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回复了帖子 2017-02-27
    跟着富翁走有糖吃【图片】
    全球的百万富翁们,都在加快搬家速度。全球总共有大约1360万名百万富豪,财富合计高达69万亿美元,但他们大多并不满足于他们现居住的国家。其中,有8.2万百万富豪在2016年完成移民。相比2015年的6.4万,增长了将近30%。而得益于这些举家迁移的富翁们,澳大利亚成为较大的赢家,法国却忍不住痛哭不已。沙滩阳光是绝招,澳大利亚颇受青睐财富研究公司新寰球财富(New World Wealth),基于财富统计、物业数据、投资者签证信息和对移民专家、第二公民平台、财富管理人员和物业代理的采访,推出新近研究报告。在过去的2016年,近11,000位百万富翁移民到澳大利亚。这个数据,与2015年的8000人相比,更是大幅上升了不少。曾经,美国和英国吸引了大量的有钱人,是富翁们传统上的移民选择。但如今,澳大利亚的魅力远胜于美国、英国,成为富翁们,特别是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富翁们的首要选择。为什么他们会不约而同地选择澳大利亚呢?根据新寰球财富的研究,这些富豪们多是被澳大利亚的生活方式所吸引。慢节奏的生活,工作劳累之余,能让人在阳光沙滩好好地放松一把。同时,把家安置在澳大利亚,也能享受到它远胜于
    Emma 1914 1
  • 回复了帖子 2017-02-27
    确实,影响最深刻的人肯定是父母教育,言传身教嘛
    回想起来我们30多年来靠抢跑培养了这么多尖子学生、竞赛的获奖者、金牌得主,可我们并没有看到当初我们期望的从他们之中产生很多科学领域的大师,至少现在还没有。刚出生的孩子并没有什么区别,为何三年、六年、九年成长之后就产生了很大的差异,走出了不同的道路?这个差异就是由家庭造成的。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千万不要认为上名校才是决定一生;夫妻关系永远首要重要,千万不要把孩子放在首要位,凡是把孩子放在首要位的,等待这个家庭的多半是悲剧;永远要保持沟通,家长的言行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孩子的任何缺点和优点都与家长有关,不了解孩子就没有成功的教育。别把自己的梦想附加给孩子的未来家庭教育的确是全社会都非常关注的。前两年我谈过一个观点,中国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如此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所谓的重视多多少少有一些扭曲,但是总体来说,每一次有关家庭教育这样的活动,可以看到座无虚席,这反映了我们社会的一种心态。但是,正是由于对家庭教育的高度关注,也使得今天的教育产生了许许多多过去还没有产生过的问题。每个即将当父母或者已经成为父母的人都对即将出生或者即将长成的孩子有着许许多多的要求,有着许许多多的梦想和许许多多的希望
    Emma 1605 3
  • 回复了帖子 2017-02-27
    【图片】 || 回复:继焰崇明是很漂亮,而且永久产权也满吸引人的。新西兰的房子一般都会精装修完才出售的
    围观了上周奥克兰的房产拍卖会,表示有钱人的天下,国内的投资者都跑新西兰了,贩子一转手就赚了一倍,口水都出来了。PS:奥克兰上周几场拍卖会,共有114套房源成功售出,清盘率31%,清盘率并不理想,虽然拍卖房源有所增加,但是本周在拍卖会场成功售出的比上周少了10套。以下是上周拍卖情况的具体分析:1 清盘率 31%奥克兰本周参拍卖的房源共有367套,相比上周的306套增加了61套,每周拍卖的房源数量回到了正常水平,一般都会保持在350-400套之间。本周几场拍卖会,共有114套房源成功售出,253套流拍,清盘率31%, 相比上周的数据,本周的清盘率并不理想,虽然拍卖房源有所增加,但是本周在拍卖会场成功售出的仅仅只有114套,比上周的124套还少了10套。2 按照地理位置分析367套本周参加拍卖的房源里,奥克兰中区135套,北岸90套,东南区 Manukau 54套,西区58套,其余分布在奥克兰Rodney,Franklin 和 Papakura. 相比上周房源数量,奥克兰中区,北岸,西区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奥克兰中区增长最为明显,上周共有99套房源拍卖,本周达到了135套,增幅超
