育、房产、生活、移民经历等一手海外资讯。活动分为语音分享和互动问答两个环节,覆盖数千名用户,是您了解真实海外生活的不二之选。如您有意成为我们的分享嘉宾,请添加微信xiaona-hnb报名。本期嘉宾:嘉宾介绍:张洋洋IT男,2011年持银蕨签证前往新西兰,经过求职、转长期工签、申请PR等步骤,目前定居奥克兰。活动时间:12月29日 周四 15:00分享内容1、简单的个人介绍;2011年8月银蕨签证入境,10月份找到工作开始上班,提交技术移民申请,11月份申请长期工签,2012年4月PR下签。目前定居于奥克兰,从事IT工作。2、移民的前因后果,以及移民过程;起因是曾经在美国出差,然后对国外的生活比较向往,曾经考虑过加拿大和澳洲,机缘巧合下拿到了新西兰的签证,过来找到工作。然后申请了技术移民。有兴趣的话可以介绍下申请技术移民的详细过程。3、找工作的过程,有哪些找工作的渠道?内部推荐求职网站社交媒体4、新西兰老板更看重员工哪些能力?在投递简历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新西兰当地的雇主比较注重申请
    8189 18
  • 小边 回复了帖子 2016-12-27
    【图片】【图片】楼主文笔幽默
    去过日本的人都知道,那里是一个电子化的寰球,无论走的哪里,去干什么都要和电脑打交道:电脑问话,人类触摸按钮选择回答。于是,按钮成了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打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在你用手指触摸或按压电扭的时候,可要千万小心哦!我就曾经因为按错了按钮,而闹出了特大的笑话!刚去东京的那年,我曾在24小时店,seveneleven打过工。上班的首要日之内晚上,那位和我一起做夜班的日本中学生对我大致介绍了一下柜台底下的两个按钮:红色的按钮用来报警:当有坏人打劫店铺时按一下,警报就会响起,警察们会在2分钟内赶到;白色的按钮用来和冷藏库里的店员交流,比如说,在两个人当班的时候,有时店里不太忙,一位店员会去冷藏库里登记入库饮料,如果店里突然来了许多的顾客,守着柜台的那名员工需要按那个白色的按钮,把在冷库里的另一位员工叫回来。麻烦的是,这两个按钮离的非常近,一不小心……那是我开始这份工作的首要个晚上,店里比较安静。那位日本中学生向我匆匆介绍了一下店里的业务和这两个按钮的功能以后,就去了冷库里去查看饮料,临走的时候对我说:有事找我,就请按那个白色的按钮。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店里一下子涌进来一大群买夜
    Sujia 1951 7
  • 小边 回复了帖子 2016-12-27
    【图片】 || 回复:Hmily应该不是吃,而是怀念一起吃饭的那种感觉,那种亲切的味道
    人在异乡,有时会突然想起家乡,想起家里的人。思乡,是一种情愁,除了回家无法化解。可回家岂是那么容易,即使没有远在千里万里,也会被工作、家庭等诸多原因牵绊而无法成行。当思乡的愁绪袭来,那种感情复杂而多样,很难简单的说出缘由,我经常问自己,到底想念家乡什么。除了看不到的亲人,想得最多的就是家乡的美食了,尤其是夜深人静,胃里空空时。思乡的感觉因味觉的需求而变得最为强烈,且不易消除,除非吃到才能罢休。新年时,在YouTube上看《舌尖上的中国新年》,当时正值午夜,看得我饥饿难奈,看得着,吃不着,心像被猫挠了一样难过。要说在国外生活,最难受的莫过于总是不能饱的口福了。看了视频下面的评论,发现好多海外党也和我一样,看到美食就勾起了乡愁。这里也有各色中式餐厅,粤菜居多,大多菜式为了迎合洋人的口味而经过了改良,总是没有国内的味道。我想,我们要品的不仅仅是食物,还有食物所承载的其他东西,没有那些附加品,食物就没有了灵魂。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只有人在他乡,嘴馋难奈时,才能体会。有一次,与一位东北朋友聚餐,她说去一家新开的东北小店吧,你一定喜欢。落座之后,仔细看菜单,我喜出望外,我看到了久违的尖椒干
    太平洋玫瑰 2822 11
  • Whiteeee 回复了帖子 2016-12-26
    【图片】
    每个节假日期间要奔赴各个城市!
    MiA_4569 1596 3
  • Whiteeee 回答了问题 2016-12-23
    0
  • Whiteeee 回答了问题 2016-12-23
    0
  • Whiteeee 回答了问题 2016-12-23
    0
  • Whiteeee 回答了问题 2016-12-23
    0
  • Whiteeee 回答了问题 2016-12-23
    0
  • Whiteeee 回答了问题 2016-12-23
    0
  • Whiteeee 回答了问题 2016-12-23
    0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