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7-13
    呵呵, 汹涌, 这个词给力【图片】
    有人问起, 加拿大的白领们怎么解决午餐问题? 呵呵是啊,吃饭可是大事, 吃不饱怎么干革命呢?恰逢今天是我们所在写字楼的年度答谢午餐,我就趁机写篇小文吧, 简单介绍一下本地的午餐文化。我们的年度午餐, 英文叫 tenant appreciation lunch“租客答谢午餐“ ---- 这栋楼里所有的公司机构都是此楼的“租客”, 一年一度, 在此上班的所有员工都免费享受一顿答谢午餐。这成了一种职场文化, 既是写字楼东主对各公司的感谢, 也是各公司机构员工互相认识交流的一个难得机会。看上去老外们很小气是吧? 一年只有一次免费! 不过这里是三栋连体的写字楼, 有数百家公司, 数千名员工, 要送一次免费午餐也不是吹吹那么简单的。 和朋友聊天时我得知, 他们所在的公司也是只有一年一度的, 有的还特意选在圣诞新年这样的特殊节日, 一箭双雕。 所以, 一年一度也好, 姑且受之欢喜而别指望天天都有免费午餐。我们楼下, 早上上班时就看见他们在大堂一角摆开阵势了。 要伺候数千人不容易,所以今年分成了今天和明天两批。顺便看看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7-13
    当然会有啊, 企业文化嘛. 不过人家没我们国内那么铺张, 也多是自助餐形式, 比较自由随意
    有人问起, 加拿大的白领们怎么解决午餐问题? 呵呵是啊,吃饭可是大事, 吃不饱怎么干革命呢?恰逢今天是我们所在写字楼的年度答谢午餐,我就趁机写篇小文吧, 简单介绍一下本地的午餐文化。我们的年度午餐, 英文叫 tenant appreciation lunch“租客答谢午餐“ ---- 这栋楼里所有的公司机构都是此楼的“租客”, 一年一度, 在此上班的所有员工都免费享受一顿答谢午餐。这成了一种职场文化, 既是写字楼东主对各公司的感谢, 也是各公司机构员工互相认识交流的一个难得机会。看上去老外们很小气是吧? 一年只有一次免费! 不过这里是三栋连体的写字楼, 有数百家公司, 数千名员工, 要送一次免费午餐也不是吹吹那么简单的。 和朋友聊天时我得知, 他们所在的公司也是只有一年一度的, 有的还特意选在圣诞新年这样的特殊节日, 一箭双雕。 所以, 一年一度也好, 姑且受之欢喜而别指望天天都有免费午餐。我们楼下, 早上上班时就看见他们在大堂一角摆开阵势了。 要伺候数千人不容易,所以今年分成了今天和明天两批。顺便看看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7-12
    俺买不起, 但看着养眼舒服【图片】
    豪宅区作为房地产市场上高档房区域的代表, 凭借其以下四大优势有着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1)独特的地理环境,如森林、湖泊、公园、高尔夫球场环绕或位于自然保护区内;2)周围成熟的人文居住环 境;3)超大的占地;4)高端的房屋品位设计与布局。居住在豪宅区内,业主不仅享受着自家超大的室内居住和室外占地面积, 还因为房屋建筑的低密度及独特地势而具有很高的私密度,并且拥有学术优良的名校教育资源,更能与上层优雅而讲究的居民为邻。1.Bridle Path 跑马道这是属于多伦多地产商会划分的区域C12区的一片位于Bayview东面和Lawrence南北的豪宅区。Bridle Path 地处北约克的中心地带,附近盛名的新娘花园Edward Garden, 森林公园Sunnybrook Park,和郊游野餐的乐园Windfields Park给这里带来迷人的自然风光。而一百多栋有名的深宅大院更是掩映在树木成林的The Bridal Path(跑马道)、 High Point Rd.(高点路)和Park Lane Circle (公园弯道),和Post Rd.(邮差路) 四条小路周围。Bridle Path的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发表了帖子 2017-07-12
    有人问起, 加拿大的白领们怎么解决午餐问题? 呵呵是啊,吃饭可是大事, 吃不饱怎么干革命呢?恰逢今天是我们所在写字楼的年度答谢午餐,我就趁机写篇小文吧, 简单介绍一下本地的午餐文化。我们的年度午餐, 英文叫 tenant appreciation lunch“租客答谢午餐“ ---- 这栋楼里所有的公司机构都是此楼的“租客”, 一年一度, 在此上班的所有员工都免费享受一顿答谢午餐。这成了一种职场文化, 既是写字楼东主对各公司的感谢, 也是各公司机构员工互相认识交流的一个难得机会。看上去老外们很小气是吧? 一年只有一次免费! 不过这里是三栋连体的写字楼, 有数百家公司, 数千名员工, 要送一次免费午餐也不是吹吹那么简单的。 和朋友聊天时我得知, 他们所在的公司也是只有一年一度的, 有的还特意选在圣诞新年这样的特殊节日, 一箭双雕。 所以, 一年一度也好, 姑且受之欢喜而别指望天天都有免费午餐。我们楼下, 早上上班时就看见他们在大堂一角摆开阵势了。 要伺候数千人不容易,所以今年分成了今天和明天两批。顺便看看
    4167 17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7-11
    反正别逃税即可. 两地跑的华人里面有不少人想申请非税居民, 但手续也不简单, 最好找会计师打理.