    2707 7
  • 回复了帖子 2017-02-27
    【图片】
    【婆在新西兰】哇~现在才体会到做农妇的喜悦。每天都有惊喜!哈哈~今天果园里的黑莓熟了。菜园里的辣椒首要次收成了。豆角继续有收获。恐龍关心地说:亲爱的,你在艺馆做了一日之内义工累坏了。晚餐我自己吃个肉饼就行了。不行!为了两人的健康生活,见到自家园子里的这些收成,婆那鼓傻劲又来了。哈哈~椒丝腐乳通菜。豉汁肉片炒青豆,烤三文鱼。晚餐搞定!【婆在新西兰】哈哈~这个广告婆一定要记录一下。至今为止已在艺馆做了8个多月的义工。个人的品性和技能也一一得到了馆长和同事们的认可。今天馆长居然问婆是否有兴趣在秋季假期的周六下午教孩子两小时的手工制作。娃哈哈~静侯家长们的报名哦。婆会好好地认真准备的。
    龍婆活著 1692 8
  • 回复了帖子 2017-02-27
    新西兰的房子真漂亮【图片】
    围观了上周奥克兰的房产拍卖会,表示有钱人的天下,国内的投资者都跑新西兰了,贩子一转手就赚了一倍,口水都出来了。PS:奥克兰上周几场拍卖会,共有114套房源成功售出,清盘率31%,清盘率并不理想,虽然拍卖房源有所增加,但是本周在拍卖会场成功售出的比上周少了10套。以下是上周拍卖情况的具体分析:1 清盘率 31%奥克兰本周参拍卖的房源共有367套,相比上周的306套增加了61套,每周拍卖的房源数量回到了正常水平,一般都会保持在350-400套之间。本周几场拍卖会,共有114套房源成功售出,253套流拍,清盘率31%, 相比上周的数据,本周的清盘率并不理想,虽然拍卖房源有所增加,但是本周在拍卖会场成功售出的仅仅只有114套,比上周的124套还少了10套。2 按照地理位置分析367套本周参加拍卖的房源里,奥克兰中区135套,北岸90套,东南区 Manukau 54套,西区58套,其余分布在奥克兰Rodney,Franklin 和 Papakura. 相比上周房源数量,奥克兰中区,北岸,西区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奥克兰中区增长最为明显,上周共有99套房源拍卖,本周达到了135套,增幅超
    2707 7
  • 回复了帖子 2017-02-27
    哇,好有经验 
    2016年6月9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们全家登陆加拿大的日子。告别了亲人和朋友,告别了熟悉的大北京。刚到温尼伯的几天里整个人是晕晕的,仰望着蓝天白云,呼吸着新鲜空气,凝视超市里琳琅满目却不熟悉的商品,街上多半不认识的英文标识...瞬间的“频道切换”着实让人不适。眩晕状态下办完了新移民登陆“必办五卡”:枫叶卡(PermanentResidentCard),社会保险卡(SIN卡),健康卡(HealthCard),银行卡,电话卡。枫叶卡(PermanentResidentCard)我们的枫叶卡邮寄地址是杜哥家,杜哥是我们登陆前经同学介绍认识的,杜哥来加拿大20多年了,辗转居住过几个城市,温哥华,卡尔加里...收关选择定居温尼伯。6月24日,我们应邀去杜哥家做客,席间才得知我们不仅是同乡,还是校友——我们都毕业于我们家乡同一所盛名的高中。我们的“首要批”枫叶卡是8月1日收到的,老婆大人和孩子们都收到了,唯独我这个主申请在8月5日收到一个“大信封”,打开一看原来是说我的照片尺寸不合适,要求我重新邮寄一次合格的照片,附上一张详细的标准尺寸说明。我带着这张纸到Walmart又重新照相,然后
    枫叶家缘 1.0w 9
  • 回复了帖子 2017-02-27
    【图片】艺术
    你在海边见到一块被海水泡得苍白的烂木你也许不会有任何感觉。但当你看到由这些烂木创意出来的艺术品,你一定会有"哇!"这里既有普通孩子的作品,也有内皮尔当地居民的作品。图九是婆上周教的一个5岁小男孩的参展作品。这就是婆今天义工工作的开始。早上好!
