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2-04
    在美国乡下也有晾晒衣服的,烘干机很好用!
    作为中国人,恐怕很难理解这种行为,洗完衣服拿去晒干,能有紫外线杀菌,又不会使得衣服带有潮气和霉味。每隔一段时间,把室内的被子棉絮拿出去晾晒,也可以去霉杀虫。尤其是刚上大学的中国学生,首要次背井离乡住宿舍,没有父母照顾,临行前大概每位家长都会告诫孩子,一定要时常晒被子,注意个人卫生。在中国,不勤晒被子、不晒衣服,毫无疑问都是生活邋遢、不修边幅的表现。但是,在欧美国家,为什么没有晒衣服和被子的习惯呢?据外面报道,欧美人不晒衣服被子,大致有两大方面的原因:首要是外部环境驱使下的无奈之举,第二则是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而有意为之。从客观上说,欧美许多国家本身就有禁止在室外牵线晾衣服的法令。有明令禁止的事情,当然一般人不会去以身试法。从主观原因来讲,欧美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能源条件都比较好。很早时期,天然气、电能就已经普及到家家户户,有能源供应就意味着各类家用电器的使用率会较高。(图片来源网络)在几十年前,欧美就已经普及了使用天然气的烘干机。将洗好的衣物放在烘干机里烘干,然后叠好放起来,十分便捷迅速。而且电能也是普通市民都有能力消费的能源。其次,欧美人非常注重社区的整体外观与整洁。这与他们的居住方式
  • 三涵妈妈 发表了帖子 2017-12-02
    美国买房,都要考虑学区,因为好学区的房子保值,容易买卖,当然孩子的教育总是放在首要位的。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怎样选择学区房呢?最简单的就是和有孩子的同事交流,还有很多人都到Zillow上去看房子,然后看学校的分数。我们经常在Zillow上看到有1-10分这样的数字。Zillow上的这个学校评估来自于greatschool.com。同时人们还经常看到Niche,以及Schooldigger的网站给予学校的排名。怎样解读这样的信息呢,经常碰到一些人,揪着名次和分数不放,其实大可不必,在好学区的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学区是理想的选择。这里的适合是从经济预算上,上班的路程,以及周围环境来考虑!下面看一下三个网站的评分标准。三个网站都声称根据严格的数据分析,家长和学校的反馈来评估学校。以我所在的大普林斯顿地区的学校来介绍一下。西温莎平原北高中(West Windsor-Plainsboro North Highschool), 普林斯顿高中(Priceton High School),蒙哥马利高中( Montgomery High School )山坡镇高中( Hillsborough Hig
    3836 7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2-02
    是的,我们这个功夫是让美国人刮目相看。主要是小时候上厕所练的。
    一、亚洲蹲的兴起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很多欧美人突然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东亚人这项神奇的技能:旅行的时候,看到当地人三三两两地蹲在地上……排队的时候,看到一个亚裔的孕妇也蹲在地上……看篮球比赛的时候,发现中国国家男篮的队员们也蹲在地上休息……他们纷纷到网上描述了所受到的震撼,还表示自己也曾经尝试模仿同样的姿势,结果没几秒钟就摔倒在地上。于是,英语里就产生了一个专门的名词,“亚洲蹲” (Asian Squat)。但是,话说蹲,谁不会呀? 可是你知道吗,蹲也分好几种。不知道你仔细研究了没有?通常,西方人是这样蹲的:而亚洲人是这样蹲的:看明白了吗?这是两者较大的区别:二、正确的亚洲蹲美国网站Buzzfeed的一篇文章还给广大欧美的网民进行了科普。所谓亚洲蹲,人家是这样解释的——张开两腿双脚后脚跟完全着地的蹲姿,脚跟翘起的姿势不算。这种蹲姿较为舒适,整个身体的重量不是集中在脚尖和膝盖,而是集中在后脚跟,给了身体更多支撑力。这个对于亚洲人像呼吸一样简单的动作(脂肪较多的同学做这个动作还是有点难度的),欧美人居然无法Get!网站作者采访了N多欧美人,他们表示这个动作太痛苦了,坚持不了几秒钟。然
    Evaz 3148 4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2-02
    可以说不,但是最好别说!
