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snowman 回复了帖子 2015-07-24
    搬个家,仅此而已(一)  也许是农耕文明的深厚传统,亦或者是近代百年来时续时断的自我封闭,我们一直都把迁徙当做一件巨大的事情来思考,好像是赴汤蹈火,好像是破釜沉舟。如果回头呢,又时时感觉最好能够衣锦,再还乡。  其实,来去自由,人生便是自在。说实在话,移民就是搬个家,仅此而已。  之前的一个老板,英国人,想必在英国待了很多年,然后去美国工作,又在美国待过一些地方,然后又来了澳洲。。。我估计他未必是打算在澳洲过一辈子的。圣诞节派对,在Quiz环节,不知道谁准备的题目,其中一个便是猜他在多少个城市生活过,结果是13个。  小时候父母经常说,要吸取前人经验少走弯路。我不知道这种半辈子搬了无数次家的人,算不算走了弯路?不要说他算成功人士,我觉得他不见得有北上广土著拆出几套房子的那些人有钱。  我们经常围绕着同一个模板,讨论不同的话题: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哦,我的神啊,这问题太难了!就当移民是搬了个家好么?  我不想天天思虑着,到什么年纪应该有什么职位才算不失败;  我不想天天思虑着,拥有多少资产才不算被人瞧不起;  我不想天天思虑着,每向前迈一步都要论证它的投资收益比。。。  很累很累,好么?  可是我又不能不这样做,因为我并非生活在真空里。如果家里人生病,我会埋怨自己没有关系,联系好医生;如果我有小孩上学,我也会埋怨自己没钱买到好的学区房;如果我参加各种同学聚会,也会感觉这些年职场上并未有大的发展,而由此失落。。。  有些人的父母炫耀给子女买了房子,有些人的父母炫耀子女给他们买了房子。。房子已经变成了给人们分配三六九等的重要指标之一。你有几套房?有贷款吗?..压力太大了,再多赚点钱我就想提前退休了。。。到时候卖套房,送儿子留学。。。  压力无处不在,有时候听到别人的压力和苦闷后,好像自己反而放松了。这似乎就是人们说的幸福来源于比较?  我并不是说别人不对,其实自己也是如此的心态。记得小时候,每次考完试都要列个排名,那个压力真心是大啊。但是如果我妈同事的孩子比我考得差,即便没进前三名,那也是由衷令人愉悦的。哈哈,这个就是逻辑,我苦苦挣扎了很多年都挑不出来的逻辑。  嗯嗯,扯偏了。说说移民吧,不就搬个家搬远了点吗?有什么对啊错啊,利弊啊?我想一切选择都是正面负面相互依存的,永远没有对的那个选项。尤其是,没有所有人都觉得是对的那个选项。
    《本帖被审核加入澳洲微锦囊》澳洲微锦囊,全面了解澳洲生活,点击进入如果你热爱自然,这里是天堂。如果你向往成功,这里是地狱。。。
    snowman 2.8w 32
  • snowman 回复了帖子 2015-07-24
    语言和办公室政治(三)  有人的地方便是江湖,人在江湖就不由自己的会卷入各种办公室政治。很多人也许会认为玩权术中国人是祖宗,这一点不错,但澳洲人的江湖也不是稀饭。只要有利益,就会有斗争。  但是由于文化和教育的差异,澳洲人和中国人的江湖却是不同的。  楼主在国内职场混迹十几年,但从未进入过体制内,那里水深水浅不好评价。但曾经一度进入过某国资背景的合资企业,虽然小喽喽是没机会遭遇大风大浪的,但看了多年的“猪跑”,也算略知一二吧。  老外的政治有何不同呢?第一,少有裙带关系,第二,比中国人说话直接。  第一点就不解释了,但是虽然没有裙带,各种Networking,Social也是必要的,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虽然大家能秉承一定的原则,但人脉网络仍旧是无处不在的。新移民的也许要用一辈子都无法填满这道沟壑,不仅仅是因为文化的差异,更重要的是,我们错过了在这里的成长。错过了小学中学大学,错过了漫长成长过程里的各种故事,错过了同龄人共同的记忆。。。这些都不是能够通过努力可以弥补的。  再说说第二点,中国职场上的政治,绝对是精英们的战场,我等智商略低之辈,既玩不转,也看不懂(惭愧惭愧,都说了家里在这方面基因不好,呵呵)。但东方人之委婉也有好处,就是给你留有余地,留有面子,通常不太会当面给你下不来台。而在澳洲,我亲身经历的各种言语,那真是赤裸裸的难听啊。