    龍婆活著 1853 7
  • 回复了帖子 2017-02-26
    现在中国的富人也开始注重健身了
    本文转载于网络关好门但不必上锁美国富人区总归是个什么样子?在美国富人区生活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我,一个极普通的中国老人,目前,和老伴一起住在美国富人区,正享受着山顶别墅的别样生活!下面,说说我们在美国富人区生活的见闻与感受。儿子新近购置的别墅,位于美国一座名叫球道山的顶端,球道山位于美国康涅狄克州与纽约州的交界处,山并不太高,海拔也就300米的样子。山的东、西、南三面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北侧是一片偌大的坡地高尔夫球场,有18条球道,球道山由此而得名。我们家的别墅,白色,三层,四个车库。周围的花园、草地及树林,占地近3公顷(康州规定,富人区每栋别墅环境占地为2-4公顷)。从球道山到纽约市不足一小时车程。美国的住宅价值,环境是极重要的标准。富人住山顶,穷人才住在闹市区的公寓楼中。所以,住在球道山上的,可以说都是富人。这里,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有花有草,有山有水,有原始森林,有野生动物,平均日照时间在11小时以上。老伴风趣地说:“住在球道山上,想接触点雾霾都成为豪华的事儿了!”住在球道山富人区好是好,开销也惊人。每户仅草坪修剪、施肥、浇水等管理费用,一年就高达近两万美元!房产税,每年交
    Mr海 2116 5
  • 回复了帖子 2017-02-26
    感觉每次和大人们交流,总会得出一些感悟,年轻的我们怎么就那么计较生活呢,反而把真正的生活抛之脑后了,哈哈!
    写下这个题目时,想起之前常常被问起的一句话:Make Sure ,It's you want or you need. Please.(你是需要还是想要?请先搞清楚这一点)。当我们面对现实中的诱惑,很容易脱口而出:我想再买一件红裙子(实际上已经有了一件蓝色的),配上次的那件上衣、我想去尝试大胖推荐的巴西烤肉(实际上自己已经不比大胖痩多少)、我想买套海边别墅(实际上已经住在土豪圈里)、我想换辆四轮驱动越野车…是的,衣食住行中很多很多、层出不穷的时尚元素、先进技术、新鲜事儿在吸引着眼球,招唤着吐金吐血啦。说到底呀,欲望是个无底洞,多少是多?多少是少?当然不能一概定论。就是现在流行的一句话:Less is more.也是因人而异的。不是吗?!如今的我有经历过一穷二白的年代,有经过奋力进取从无到有的过程;得到过所谓的“大红大紫”“大富大贵”的奢华,也尝试、伦落过“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境地。曾经风华正茂军校毕业进入较高机关,掌控一定“大权”自己一个报告下来就可以拿到经费在全国下属管理范围举办活动,组织指挥说了算。(九十年代初)盛大而奢华的婚礼(由中央电视台盛名栏目的编导们策划主持),顺风顺水
    纽村美人鱼 2049 11
  • 回复了帖子 2017-02-26
    好会打理生活
    南半球上看东西新西兰人认真精致的生活新西兰人对生活的态度跟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他们是完全活出自己的那种生活状态,体现在居家生活里,那就是认真精致,照自己的理想和审美构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们通常是夫妻两个或许父子或者母女或者兄弟姐妹,志同道合,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共同打造理想的居住环境。有的房子他们会经营几十年,直到美轮美奂。他们中的很多人不是科班出身,只是凭借对生活的热爱,一点一滴,把日子过得认真和精致。