    起初移民时,以为我们是来自一个人情最为复杂的国家,每个月的人情费开销当然是少不了,到了国外,人情费一定会减少不少,人际关系也会简单的多。可是在国外混了几年才发现,其实老外的人情费一点也不少,人际关系一点都不简单,而且也许在老外眼里,我们中国人可能是最为缺乏人际能力的人群。如果你是在一间小公司工作,人际关系会相对简单得多,你恐怕也不用去费心考虑什么人情费。然而如果你是工作在一个大公司里,在拥有百十号人的大部门里,恐怕你就会和我一样的无奈。其实大部门里工作有个好处,就是人际关系的处理要简单些,你不用去太刻意搞好每个人的关系,这样太累了,大家见面打打招呼就可以了。有工作就说工作,对领导也可以不卑不亢,你即使讨好领导,恐怕很好的效果只不过是让人家见你有点笑模样,百十来人,领导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照顾到,多半会在大体上"一视同仁"。不过这人情费可是要不少花的,如果你不花,人家可能真就把你当成一个没有人情味儿的家伙了。在国内,我们的人情费主要是结婚、葬礼、生孩子、孩子满月、退休什么的。。。而在这里,虽然费用的额度不高,可是花样名目要远远比这些要多,像结婚生孩子多半是大家凑份子买礼物,而葬礼也多半是捐一
    爱丽丝 1.1w 4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2-02
    只要活着都要奋斗!
    莫泊桑在其作品《一生》中这样写道: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我们总以为自己是寰球上最有家庭观念、最讲究亲情的种族之一,并且深深地为之自豪,但在老外的眼中,却未必如此。我澳洲的朋友谈起了中国人和澳洲人对家庭的重视。没想到,那几位澳洲朋友说:“你别生气,其实,我们觉得你们中国人并不爱家,并不像你们自己说的这么注重家庭。你们更爱金钱!”我愕然,于是,我记下了这些真诚的对话:“无论在澳洲还是在中国当地,你们中国人的确很勤奋,中国人在海外也能比当地人积蓄更多的钱财,但我不认为这是你们中国人有经商的天赋,而是你们比我们更节俭,更能省,是通过降低生活标准来完成的金钱积累。你们平时很少上酒吧,周末也很少度假,甚至周末或假期都不休息。衣服都是从中国买了带过去,因为上海这边更便宜,我甚至看到有上海学生带了很多碗过去。你们会没日没夜的工作,把孩子都交给老人照管,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外,你们忙得很少和孩子一起玩。圣诞节你们甚至都不休息。
    无人问津 4501 5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2-01
    奢侈
    任何一个身处威尼斯的人都会为它独特的美而折服,这是寰球上只此一个没有汽车的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不可复制。然而,在海的那边,沙漠的那头,有一个土豪之城——迪拜从不认输!克莱因定斯特集团(Kleindienst Group)在上个月的“迪拜城市景观展”上就宣布,将在迪拜复制水上威尼斯。如果说起迪拜的土豪,它总在用实力证明着,没有什么是“有钱”办不到的。这次又双叒叕来搞事情了,斥资25 亿迪拉姆(约45亿人民币)复制水上威尼斯。whaaaaaaat?我没听错吧?那个拥有着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宛若默默含情的少女,无处不倾泻着温柔的水城威尼斯?Yes!你没听错。建成之后,就可以在“一半沙漠,一半海洋”的迪拜,乘坐着贡多拉,感受浪漫的意大利风情。你想看的圣马可广场、蜿蜒的“运河”、载人小船 “贡多拉”、威尼斯嘉年华、威尼斯双年展、救世主节等等,都被开发商一一复制,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土豪做不到的。它将成为全球首要个五星级漂浮酒店,它其实是一个豪华游艇设施,是一个包括酒店、餐饮、娱乐设施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度假胜地。只有乘坐海上飞机、游船、直升机才能抵达这里,从交通工具上
    小白猪猪 1838 3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2-01
    我去过那里,还真是这样!