    《本帖被审核加入澳洲微锦囊》澳洲微锦囊,全面了解澳洲生活,点击进入如果你热爱自然,这里是天堂。如果你向往成功,这里是地狱。。。
    snowman 2.8w 32
  • snowman 回复了帖子 2015-07-24
    语言和办公室政治(二)  曾经被一个职业中介问过,有些人去中国工作,为什么你会放弃那么好的机会来澳洲?  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这就好像办公室里会有美国人,是美国工作不如这里好吗?当然不是。  人原本是可以自由迁徙的,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想法来到一个新的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只是英语世界的人迁徙起来比较方便,他们有便捷的签证,无障碍的语言,以及共同的欧洲祖先。对于中国人来说,语言既是一个痛点,又是一个机遇。如果不是迁徙,几乎不大可能有如此之机会让自己的英语水平大幅度上升到另外一个层面。  然而与此同时,在职场中,我们面对的不单单是来自Local那些操着母语的竞争者,还有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传统英殖民地国家的竞争者。其实在他们面前,单纯从语言上来讲,我们是没有竞争力的。中国人常常讥笑阿三的口音,但殊不知阿三对英语的把控能力远远在我们之上,加之操印度口音者众多,这种口音也堂而皇之的成了一种准“方言”,各国人均能懂。  那么我们为何而来?   前阵子流行一个帖子,说去公证处证明我妈是我妈。这个故事对于出国的人来说,真心不是个新鲜事,各自的妈怎么公证出来的想必都是故事吧。说真心话,我自己证明我妈是我妈也是费老了劲,最后还是回出生地掘地三尺,托了“关系”!亲娘咧,关系!  如果在国内人脉广泛,如鱼得水的人,想必不大会稀罕走移民的路子。可是对于完全没法从爹妈身上继承关系,又没有遗传上良好基因培养关系的我,但凡有点要办的事,那可真是头大啊。走不通的流程来回跑,一张笑裂了嘴的脸去贴冷屁股。  于是我来了,解决了上述问题,又出现了新问题。嗯,都说过了,这才是常态,这才是生活。  这些话我可没和那个职业中介讲,这些太超出本地人的智商了,呵呵。
    《本帖被审核加入澳洲微锦囊》澳洲微锦囊,全面了解澳洲生活,点击进入如果你热爱自然,这里是天堂。如果你向往成功,这里是地狱。。。
    snowman 2.8w 32
  • snowman 回复了帖子 2015-07-24
    语言和办公室政治(一)  楼主毫不吹嘘的说,来澳洲之前,自我感觉英语水平那是刚刚的。混迹外企N多年,语言一直是一种强优势。为了移民考了雅思,那也是华丽丽的7.5分飘过,且各项均在7分以上。当然了,没有这7分,想要移民,就比较困难了。(本楼主不写软文,细节请自行参考移民局网站,呵呵。)  现实给我的第一记耳光是在刚来的头一个月。简历哗哗的发出去后,迎来了第一个电话。记得那是在早晨,因为有一阵子没上班了,所以起的比较晚。从睡梦中惊醒后意识到这是一通职业中介打来的电话。睁开眼就直接说英语还真是令人分裂,加上对方语速相当的迅猛,记得当时只听懂了个大概,然后就尽可能的应付了几句。过了几天,我才明白,那第一通电话绝对属于运气好,后来接二连三的印度口音才真是噩梦!  当人面对困难的时候,其实是没有选择的,你是坚持呢,坚持呢,还是坚持呢?那就坚持吧。。。  海水是苦涩的,有时候想想自己在国内的工作,也不免失落。但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总是有两面,透彻蓝天总能用一种神奇的魔法催眠了我的心灵,让我看到摇曳的火焰。它绝对不虚妄,那是实实在在的的烈焰!  那时候住的地方离市区很远,每次面试差不多都要花两个小时才能折腾到地方。有时候为了赶上早晨的面试,必须要抹黑起床。坐在火车站的长椅上,周围都是赶火车上班的人,看着他们行色匆匆的样子,第一次那么的羡慕。那时候的我想,有一份工作该有多好,不管是什么都好。  想想自己在国内的生活,基本就是一条直线。小时候做个好学生,考个好大学,学个好专业,进个大公司,再换个大公司。。。嗯,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吧。