在这里,你不会感觉到他们的房子是用来拍摄的,不食人间烟火的那种建筑,也不那种刻意的追逐美得凄厉美得恐怖那种建筑,他们的房子就是房子,美得恬静,美得优雅,美得阳光,美得大气,美得生活,是那种你可以觉得,我也可以做到的那种亲民的美。这就是新西兰人对建筑对居家美的理解。美,在这里,跟生活没有距离,可以产生在你的构思里,产生在你勤劳的双手里。或许房间里的摆设都不算值钱,甚至有的就是回收材料做成;有的画是自己画的,有的摆设是自己做的,当然,猫啊狗啊都是自己养的,它们和谐的在一起,会让人感觉到,这样的生活,才是可以激发人潜能的生活,有动力的生活。因为,你也可以做到。我特别喜欢看《NZ House
  • 回复了帖子 2017-02-26
    【图片】至少自己的子女有机会过这样幸福的生活,我们毕生追求的,不就是自己以及下一辈能过上舒服的生活么
    平时送园,我们经常是收关一个,最近因为我要上课,就习惯了早起。不料,今天起早晨送园,YY居然是首要个到的,连老师都惊讶了。本来很普通的一个早晨,因为这个意外的“首要”,忽然觉得这一日之内特别好,院子里的风铃轻轻的吟唱,向日葵骄傲的抬着头,各种红的绿的蔬菜开心的生长。而且,好像每个人的心情都非常好,包括希望我一直陪着的YY,也很痛快的和我say bye~~图1. inside部分,老师已经收拾停当图2. 认真签到图3. 漂亮的“弹球”么?图4. NZ幼儿园都会有的“菜园子”图5. 向日葵长势不错图6. 蔬菜成熟后会出售,很便宜50cent欢迎关注公众号:KiaOra慢生活Kia Ora是毛利语,意为“你好”。从国内的快节奏,到这里的慢生活,适应并不简单。一不留神,我就会忙碌起来,每天提醒自己,慢下来。。。慢下来作者:Ivy 缘游移居奥克兰的新人一枚,专业与文科无关,数学系毕业,IT工程师,喜欢写字和拍照。
    Ivy缘游 2806 5
  • 回复了帖子 2017-02-26
    钱很重要啊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没有猜对?我要讲怎么在异国他乡工作赚钱的事情了——“取之有道”地去赚钱。以后还会写与如何赚钱有关的故事,讲讲新移民怎么找工作,讲讲有没有自雇的可能,讲讲离开了故土,怎么生存。对“钱”有感与无感我生长于非常普通的家庭,我爸说我小时候视金钱如粪土,家长给我零用钱我都不要,我记得中学的时候如果自行车车胎被扎了,我都没有钱补胎,因为身上分文没有。大学的时候,离开父母离开北京,开始独立生活,却因为爸妈给足了我生活费,依然没有建立起“钱”这个概念,90年代末我的生活费在500左右,老夏说这些钱够他用两三个月了。上班以后,自己赚钱了,突出的感觉是“自由”,买东西不用再征求爸妈的意见了。但直到毕业后两年,自己买了房子,才突然意识到“钱”的魅力,也感觉到了“巨额”消费(现在想想真是一点也不巨啊)带给人赚钱的动力。然而后来,过惯了“债多了不愁”的日子,对“钱”又渐渐变得无太多强烈的感觉。现金为“王”,充足的现金流带来的踏实直到移居到奥克兰,才让我有生以来最深刻的体会到了“钱”的重要性。我曾经羞于谈钱,但在一个陌生的国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当我们不希望很快的把积蓄花掉的时候,固定的
    Ivy缘游 3104 14
  • 回复了帖子 2017-02-26
    【图片】【图片】 || 回复:Ivy缘游确实,现在想起搬家就头大
