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回复了帖子 2017-01-06
    【图片】【图片】我们都要努力!!
    聊天片刻:今天问你这一个问题,你有过的最坏的生活是怎样的?欢迎把你的回答告诉我。2016快结束了,有点激动,该写写年终总结啦!感谢今年有你!明年继续一起进步吧!我经常在夜晚路过中餐馆的时候,心想着怎么有人这么不怕苦。他们在晚上十一点还大敞着门,煎炸煮炖,洗洗涮涮,一对小夫妻忙活着七八个人要做的事,让旁边数家九点就打烊的当地餐厅显得冷清,而想必第二天他们又要顶着日出,去买菜上货,切菜备肉,招呼顾客,算账关门…三百六十五天,生活就是这样重复着每日16个小时的辛苦。在新西兰,中餐馆大概是最辛苦的营生。做穷学生的那两年,我在很多中餐馆打过工,老板通常都是移民了几十年的人,个个是精明能干的角色,常年驻扎店内,一切需亲自把关,从早上九点,到晚上十一点,必定首要个出现收关一个离开,从不问辛苦。我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些身价百万千万的人要继续做一份操足心的生意,他们本可以在豪宅中在游艇里安享晚年,却要把人生投放在不肯停歇的事业里。记得刚来新西兰的时候,认识一个六十几岁的阿姨,明明儿女已经长大成人,一人是博士一人有自己的生意,她却偏偏要找一份超市包蔬菜的工作,和青壮年站在冷库里干粗活,每天整十个小时,带
    杨熹文 4446 25
  • 回复了帖子 2017-01-06
    我是指在国内,至少用不着去刷盘子 || 回复:子___木就算是初到我们附近任何一个陌生城市你就容易独立生存了吗?这是可想而知的事情啊!
    聊天片刻:今天问你这一个问题,你有过的最坏的生活是怎样的?欢迎把你的回答告诉我。2016快结束了,有点激动,该写写年终总结啦!感谢今年有你!明年继续一起进步吧!我经常在夜晚路过中餐馆的时候,心想着怎么有人这么不怕苦。他们在晚上十一点还大敞着门,煎炸煮炖,洗洗涮涮,一对小夫妻忙活着七八个人要做的事,让旁边数家九点就打烊的当地餐厅显得冷清,而想必第二天他们又要顶着日出,去买菜上货,切菜备肉,招呼顾客,算账关门…三百六十五天,生活就是这样重复着每日16个小时的辛苦。在新西兰,中餐馆大概是最辛苦的营生。做穷学生的那两年,我在很多中餐馆打过工,老板通常都是移民了几十年的人,个个是精明能干的角色,常年驻扎店内,一切需亲自把关,从早上九点,到晚上十一点,必定首要个出现收关一个离开,从不问辛苦。我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些身价百万千万的人要继续做一份操足心的生意,他们本可以在豪宅中在游艇里安享晚年,却要把人生投放在不肯停歇的事业里。记得刚来新西兰的时候,认识一个六十几岁的阿姨,明明儿女已经长大成人,一人是博士一人有自己的生意,她却偏偏要找一份超市包蔬菜的工作,和青壮年站在冷库里干粗活,每天整十个小时,带
    杨熹文 4446 25
  • 回复了帖子 2017-01-06
    不会呀,一份工作就可以很体面得活着了! || 回复:子___木就算是初到我们附近任何一个陌生城市你就容易独立生存了吗?这是可想而知的事情啊!