然而当下,似乎又重新回到了起点。呃。。说的悲惨了点,事实上没那么惨啦,呵呵。  悲催的是拿到Offer后第一天兴高采烈的走进办公室,才发现澳洲人说话有那么多听不懂啊!有个笑话这么说,澳洲人呢为毛说话这么快这么含糊?(他们Local自己也说自己那是Lazy English,说话懒得张嘴的那种)原因是苍蝇太多,所以必须语速快,嘴型小。顺便插一句,澳洲各种政客有时候会在户外场合讲话,那苍蝇就在脸上赖着不走。因为不方便不断的轰苍蝇,就一直那样爬啊爬啊。。。以至于上了新闻后,都在讨论苍蝇而不是讲话内容。  虽然澳洲和英美都说英语,但口音的差异还是巨大的,其实他们之间也并非完全听的懂。澳洲英语的特点就是,一切能缩略就缩略。举个栗子呗,Barbeque在澳洲叫Barbie,可不是玩具娃娃哦。还有各种结尾发i的音都属于这种懒得多说的情况。  回归正题,面对各种听不懂,而且还是八小时浸泡式的英语环境,真心是受罪。可是又能怎么样?唯有坚持坚持再坚持。【图片】【图片】【图片】
    《本帖被审核加入澳洲微锦囊》澳洲微锦囊,全面了解澳洲生活,点击进入如果你热爱自然,这里是天堂。如果你向往成功,这里是地狱。。。
    snowman 2.8w 32
  • snowman 回复了帖子 2015-07-24
    好几年不发贴了,最近终于能闲下来静心的思考思考。主要还是想聊聊移民的生活,让大家了解真实的情况。移民之路并非适合所有的人,但澳洲的自然风光也足够令人神魂颠倒。工作居住了一年多,已经基本熟悉了社会,职场,以及环境。希望能写些东西在自我的世界里喋喋不休的同时,能带给大家一些娱乐。  我会分享自己的旅行和工作的经历,晒晒各种图片。有如题目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我并不会单纯的罗列美好的一面,也不会唧唧歪歪不尽如人意的内容。生活就是如此,痛并快乐着呗!  大约想了想,本楼会主要谈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澳洲普通人的生活  2. 度假旅游 (非著名景点)  3. 职场挑战与澳洲经济状况  4. 移民的选择,移还是不移?  5. 文化的多样性与族群  6. 。。。。(还在想:)
    《本帖被审核加入澳洲微锦囊》澳洲微锦囊,全面了解澳洲生活,点击进入如果你热爱自然,这里是天堂。如果你向往成功,这里是地狱。。。
    snowman 2.8w 32
  • snowman 回复了帖子 2015-07-24
    澳洲大陆,孤零零的漂浮在南半球的海面上。在看不见北斗星的城市,也还没来得及认识国旗上的南十字星。本人,女屌丝一枚,一年多前,怀揣着令很多人艳羡不已的永久居民签证,在飞机上睡了一觉,稀里糊涂的来了。  所谓技术移民,基本上就是钱少,人勤快,英语还行,胆子还要大。自己操盘搞定移民的所有手续,省下几万大洋中介费,新拿到的PR(永久居民)签证还没捂热,就得得瑟瑟的跑来游历了半个月。那海水真是美,天真是蓝,空气透彻的似乎让你能看见白云的层次与不均匀的厚度。  于是,我来了。这次,面对的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要有工作,才能更好的生活;  要享受生活,才能不枉这万里的迁徙;  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  这里不是天堂,亦不是地狱  人间永远如此
    《本帖被审核加入澳洲微锦囊》澳洲微锦囊,全面了解澳洲生活,点击进入如果你热爱自然,这里是天堂。如果你向往成功,这里是地狱。。。
    snowman 2.8w 32
  • snowman 发表了帖子 2015-07-24
    《本帖被审核加入澳洲微锦囊》澳洲微锦囊,全面了解澳洲生活,点击进入如果你热爱自然,这里是天堂。如果你向往成功,这里是地狱。。。
    2.8w 32
  • 只为一个国外梦 提了问题 2015-07-07
    0
  • 只为一个国外梦 回复了帖子 2015-06-27
    LZ对自己的英语分数估计的太保守了。EE不看职业,关键是先过67分,尽量考雅思吧,真能有380-400,拿枫叶卡指日可待。投了才有机会。加油~!