    是的,直到移民签证获批,搬家到新西兰的事情到了眼前,我们才发现,真的就要离开我们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城市,而越来越多的牵绊与顾虑,总是不可避免的与年龄的增长一起增加,我们已经不能再像年轻人那样,拖着几个行李箱就可以把自己从北京空降到奥克兰。拖家带口+奔四年纪的,考虑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北京的家怎么安置,需要带哪些东西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要不要海运一个集装箱,是否应该把老夏派过去先打前站,双双辞职是不是风险太大,启程的时间定在近期还是远期,怎样才能在奥克兰找到合适的工作……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举棋不定,深夜讨论简直成了“例会”。有那么几天,我们会特别坚定特别一致,要和家人过完春节,赶着2017年初好找工作的时候再过去,顺便拿完年终奖把钱包塞得鼓鼓的(明明是有策划滴~)。又过一阵子,想到前一年冬天家人被雾霾折磨,不断的去医院,咳嗽耳炎发烧,就觉得还是应该尽快启程。虽然白天我和老夏还“故作镇定”的去上班,但一到家就会各种搬家的“规划讨论”,到2016年6月初的一日之内,忽然意识尽快拿到新西兰的永久回头签(2年移民监结束后,就不再必须留在新西兰做移民监了)才是正事儿,特别是各国移民政策都在变化,凡事
    Ivy缘游 3789 19
  • 回复了帖子 2017-02-26
    习惯了就好了嘻嘻 || 回复:龍婆活著不要羡慕。其实美的背后都是有血有泪的付出。我的手臂皮肤都破相了。
    【婆在新西兰】一早逛农夫集市买菜。逛家具店买家具。逛园艺店买石头和花草。现在又到了整理后花园的时间......哎~婆的星期六就是这样一分一秒地被秒杀了。【婆在新西兰】下午园丁告知,苹果树上有几个可以吃了,快去摘吧,否则鸟儿们又将饱餐一顿。婆马上叫上某龍。这可是我们在新西兰的首要次苹果收成呀。看某龍的摘果动作就不是干这行的,抱怨好多苹果长得不够圆滑了,好多已被鸟儿吃了,......站一边去,等婆来。洗了吃之后,挑剔的某龍才大赞苹果虽小,但又爽又有滋味,还建议多种几棵苹果树......
    龍婆活著 2021 7
  • 回复了帖子 2017-02-26
    哈哈 || 回复:龍婆活著行了
    你一定不会不知道地球上有一个国家叫新西兰。但你不一定知道新西兰有一个海滨城市叫内皮尔。而内皮尔在寰球有名的,不仅有Elephant Hill葡萄酒,还有它每年二月举行的Art Deco复古艺术节。其实,不瞒你说,龍婆知道内皮尔这个城市的名字,也只是两年前恐龙在美国网上搜寻新西兰工作机会时得知的。而有关Art Deco复古艺术节,是去年恐龙夫妇定居内皮尔之后才深入了解的。有些人,有些事,不了解,就错过了。一旦了解,爱上的机会也是相当大的。比如说,自去年龍婆参加了内皮尔Art Deco复古艺术节的一些活动,就痴迷地爱上了20-30年代的服饰。哈哈~~海外生活在新西蘭小鎮上过着“唐顿庄园”版的生活海外生活在新西蘭小鎮上一邊享用著貴族午餐,一邊欣賞著二戰飛演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海外生活新西蘭小鎮上兩百多輛老爺車看花了眼海外生活一不小心從新西蘭小鎮穿越到蓋茨比Gatsby的爵士時代海外寰球跟着龍婆一起慢游资本主义旧社会的时尚圈在去年短短一周的Art Deco复古艺术节里,龍婆图文并茂地发表了以上5篇文章。今年,今年怎么了?哎~今年洛杉矶雨水成灾,龍婆邀请洛杉矶的两位好友来参加内皮尔的艺术节。
    龍婆活著 6641 13
  • 回复了帖子 2017-02-25
    好羡慕有院子种有果子!超级!
    【婆在新西兰】一早逛农夫集市买菜。逛家具店买家具。逛园艺店买石头和花草。现在又到了整理后花园的时间......哎~婆的星期六就是这样一分一秒地被秒杀了。【婆在新西兰】下午园丁告知,苹果树上有几个可以吃了,快去摘吧,否则鸟儿们又将饱餐一顿。婆马上叫上某龍。这可是我们在新西兰的首要次苹果收成呀。看某龍的摘果动作就不是干这行的,抱怨好多苹果长得不够圆滑了,好多已被鸟儿吃了,......站一边去,等婆来。洗了吃之后,挑剔的某龍才大赞苹果虽小,但又爽又有滋味,还建议多种几棵苹果树......