    聊天片刻:今天问你这一个问题,你有过的最坏的生活是怎样的?欢迎把你的回答告诉我。2016快结束了,有点激动,该写写年终总结啦!感谢今年有你!明年继续一起进步吧!我经常在夜晚路过中餐馆的时候,心想着怎么有人这么不怕苦。他们在晚上十一点还大敞着门,煎炸煮炖,洗洗涮涮,一对小夫妻忙活着七八个人要做的事,让旁边数家九点就打烊的当地餐厅显得冷清,而想必第二天他们又要顶着日出,去买菜上货,切菜备肉,招呼顾客,算账关门…三百六十五天,生活就是这样重复着每日16个小时的辛苦。在新西兰,中餐馆大概是最辛苦的营生。做穷学生的那两年,我在很多中餐馆打过工,老板通常都是移民了几十年的人,个个是精明能干的角色,常年驻扎店内,一切需亲自把关,从早上九点,到晚上十一点,必定首要个出现收关一个离开,从不问辛苦。我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些身价百万千万的人要继续做一份操足心的生意,他们本可以在豪宅中在游艇里安享晚年,却要把人生投放在不肯停歇的事业里。记得刚来新西兰的时候,认识一个六十几岁的阿姨,明明儿女已经长大成人,一人是博士一人有自己的生意,她却偏偏要找一份超市包蔬菜的工作,和青壮年站在冷库里干粗活,每天整十个小时,带
    杨熹文 4446 25
  • 回复了帖子 2017-01-05
    【图片】【图片】 || 回复:Prisca1966是啊!我也看到你写的文章了,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这个题材!
    我们一家在国内时曾经在两个城市生活过——一个是北京,一个是西安,悲催的是这两个地方都已沦陷为雾霾的重灾区,每次一看天气预告京津冀要来雾霾了,总要捎上个跟京津冀八竿子打不着的西安。我在一九八八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中科院工作,那时的北京在我眼里好美,蓝天特别多。特别是冬天办公室宿舍里都有暖气,不再挨冻受罪,因为在来北京之前我二十二岁的人生里还没住过有暖气的屋子。最喜欢北京的秋天,天嘎嘣儿蓝,映衬着红色的黄色的树叶,确实的秋高气爽。那时的中关村大街也叫电子一条街,从首体向北直到中关园这一条笔直的大马路上两边全是漂亮的随风摇曳的大白杨树,马路中间还有一溜儿大白杨树隔离带。在我们那个年代,还没有北漂一词,能到北京工作的确实都是幸运儿,国家分配,到了单位就转北京户口,能到北京工作的也都是全国各地高校毕业的国家急需的各类人才。不像现在,随便什么人,拉个行李箱买张火车票就敢来北漂。印象中北京最早的北漂应该算是那些进城盖楼的农民工吧,那时坐地铁时经常会看到一帮一帮的农民工扛着被卧卷儿坐地铁,他们一上车被卧卷儿就摊一地。还有那些卖菜的,炸油条的,扫大街的,
    Prisca1966 4915 21
  • 回复了帖子 2017-01-05
    哈哈看到最后我笑了然后笑着笑着就哭了【图片】凭什么啊我们生活的国度充满雾霾
    我们一家在国内时曾经在两个城市生活过——一个是北京,一个是西安,悲催的是这两个地方都已沦陷为雾霾的重灾区,每次一看天气预告京津冀要来雾霾了,总要捎上个跟京津冀八竿子打不着的西安。我在一九八八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中科院工作,那时的北京在我眼里好美,蓝天特别多。特别是冬天办公室宿舍里都有暖气,不再挨冻受罪,因为在来北京之前我二十二岁的人生里还没住过有暖气的屋子。最喜欢北京的秋天,天嘎嘣儿蓝,映衬着红色的黄色的树叶,确实的秋高气爽。那时的中关村大街也叫电子一条街,从首体向北直到中关园这一条笔直的大马路上两边全是漂亮的随风摇曳的大白杨树,马路中间还有一溜儿大白杨树隔离带。在我们那个年代,还没有北漂一词,能到北京工作的确实都是幸运儿,国家分配,到了单位就转北京户口,能到北京工作的也都是全国各地高校毕业的国家急需的各类人才。不像现在,随便什么人,拉个行李箱买张火车票就敢来北漂。印象中北京最早的北漂应该算是那些进城盖楼的农民工吧,那时坐地铁时经常会看到一帮一帮的农民工扛着被卧卷儿坐地铁,他们一上车被卧卷儿就摊一地。还有那些卖菜的,炸油条的,扫大街的,