    我和老公刚刚起了移民的念头,但是似乎我们已经错过了理想的时机(昨天还在跟我老公聊,我们做什么事都慢了一拍甚至两三拍),明天就是我36周生日。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我们是否还有必要走这条路?如果走了有多少成功的机会?我,女,36,上海某大学英语讲师,硕士,专业英语语言文学(个人觉得这个专业很不占优势)老公,36, 上海和别人合伙自营多媒体小公司,硕士(专业是数码科技/多媒体技术)我目前在美国访学(带我女儿在这上学),7月将回国。这一年改变了我和我老公很多(我老公只来了3周探亲而已),我们都很喜欢这里的环境,也起了移民加拿大的念头。目前只能以我为主申(我老公日常英语很烂,专业方面英语一般),4011大学讲师,还没有考雅思,准备暑假备考8月考,6分应该是可以的。但是更高了就不能保证。如果雅思考好了能过67分。但是进入了ee系统以后,我们的年龄分很吃亏,只有65。取决于我雅思能考到多少分,我们的分数差不多是330-380。如果超高水平发挥,也许能再高一点。我的问题是:1.既然ee不看职业,那是不是英语专业就不会受到歧视?过去有些人说英语专业到了加拿大就是没有专业。2.这个分数有希望吗?这个问题很白
  • 只为一个国外梦 回复了帖子 2015-06-02
    楼主能不能说说什么条件可以办理移民?怎样办理比较好?对年龄有限制吗?
    四月六号回国。移民加拿大一晃快5年年了,真的有很多事情想和坛子里的妈妈们一起分享。我是2007年开始办理加拿大移民的,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想出去生孩子。但移民的时间很长,女儿在办移民的过程中出生了。2010年,我们拿到登陆纸,短登加拿大。女儿当时才二岁,没有带过去。签证是一年内有效,我们想等她三岁多,自己能简单照顾自己了,再带她去。当时的计划是我短登十天,回国办理相关辞职手续,老公就长登了。他英语好,动手能力强,应该能快速适应移民生活。我带女儿晚一年过来长登,这样一切都会方便一些。一切按计划进行,我们听了移民早的朋友的建议,把生活的区域选在多伦多。短登后,首要件事是买房,看好了一个小别墅,二千多尺,前后花园,八十年代的旧房子,老社区,有安省排名前五十的高中和排名前二百的小学,比较符合我们这种中产阶级的需求。于是,看好了,我们就飞快的买下来了。房子不贵,六十三万,当时加币换人民币是一比六点五,银行对我们这些新移民提供贷款,首付百分之二十五,贷款利率极低,二点一五。买好房子,我回国了,让孩子爸一人留在多伦多,办理其它手续。一切均顺利,全屋家具我从顺德乐从买了海运过去,把孩子爸累得够呛,自己在
    枫叶家缘 3.9w 43
没有更多啦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