    龍婆活著 2021 7
  • 回复了帖子 2017-02-25
    愿一切安好
    这是N年之前,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的一篇文章。所述内容虽然是关于新加坡的,但确有其普遍意义,特别是“文化冲击四阶段”理论具有相当的共性。对于移民到西方社会,所需要的适应期会更长一些。闲话少说,且看正文:转载自《联合早报》-------------------------------------------------------------------------------- 杨建伟、杨萌新移民离开自己的故乡故土,来到一个全然陌生的国度和环境从头开始、二次创业,自然面临许许多多的困难和不适。如何使新移民认识新加坡,了解新加坡,融入新加坡,不仅仅是新移民自己的问题,也是全社会都应该关注和关心的课题。任何人从一个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国家,都会在一段时间里产生一定程度的迷茫、不知所措和情绪波动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文化冲击。新旧两个环境的文化差异越大,文化冲击的表现就越明显。美国盛名的管理心理学家斯蒂芬罗宾斯博士对文化冲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深刻的研究,总结出了颇有说服力的“文化冲击四阶段”的周期理论。首要阶段:新鲜期(大约在首要个月)。新来
    5354 3
  • 回复了帖子 2017-02-25
    同城搬家亦是如此,更何况异国他乡
    是的,直到移民签证获批,搬家到新西兰的事情到了眼前,我们才发现,真的就要离开我们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城市,而越来越多的牵绊与顾虑,总是不可避免的与年龄的增长一起增加,我们已经不能再像年轻人那样,拖着几个行李箱就可以把自己从北京空降到奥克兰。拖家带口+奔四年纪的,考虑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北京的家怎么安置,需要带哪些东西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要不要海运一个集装箱,是否应该把老夏派过去先打前站,双双辞职是不是风险太大,启程的时间定在近期还是远期,怎样才能在奥克兰找到合适的工作……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举棋不定,深夜讨论简直成了“例会”。有那么几天,我们会特别坚定特别一致,要和家人过完春节,赶着2017年初好找工作的时候再过去,顺便拿完年终奖把钱包塞得鼓鼓的(明明是有策划滴~)。又过一阵子,想到前一年冬天家人被雾霾折磨,不断的去医院,咳嗽耳炎发烧,就觉得还是应该尽快启程。虽然白天我和老夏还“故作镇定”的去上班,但一到家就会各种搬家的“规划讨论”,到2016年6月初的一日之内,忽然意识尽快拿到新西兰的永久回头签(2年移民监结束后,就不再必须留在新西兰做移民监了)才是正事儿,特别是各国移民政策都在变化,凡事
    Ivy缘游 3789 19
  • 回复了帖子 2017-02-24
    挺忧郁
    【婆在新西兰】下星期一要替班做义工。姊妹早餐会改到今天。又趁机去shopping 了。为客房买了一套床单,整个房子准备以蓝色调为主。感觉如何?【婆在新西兰】聚~
    龍婆活著 2122 2
  • 回复了帖子 2017-02-24
    【图片】
    【华人说海外】是海那边移民社区联合海那边官方微信群共同举办的在线分享活动,邀请在海外生活多年的华人嘉宾分享教育、房产、生活、移民经历等一手海外资讯。活动分为语音分享和互动问答两个环节,覆盖数千名用户,是您了解真实海外生活的不二之选。如您有意成为我们的分享嘉宾,请添加微信xiaona-hnb报名。本期嘉宾:嘉宾介绍:欧女士今年1月诚实签赴美,目前怀孕9个月,在尔湾海那边月子中心待产活动时间:北京时间 2月24日 星期五 11:00分享内容回顾1、什么时候产生要去美国生孩子的念头的?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我是16年的7月底确认怀上宝宝的,其实当时自己并没有想得那么多那么远,没有说首要时间就想到要到美国生孩子,是我先生他过了一阵子(具体多长时间,比如几天就不太记得了)问我,有没有想到美国生宝宝,我的首要反应还挺惊讶的,因为从来也没有动过这个念头,而且我的亲戚朋友同事中暂时也没有专程赴美生宝宝的人,对“赴美生子”是么有什么概念的。但我看他还是挺认真的,就和他认真的讨论了一下,我先生说起他一些认识的(熟悉或不怎么熟悉)的人到美国生宝宝,然后说我们可以研究一下,自己做做功课,上网了解一下方方面面的
    小边 3880 4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