    Prisca1966 4915 21
  • 回复了帖子 2017-01-05
    真的还挺复杂,,得专家来回答才行
    女,31,已婚已育,正在办理澳技术移民,雅思g类裸考6.5,跟目标7还有距离。继续努力~!本人学渣一名,美国研究生,真的是学渣gpa很普通,当年也不知道为什么就逼着自己念书。因为移民美国成本太高就放弃了,其实主要是英语系国家因为我也不会说别的外语。加上美国的同学朋友比较多,在那边也学习生活过几年,所以还是想去美国。了解到澳和美有一种签证叫做E3,貌似澳pr不能申请E3,要入籍之后才可以?(也就是说我就算17年考过雅思4个7顺利移民,也要四年后入籍才能通过E3去美国,那时候我就35了…不知道是否还好找工作?)所以,我想是不是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职业,在澳洲顺便累计些工作经验,再申请E3也更有优势?问题就是,E3和H1b一样貌似有个职业列表,可是网络上信息太少,澳洲我也没找到对应的官网(脑子不好使?),请问有人知道可以申请E3的职业有哪些吗?还有一个很严峻但是却很少有人正面回答的问题,就是到底新移民如何找到合适的工作!?当然去做labor只要不是残疾人死磕都能找到。但到底我们华人本来就吃苦耐劳,能技术移民的也都是有学历工作有些经历的人,并不是说labor不好,但试问真心来讲谁不想有一个良好的
    2771 1
  • 回复了帖子 2017-01-05
    【图片】【图片】先知的人类早早就移民国外了!!
    文|Apple妈咪13年的11月,在经过了2个月的学习和调查后,我和老公拿着旅游签证用14天的时间去奥克兰买了个房子。做出这个决定有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不管是否能够移民,我都已经打算带着2个孩子离开这座城市。要说原因的话,雾霾是很重要的一个。之所以选择新西兰,有个重要的政策前提,就是新西兰5周岁的孩子就可以留学。这意味着即便我和老公最终都没拿到绿卡,同样可以陪读签证过去,然后在当地慢慢寻找机会移民,这显然比离岸瞎扑腾容易很多。那这个方案是否可行呢?我做了2个月功课:1 、在新西兰非常流行的物业类型是Home and Income, 其实就是别墅,再附带独立出入的一室一厅专用于出租,贴补家用。租金按周计算,非常可观。2 、在新西兰,国际学生去公立学校的借读费大约在1万纽币左右,比上海的国际学校便宜很多,完全可以被租金cover。3 、新西兰的技术移民是以job offer为导向的。换句话说,只要能找到有一定规模的正规雇主愿意担保你,就可以移民。虽然offer非常不好找,但是人在那里总有机会。4、 收关就是,仔细看了新西兰的房子,性价比实在太让我喜欢了,具体来说:a) 外国人
  • 回复了帖子 2017-01-05
    哈哈哈好有趣
    我所经营的民宿旅馆,迎来了两位来自柏林的来客。请看我的博客文章
    Sujia 1719 2
  • 回复了帖子 2017-01-05
    可是入籍了会不会去其他国家更方面呢 || 回复:憧憬2015我觉得还是不要入籍,这样回国方便
    “绿卡”=“永居身份”(永居身份即允许永久居留,英文是Permanent Residence,通常称PR,永久居留是一种权利,这种权利让获得永久居留权的人可以在该国永远居住下去,并在许多方面与该国公民享受同等待遇。)1、澳大利亚绿卡:实际是用一张永久居留签证贴在原居住国护照上体现的,永久居留签证有以下能力:(1)5年时间内自由地、无限次地往返于澳大利亚(2)签证满5年有效期必须续签(3)签证期间在澳大利亚被判刑12个月以上,将被取消永久居留权(4)可自由到新西兰工作或居住,无需签证2、澳大利亚绿卡持有者的福利(1)最初2年内不得申请失业救济、紧急综合救济和学生津贴,其他福利都一样,如免费中小学教育、学生贷款、免费医疗等。在持有绿卡2年后,就可以享受所有福利(2)没有以下权利或义务(只有公民才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参军、被选为陪审团成员、从事政府的某些特殊工作(如情报人员) 3、澳大利亚绿卡续签(1)必须满足居住条件:过去5年内必须在澳大利亚住满2年,满足后移民局会给到下一个5年的PR签证有牢固和利益关系,并有不可抗力的原因来