    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小镇—惠蒂尔市火了!只因为在那里,住着全寰球最“宅”的一群人。全镇300人口都住在一幢大楼,里面还有市政府、学校、邮局、派出所、教堂......一应俱全的生活设施,还有什么出门的理由?喏!这栋楼就是一个镇!小镇的数百名居民每天吃饭、工作、睡觉、看病都在这栋楼里,表现居民生活的长微博迅速在社交网络蹿红,中国的无数宅男宅女看后,羡慕到给跪了:“我们十几天不下楼的跟人家一比,弱爆了!真是我们死宅的理想生活啊有木有?”到底,不用再背负洗头和思考穿什么的烦恼,吃饭睡觉上学工作娱乐,都能在上下14层楼里解决。208的便利店5层的幼儿园约会串门不用开车,只要按个电梯就能飞快地去见想见的人。8层的天主教会二战时期,这栋14层的大楼曾是美军修建的后勤基地,可是用了没多久就荒废了,只剩下这栋楼和旁边的一个酒吧保留了下来,慢慢就发展成了一个小镇。别看只有这么一栋楼,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就在这栋大楼里有邮局、超市、音像店、学校、市政府、警察局、诊所、教堂、洗衣店,最上面两层还是一个酒店。难道小镇里就没有别的地方可住吗?因为冬季的恶劣气候,出门可能真的会死人.....每年的平均
    郭小宝 1906 4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2-01
    唐人街是在变。
    到底,哪里都买不到唐人街上那么好的新鲜鱼、肉和蔬菜而要想吃到正宗的火锅和饺子则非去这里不可几位年轻的母亲正在唐人街上的一处公共游乐场所与孩子共度下午时光,作为新一代在纽约出生长大的华人,这些孩子又将面临着怎样的文化认同,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1852年,美国的历史学家在调查报告中惊奇地记录了一则见闻:每逢春秋两季,生活在纽约的华人们竞相抬着烤好的猪羊,列队前往公墓祭拜祖先,他们先是要放一长串鞭炮,然后焚烧一些奇怪的纸片,完成一系列神秘而复杂的礼仪后,祭祀完毕,人们依旧抬着猪羊,列队返回唐人街,然后开怀畅饮,分享祭祀过祖先的供品。在纽约唐人街,你能买到新近鲜的鱼、肉和蔬菜,也能吃到最正宗的中国菜,图中,菜市场的孩子在菜摊旁熟睡。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纽约唐人街依然保留着许多让本土中国人都感到“惊奇”的习俗。“我的妻子告诉我,无论是在她的家乡浙江,还是在上海,她都从未见过类似的节日习俗,那时我才意识到,透过纽约唐人街,不仅能看到纽约城的过去,或许也能看到中国的过去。”街头摄影师Dimitri Mellos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春节已经成为纽约州法定节假日,这一日之内的节日氛围最为浓郁。在
    Chandler 3338 4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2-01
    婆媳关系就是婆媳关系,没什么母女关系,但是最酷的应该成朋友,那得要求婆婆有水平!
    心 里 有 束 光 · 眼 里 有 片 海01阿岚最近跟婆婆闹了矛盾。孩子把床单尿湿了,阿岚急着出差,就把它卷成一团,塞到了脏衣桶里。顺便嘱咐婆婆道:“妈,我出差去了,帮我把床单洗一下。”等她出差两天回来,却发现床单还在脏衣桶里,孩子的尿渍晕了大大一块,还散发出一股尿臭味。阿岚当下就有点生气了:“妈,你怎么还不帮我洗啊,这都臭了?”婆婆当时在给孩子喂饭,孩子不肯吃,用力把碗一推,饭和菜洒了一地。老人也正在火头上,就硬邦邦地回了句:“我哪里有空啊,再说,我又不是家里的保姆。”就这样,婆媳俩赌起气来,晚饭也不吃了,谁也不理谁。阿岚跟我吐槽:“我哪敢把她当保姆,自打她过来带孩子的首要日之内起,我就告诉自己,要把她当亲妈一样,吃的喝的用的,哪一样不是很好的。”我听得乐了,告诉她:“你的问题,就在于你太把她当亲妈了。”阿岚不解。我解释道:“如果不把她当亲妈,你还敢使唤她洗床单吗?”婆婆不是妈,你明白这一点,对生活中的很多矛盾就都释然了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2-01
    都很好看
    一个中国人,设计了个大白屋子做幼儿园,还获奖了?今年,一个日本的幼儿园获奖了!由设计工作室MAD设计的幼儿园“四叶草之家”斩获Fast Company“空间”类别年度创新大奖。值得关注的是,获奖设计师马岩松是中国人,并且他还有个特殊的身份——他是已经过世的寰球盛名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的门下弟子,日站君作为国人有点小骄傲!这个获奖幼儿园较大的亮点是——改造,幼儿园设计保留了原房屋的主体木结构并在外部加建白色的“帐篷外壳”。设计师马岩松表示:“我觉得为幼儿园创造家庭氛围很重要,所以我们决定不直接建造全新的建筑,而是保留原有建筑的木结构,让它成为新空间记忆和灵魂的一部分。从照片上看建筑只有两种主要颜色:白色、原木色。在某些情况下,白意味着“空”。白作为“无颜色”,能够促使人想象力获得自由。抱着我们自己对幼儿园的认知,我搜索了一下“中国 幼儿园 环境”。发现我们中国的幼儿园普遍都是五彩斑斓的装饰风格。五彩缤纷色彩斑斓再转搜一下日本幼儿园,发现大部分使用了原木色,却鲜少有鲜艳的纯色大面积铺开在建筑上。室内室外以白色和原木色居多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幼