    小边 5010 6
  • 回复了帖子 2017-01-05
    【图片】 || 回复:憧憬2015我也是 不喜欢这样
    新年伊始,中国银行辖下《金融时报》就表示,钱的大进大出以后没那么容易了!所以,全年5万美元的购汇额度要被削减了?以后用人民币换澳币交学费、买房没那么容易了?别慌!其实咱只是要多提供点信息罢了…昨天的“国家外汇管制”新闻一石激起千重浪,2017年7月1日开始把兑换额削至1万美元?1月甚至有可能暂停居民购汇?天哪,这人民币想出国耍耍就介么难吗?买房本来只要汇个4、5次,而现在呢?代购们本来坐在家里就可以把钱换了,而现在呢?可在我仔细研读了这份《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后,就发现事情不是坊间流传的那样哟…现在咱们就来仔细唠唠这份管理办法。额度降低?没有的事儿!大家最担心的部分文中是这么陈述的首先,这里说的上报,是说“金融机构上报”,跟个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这完全是银行、人行、反洗钱部门的事,不是客户上报。可能还是有半毛钱的,到底金融机构可能会向个人要一些材料。这就跟海淘被海关抽税似的,怀疑买东西的目的了,就会要求提交材料。譬如说,在汇款清单中注明了“出国留学”,那么银行可能要求提交学校相关证明材料。但至于“如果要汇1万美元,自己就得向银行申报,走申报、审批、核准的程序”这种说
    轻轻 1.8w 20
  • 回复了帖子 2017-01-05
    怕啥
    新年伊始,中国银行辖下《金融时报》就表示,钱的大进大出以后没那么容易了!所以,全年5万美元的购汇额度要被削减了?以后用人民币换澳币交学费、买房没那么容易了?别慌!其实咱只是要多提供点信息罢了…昨天的“国家外汇管制”新闻一石激起千重浪,2017年7月1日开始把兑换额削至1万美元?1月甚至有可能暂停居民购汇?天哪,这人民币想出国耍耍就介么难吗?买房本来只要汇个4、5次,而现在呢?代购们本来坐在家里就可以把钱换了,而现在呢?可在我仔细研读了这份《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后,就发现事情不是坊间流传的那样哟…现在咱们就来仔细唠唠这份管理办法。额度降低?没有的事儿!大家最担心的部分文中是这么陈述的首先,这里说的上报,是说“金融机构上报”,跟个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这完全是银行、人行、反洗钱部门的事,不是客户上报。可能还是有半毛钱的,到底金融机构可能会向个人要一些材料。这就跟海淘被海关抽税似的,怀疑买东西的目的了,就会要求提交材料。譬如说,在汇款清单中注明了“出国留学”,那么银行可能要求提交学校相关证明材料。但至于“如果要汇1万美元,自己就得向银行申报,走申报、审批、核准的程序”这种说
    轻轻 1.8w 20
  • 回复了帖子 2017-01-05
    国家必须重视起来
    浓重的雾霾不仅打乱了多数人的周末出行计划,也让本该清澈的好心情,在周一出门上班时扑面而来的臭味里荡然无存。亲朋之间的问候多了一句“戴口罩了吗,没事别出门”,爆表的PM2.5指数在这个流感多发的季节里,带给人们的是另一种生存层面的恐慌。在这样的恐慌面前,“新鲜空气、花园版家园”——这个曾作为移民海外的为多数人所不齿的理由,终于得以“正名”。在“连呼吸都成问题了,还要怎么活下去”的抱怨声里,重度空气污染也成为加快大家移民脚步的收关动力。水、空气和阳光,这三样东西一直被认为是大自然赋予每个人最平等的礼物。在我们无法享受公平的受教育权,无法享受完备的社会保障,甚至无法跨越户籍给生活带来的重重障碍,在我们因不公而丧失安全感的那一刻,似乎也只有它们带给我们较大的慰藉。而当这只此的慰藉,被“水专家不喝”的自来水、爆表的PM2.5指数和被浓重雾霾遮住的阳光夺去,留在每个人心底的除了层层叠叠的失落感,别无其他。一个中国人曾这样描述他在美国旅行时的各种“不习惯”:“不习惯”天天蓝天白云、“不习惯”空气没什么灰尘、“不习惯”食物多是有机的、“不习惯”自来水可以直接喝……各种“不习惯”,在与我们层层叠叠失落感