    辣椒咖啡 5385 4
  • 小边 回复了帖子 2017-12-01
    我也喜欢吃哈哈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2-01
    她到处玩
    最近在印度旅游。闲聊下他们那五花八门的交通。印度人爱吊火车知道吧?汽车也吊!车开得慢时嗖地一声就跳上去了。只要有手抓的地方,他们就敢吊。巴士几乎不关门,方便上下。高峰期不管什么车都塞得很满。有见过摩托车上塞四五个人的,和抱着羊骑摩托的。简直大开眼界。印度人不爱遵守交通法规。不绑安全带,不在线内开,经常闯红灯和逆向行驶。他们是在车右边开车,左侧道路行驶。有时开到一半会蹿出一头牛,吓死了,但司机都习以为常。高峰期新德里很多地方水泄不通,曾试过一个没有红绿灯的路口堵半小时。超车时,司机是希望你按喇叭的,起到提醒作用。至于交通工具,没有你看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除了正常的卡车汽车巴士拖拉机,人力车,电动三轮车,还有马车牛车骆驼车,和骑大象的。都在路上,场面和其壮观!(不知为何照片上载不了了。以后有机会再放)
    FannyJ 2003 7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2-01
    退休就是换一种活法。
    中国人退休养孙?日本人退休离婚?前段时间,我在国内碰见一位好久不见的朋友。他告诉我说,他已经把公司全权交给了儿子打理,自己从一线的岗位上正式退了下来,过上了退休的生活。我问他新生活的感受如何?他苦笑着说,原本以为会很享受退休生活,但后来发现并不是这样子的。一开始,他和太太去英国看望了女儿,也花了几个月去一些国家旅游,但当真正过上了不工作的日子,就感觉非常无聊,人也有些烦躁起来了。他的这番话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在日本的时候,有个当地的朋友告诉我说,日本有个独特的“退休离婚”现象,即退休后男女离婚的比例会很高。他说原因主要在于退休前后差异较大,日本男人在退休前整天忙于工作和应酬,退休之后的清闲让人一下子难以适应,失落感很大;而妻子早已习惯了丈夫的早出晚归,退休后开始全天候的朝夕相对,反而容易产生矛盾,这就造成了日本人在退休之后的离婚率增高。从这点上来看,中国和日本颇有相似之处。近几年来,中国不少企业家都到了所谓的“退休年龄”,纷纷考虑将自己的事业交给下一代,慢慢从一线撤退。他们中的很多人在退休前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无暇顾及家庭和照顾自己,更别说培养个人爱好。一旦退休了,突然一下子空出了大把时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2-01
    都说到点上了
    购买海外房产总需要再三考虑和衡量,但有些时候,国内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对进一步刺激中产们脆弱的神经。在这篇买房记里,作者真实地记录了在美国买房的经历,其中有坎坷,有亮点,也有诚恳的经验之谈。希望这些文章对将要去美国买房的客户有所启发和帮助!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往往是起首知先觉的一群人。1我经营十七年的企业怎么了?最近几年,大部分从中国去美国买房子的人,都有为孩子去美国留学的打算,我没有孩子(可能以后也很难生孩子),那为什么从2012年5月开始,2个月内在美国洛杉矶买了3套房子呢?这要从2012年的春节说起......我是在中国从事零售消费行业的,在很多大型购物中心有分店,很多年来,春节都是我们最忙最欢乐的节日,春节期间的营业额一般是平常的2倍,最近10年,每年春节我的固定节目就是除夕陪父母,初一到初三给附近几个城市还在坚持上班的一线管理人员发红包。然后就带着美女飞到温暖的海岛度假酒店看着全国各地的飞涨业绩报告,听着海浪和每天各个店营业额存款信息的叮咚声,渡过美好而踏实的收获之节日。2012年起不一样了!!年初一开始的业绩就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广东省的分店下降更严重,
    密糖糖 2074 4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2-01
    为什么到迪拜留学?学阿拉伯语?
    一说起迪拜,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寰球首要高楼哈利法塔,七星级帆船酒店,没错,这确实是寰球各地富豪消费的天堂。2015年12月14日,中阿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此次会晤和访华硕果累累,不仅在经济贸易商加深合作,更在高等教育方面推动中阿双方的合作。教育作为两个国家的文化交流纽带,加强深化“一带一路”战略在教育文化方面的发展和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选择去迪拜留学?1 、全优的英语语言环境迪拜汇集全球200多个国家的人口,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大熔炉,开放,包容的思想理念成就了迪拜现今的全优英语语言环境。寰球非英语国家数据报道,阿联酋迪拜是全球非英语国家使用英文最多的一个国家,英语是阿联酋的商用语言,也是外来人口沟通的只此途径。再也不是“海外中国班”“三年广东话”的现象。真正能锻炼学生的英文(因为这是在迪拜生活的基本技能)。真实的数据也可以说明事实,迪拜的176所国际学校,几乎教学语言都是英文。2、留学迪拜 直转英美澳全球只此的教育高等教育自贸区在迪拜成立已经十余载,迪拜也俨然成为全球海外分校的热门城市。迪拜国际学术城和迪拜知识园两大自贸区吸引吸引来自全球的高校
    Mr海 2814 2
  • 小边 回复了帖子 2017-11-29
    实话实说
    【华人说海外】是海那边制作的一档在线分享栏目,海那边将定期邀请在海外生活多年的华人嘉宾,为大家分享教育、房产、生活、移民经历等真实的海外资讯。活动分为语音分享和互动问答两个环节,覆盖数千名用户,希望通过该栏目,助你了解真实、精彩的海外生活。如您有意成为我们的分享嘉宾,分享真实的海外生活,请添加小那微信号:xiaona-hnb,参与分享将获得200元答谢红包哦。温馨提示:如有疑问可在帖子下方留言,嘉宾将会优先解答帖子中的问题~本期嘉宾Cathy移民加拿大十七年, 先后任职于多伦多市政厅、 联合国驻多环保机构以及全国性非营利机构。 熟悉加国职场文化, 关注移民留学动态。公众号【枫林鸟在加拿大】作者分享内容1. 加拿大职场有哪些机构类别? 2. 各类机构的求职就业状况如何?3. 加拿大“社会主义”特色的非盈利机构;4. 教育培训和职场发展的关系。分享时间北京时间:12月1日(周五)11:00如何收听添加微信号:Canada-hnb或扫码加入移民交流群,免费听取本次分享
    小边 3430 8
  • 水晶加冰 回复了帖子 2017-11-29
    你发帖的时候是左手打字还是右手打字啊?