    3639 7
  • 回复了帖子 2017-01-05
    哈哈
    浓重的雾霾不仅打乱了多数人的周末出行计划,也让本该清澈的好心情,在周一出门上班时扑面而来的臭味里荡然无存。亲朋之间的问候多了一句“戴口罩了吗,没事别出门”,爆表的PM2.5指数在这个流感多发的季节里,带给人们的是另一种生存层面的恐慌。在这样的恐慌面前,“新鲜空气、花园版家园”——这个曾作为移民海外的为多数人所不齿的理由,终于得以“正名”。在“连呼吸都成问题了,还要怎么活下去”的抱怨声里,重度空气污染也成为加快大家移民脚步的收关动力。水、空气和阳光,这三样东西一直被认为是大自然赋予每个人最平等的礼物。在我们无法享受公平的受教育权,无法享受完备的社会保障,甚至无法跨越户籍给生活带来的重重障碍,在我们因不公而丧失安全感的那一刻,似乎也只有它们带给我们较大的慰藉。而当这只此的慰藉,被“水专家不喝”的自来水、爆表的PM2.5指数和被浓重雾霾遮住的阳光夺去,留在每个人心底的除了层层叠叠的失落感,别无其他。一个中国人曾这样描述他在美国旅行时的各种“不习惯”:“不习惯”天天蓝天白云、“不习惯”空气没什么灰尘、“不习惯”食物多是有机的、“不习惯”自来水可以直接喝……各种“不习惯”,在与我们层层叠叠失落感
    3639 7
  • 回复了帖子 2017-01-05
    【图片】【图片】
    浓重的雾霾不仅打乱了多数人的周末出行计划,也让本该清澈的好心情,在周一出门上班时扑面而来的臭味里荡然无存。亲朋之间的问候多了一句“戴口罩了吗,没事别出门”,爆表的PM2.5指数在这个流感多发的季节里,带给人们的是另一种生存层面的恐慌。在这样的恐慌面前,“新鲜空气、花园版家园”——这个曾作为移民海外的为多数人所不齿的理由,终于得以“正名”。在“连呼吸都成问题了,还要怎么活下去”的抱怨声里,重度空气污染也成为加快大家移民脚步的收关动力。水、空气和阳光,这三样东西一直被认为是大自然赋予每个人最平等的礼物。在我们无法享受公平的受教育权,无法享受完备的社会保障,甚至无法跨越户籍给生活带来的重重障碍,在我们因不公而丧失安全感的那一刻,似乎也只有它们带给我们较大的慰藉。而当这只此的慰藉,被“水专家不喝”的自来水、爆表的PM2.5指数和被浓重雾霾遮住的阳光夺去,留在每个人心底的除了层层叠叠的失落感,别无其他。一个中国人曾这样描述他在美国旅行时的各种“不习惯”:“不习惯”天天蓝天白云、“不习惯”空气没什么灰尘、“不习惯”食物多是有机的、“不习惯”自来水可以直接喝……各种“不习惯”,在与我们层层叠叠失落感
    3639 7
  • 回复了帖子 2017-01-05
    哈哈你还不是一样
    作者 |司马各在澳大利亚从18岁到现在度过了我成年后的所有岁月可以说,我是在澳洲自己学着“长大”的1. 大学就是大学,没有政治,这一点比国内大学要好2. 接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讯息,开始信以为真,后来学会了进行判断,你问我现在是什么状态,我说我是右派小粉红3. 给了我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从前我在国内如果要高考的话肯定是3本的水平,到了国外后反而自己找到了学习的感觉4. 华人坑华人孜孜不倦,甚至说是没有底线5. 通过自己的努力被认可,没有因为人种或者背景被判定。6. 哪怕一个人也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开心7. 烧菜越烧越好了8. 学会了为一件事情抗起自己的责任,你做的决定就不要去逃避,不论结果好坏,学会接受它。明天一定会更好,只要你学会接受自己,从过去的经历里面学习。9.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学会了坚持。我是个很平常的人。也会偷懒不学习,看到书头都大,但是也会逼自己考试前认真去复习也会喜欢追求名牌,上大学在外打工赚到钱就喜欢买DIESEL和GSTAR,现在基本上也和它们拜拜了。也会有遇到困难逃避,有时候想想,这么苦,还坚持在这里干嘛啊我,在国内我要啥啥没有,爸爸