    1美国首都的“低端人口”------如果你去美国首都华盛顿旅游,导游也许会告诉你,不要一个人去市中心一河之隔的“黑人区”。由于政治正确,导游的话也就到此为止了,大家心里都明白,那里就是华盛顿“低端人口”聚集的贫民窟。这里集脏乱差一体,枪支、毒品、色情充斥着大小街区,和漂亮整洁的市中心恍如两个寰球。盛名黑人单口喜剧演员chris rock有个段子:“如果你有朋友打电话问你,我在马丁路德金大道上迷路了,怎么办?你应该毫不犹豫地回答:快跑!!”这里说的马丁路德金大道,在美国很多城市的黑人聚集区都会有,作为黑人平权运动的首领,黑人兄弟们用这种方式永远怀念着他。但长久以来,马丁路德金大道除了是平权运动的纪念之外,还成为了一个很不好的代名词,那就是聚集在这条街区的人,基本都属于美国的贫民,有的地方叫做“低端人口”。看下面这张表就很清楚,越是离马丁路德金大道近的人口,贫穷的比例就越高。贫民窟带来的就是混乱的治安和肮脏的市容,但这就是一些黑人兄弟的生活方式,美国政府也拿他们没有办法,强拆不得,驱赶不得,只能多给他们宣传一下美国梦的核心价值观,希望他们去找份正经工作,不要走上犯罪的道路。但这谈何容易?这
    莫大爷 3.5w 2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1-29
    父母不独立也是子女惯的
    今年有一则新闻,“卖房送女留学却嫁老外父母崩溃大哭女儿就这样抛弃了我们俩老”:工人张勇今年61岁,妻子朱静今年60岁。夫妇为了满足女儿心愿送她出国留学,卖掉了家里的大房子换成一套小房子,为女儿凑学费送她出了国。结果几年书读下来,女儿留在了美国工作,还在没有与父母商议的情况下,直接打算嫁给外国男友,定居国外。老两口得知消息后,一时难以接受,后来苦劝无果,父亲与女儿关系变得很僵,收关甚至到了“断绝父女关系”的地步。同样是一则留学的新闻,两则一起看,才是中国式父母的真相:最无私,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可以付出一切,哪怕半夜三更拍视频教学西红柿炒蛋,哪怕砸锅卖铁也要满足孩子国外留学。但也最自私,既然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那你就一定得按照我的方式来生活,不嫁给老外,不能在国外就业,一定得回到父母身边等等,稍微不按照要求来就是不孝。中国的父母爱孩子容易“用力过猛”,认为只要自己倾其所有给儿女很好的,就是在爱孩子,然后把亲子关系凌驾于所有关系之上。很多夫妻都意识不到这个问题:任何时候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自己的成长才能决定自己的晚年幸福生活,而不
    路子 6664 5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1-28
    谢谢认同
    上次说了感恩,我觉得感恩之心必须有施恩做前提。你不曾付出,不会知道人家帮你是需要克服困难的。那么对于施恩一方来说,也有一个心态的问题。最常见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期待。我们的口头语是不图孩子回报,实际上这是自欺欺人。人活在这个世上,就是在找一个心里的平衡!你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事出有因,当然你也需要一个结果。我们所说的不图回报是指不希望得到一对一的等价物质回报,但是你内心必须得到平衡。我和我姑姥姥长大,她的口头语总是:我拉扯你多么的不容易。她不但对我讲,而且更多的是对我父母讲。搞得我父母总觉得欠她的,所以在那个食品匮乏的年代,我们一老一小,占尽了我家的资源。我父母还有我两个弟弟只能把细粮让给我们。还有我自己就要下意识的在讨好她,做她喜欢我做的事情,在外面是确实不能给她丢面子的。我接触的很多人都爱对孩子诉说自己的不容易,给孩子心理增加负担,表面上看似孩子们不介意,实际上这样的洗脑还是很管用的。我从小就知道,居高临下的告诉人家我帮了你,是一件非常没有面子的事情。可是身边的人总是有这样的一群人,再提醒别人我帮了你!我觉得这些人的内心没有平衡,希望得到一些物质上的回报。说到养孩子的回报,每个父母都有不
    三涵妈妈 2538 9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1-28
    是的,人们没有意识罢了。
    上次说了感恩,我觉得感恩之心必须有施恩做前提。你不曾付出,不会知道人家帮你是需要克服困难的。那么对于施恩一方来说,也有一个心态的问题。最常见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期待。我们的口头语是不图孩子回报,实际上这是自欺欺人。人活在这个世上,就是在找一个心里的平衡!你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事出有因,当然你也需要一个结果。我们所说的不图回报是指不希望得到一对一的等价物质回报,但是你内心必须得到平衡。我和我姑姥姥长大,她的口头语总是:我拉扯你多么的不容易。她不但对我讲,而且更多的是对我父母讲。搞得我父母总觉得欠她的,所以在那个食品匮乏的年代,我们一老一小,占尽了我家的资源。我父母还有我两个弟弟只能把细粮让给我们。还有我自己就要下意识的在讨好她,做她喜欢我做的事情,在外面是确实不能给她丢面子的。我接触的很多人都爱对孩子诉说自己的不容易,给孩子心理增加负担,表面上看似孩子们不介意,实际上这样的洗脑还是很管用的。我从小就知道,居高临下的告诉人家我帮了你,是一件非常没有面子的事情。可是身边的人总是有这样的一群人,再提醒别人我帮了你!我觉得这些人的内心没有平衡,希望得到一些物质上的回报。说到养孩子的回报,每个父母都有不
    三涵妈妈 2538 9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