    1943 6
  • 回复了帖子 2017-01-05
    有追求的人【图片】
    作者 |司马各在澳大利亚从18岁到现在度过了我成年后的所有岁月可以说,我是在澳洲自己学着“长大”的1. 大学就是大学,没有政治,这一点比国内大学要好2. 接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讯息,开始信以为真,后来学会了进行判断,你问我现在是什么状态,我说我是右派小粉红3. 给了我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从前我在国内如果要高考的话肯定是3本的水平,到了国外后反而自己找到了学习的感觉4. 华人坑华人孜孜不倦,甚至说是没有底线5. 通过自己的努力被认可,没有因为人种或者背景被判定。6. 哪怕一个人也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开心7. 烧菜越烧越好了8. 学会了为一件事情抗起自己的责任,你做的决定就不要去逃避,不论结果好坏,学会接受它。明天一定会更好,只要你学会接受自己,从过去的经历里面学习。9.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学会了坚持。我是个很平常的人。也会偷懒不学习,看到书头都大,但是也会逼自己考试前认真去复习也会喜欢追求名牌,上大学在外打工赚到钱就喜欢买DIESEL和GSTAR,现在基本上也和它们拜拜了。也会有遇到困难逃避,有时候想想,这么苦,还坚持在这里干嘛啊我,在国内我要啥啥没有,爸爸
    1943 6
  • 回复了帖子 2017-01-04
    【图片】【图片】
    【华人说海外】是海那边移民社区联合海那边官方微信群共同举办的在线分享活动,邀请在海外生活多年的华人嘉宾分享教育、房产、生活、移民经历等一手海外资讯。活动分为语音分享和互动问答两个环节,覆盖数千名用户,是您了解真实海外生活的不二之选。如您有意成为我们的分享嘉宾,请添加微信xiaona-hnb报名。本期嘉宾:嘉宾介绍:李鹏加拿大十余年生活学习工作经验,卡尔加里大学前中国学生会主席活动时间:北京时间 2017年1月5日 周四 16:00分享内容1、简单的自我介绍2、能说说您在加拿大找工作的经历吗?3、加拿大整体就业环境怎样? 4、对新移民来说, 他们要找工作的渠道有哪些呢?5、加拿大雇主们看重员工什么能力?6、新移民与洋人同事共事,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吗? 7、听说新移民很难从事原本的职业,这是真的吗?如果不是,真实的状态怎样?8、对新移民有什么建议精选问答1、一般找到了工作,会签固定期合同还是无固定期限合同?就是劳动合同形式和中国一样么?一般都是没有固定合同的,是临时合同。除非是业务特别专精的,或者猎头公司挖过来的,保证合同期限内各种福利待遇的。2、国内学美容行业的,不知道过去怎么样啊,是不是
    小边 9324 15
  • 发表了帖子 2017-01-04
    作者 |司马各在澳大利亚从18岁到现在度过了我成年后的所有岁月可以说,我是在澳洲自己学着“长大”的1. 大学就是大学,没有政治,这一点比国内大学要好2. 接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讯息,开始信以为真,后来学会了进行判断,你问我现在是什么状态,我说我是右派小粉红3. 给了我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从前我在国内如果要高考的话肯定是3本的水平,到了国外后反而自己找到了学习的感觉4. 华人坑华人孜孜不倦,甚至说是没有底线5. 通过自己的努力被认可,没有因为人种或者背景被判定。6. 哪怕一个人也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开心7. 烧菜越烧越好了8. 学会了为一件事情抗起自己的责任,你做的决定就不要去逃避,不论结果好坏,学会接受它。明天一定会更好,只要你学会接受自己,从过去的经历里面学习。9.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学会了坚持。我是个很平常的人。也会偷懒不学习,看到书头都大,但是也会逼自己考试前认真去复习也会喜欢追求名牌,上大学在外打工赚到钱就喜欢买DIESEL和GSTAR,现在基本上也和它们拜拜了。也会有遇到困难逃避,有时候想想,这么苦,还坚持在这里干嘛啊我,在国内我要啥啥没有,爸爸
    1943 6
  • 发表了帖子 2017-01-04
    浓重的雾霾不仅打乱了多数人的周末出行计划,也让本该清澈的好心情,在周一出门上班时扑面而来的臭味里荡然无存。亲朋之间的问候多了一句“戴口罩了吗,没事别出门”,爆表的PM2.5指数在这个流感多发的季节里,带给人们的是另一种生存层面的恐慌。在这样的恐慌面前,“新鲜空气、花园版家园”——这个曾作为移民海外的为多数人所不齿的理由,终于得以“正名”。在“连呼吸都成问题了,还要怎么活下去”的抱怨声里,重度空气污染也成为加快大家移民脚步的收关动力。水、空气和阳光,这三样东西一直被认为是大自然赋予每个人最平等的礼物。在我们无法享受公平的受教育权,无法享受完备的社会保障,甚至无法跨越户籍给生活带来的重重障碍,在我们因不公而丧失安全感的那一刻,似乎也只有它们带给我们较大的慰藉。而当这只此的慰藉,被“水专家不喝”的自来水、爆表的PM2.5指数和被浓重雾霾遮住的阳光夺去,留在每个人心底的除了层层叠叠的失落感,别无其他。一个中国人曾这样描述他在美国旅行时的各种“不习惯”:“不习惯”天天蓝天白云、“不习惯”空气没什么灰尘、“不习惯”食物多是有机的、“不习惯”自来水可以直接喝……各种“不习惯”,在与我们层层叠叠失落感
    3639 7
  • 回复了帖子 2017-01-04
    好可怕
    虽然2017年居民5万美元购汇额度并未缩减,但却迎来了更复杂的购汇流程,以及更严格的购汇用途监管。小编发现,无论是手机网银、网点自助购汇机还是网点柜台购汇时,都需要先填写一份《个人购汇申请书》(下称《申请书》)。而这份申请书上明确标注着:境内个人办理购汇时,不得用于境外买房、证券投资、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性返还分红类保险等尚未开放的资本项目。违者将列入‘关注名单’,当年及之后两年不享有个人便利化额度”。前两天,有关外管局可能限制个人购汇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大江南北!不过,外管局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已经明确表示,个人年度购汇便利化额度没有变化,仍将保持每人每年5万美元购汇额度。这一消息,也让不少人吃了一颗定心丸!不过,虽然经过官方确认,个人年度购汇便利化额度没有变化,但对普通人来说,去银行换外汇的变化已经出现了。最明显的是,外汇局增加了购汇文件要求,旨在通过细化申报内容,强化购汇用途的真实性。从2017年1月1日起,无论你是在银行柜面还是通过网银、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办理购汇,均需要填写《个人购汇申请书》,明确填写购汇用途。在这份申请书中,明确规定:个人购汇不得用于境外买房!以后想直接通过个人
    Daying111 4279 7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