    加拿大税务局将个人的加拿大税务身份,分为五类:居民(Resident)、事实居民(Factual Resident)、非税务居民(Non-Resident)、视同居民(Deemed Resident)视同非居民(Deemed Non-Resident)在加拿大有没有报税的义务,取决于你的“税务的身分”,而和你是不是加拿大永久居民或公民没有关系。而是要看你在加拿大的“居留联系”和居住时间。税务居民、事实居民和视同居民要申报在全寰球获得的收入 居民(Resident)典型居留联系(居民): 在加拿大有住房、配偶或赡养人(需要照顾或提供生活支持的父母、子女等)的情况,被视为典型居留联系。此外,个人名下的汽车、存款、银行账户、驾照、健康卡、会员卡等也都会被纳入考量范围。在你有了典型居留联系的当天,即被视为税务上的居民。2. 事实居民(Factual Resident)在加拿大有典型居留联系(有住房、配偶或赡养人),但是短期在外国工作、旅游、学习,或者因工作或学习需要,有规律的(每日、每周、每月)在加拿大与其他国家之间通勤,
    飞梦加国 6543 1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7-11
    高中时交异性朋友不等于就是谈恋爱. 做家长的没必要那么惊慌. 高中舞会, 女孩的期待比男孩更甚, 似乎是男孩成熟得晚些【图片】
    最近,一则挺有意思的新闻在加拿大疯传。帅哥总理特鲁多在温哥华跑步,偶遇了一群盛装打扮的高中毕业生在照相。当他经过的时候,学生们惊呆了:“这是特鲁多吗?!”等到大家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们把特鲁多叫住,围成一堆求合影,场面好不热闹。有人把这个新闻发在国内,围观群众纷纷疑惑,这是高中生吗?为什么穿得这么隆重?这一阵正值加拿大的毕业季。每年都会有这么一日之内,高中毕业生盛装打扮去迎接高中时代最难忘的一日之内——毕业舞会。高中毕业舞会,英文为Prom Dance,可以说是北美高中的一个传统,是很多北美人心中非常美好的回忆,更是每个高中最盛大、最正式的活动。我们先来科普一下高中毕业舞会。一般来说,参加Prom Dance需要以下几步。找舞伴每年4,5月开始,毕业班的男生们要忙着满寰球找舞伴。人气高的女生会接到好多份邀请。至于女生是否接受邀请,也要看男生的诚意和邀请方式。竞争堪称激烈。邀请舞伴的方式也是千奇百怪,下面这位同学躺在地上假装作案现在来邀请女同学也是醉了。费尽心思邀请到舞伴以后,就要进行第二步:准备服装舞会上,男孩子要求穿上正规的西装配衬衫领带,皮鞋,女孩子们身着晚礼服。男生西服及领带色调要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7-11
    哦, 也许是, 所以我也不认同啊【图片】 || 回复:Cassie耶努斯可能说同性婚姻和大麻? || 回复:枫林鸟*加拿大版主呵呵, 从居住环境上来讲确实是大农村. 你是指哪些地方比较开放? 
    海那边的六月颁奖小会上, 邀请获奖者发表简短获奖感言, 每次的主题都不一样。 六月这次的主题是: 国外最让你吃惊的一件事!嗯, 移民前做了很多准备, 也读了很多书, 还出国考察了两次, 说吃惊也许不太确切。 但是,自以为定力较强的我, 出国后也还是遇到了一些感觉惊讶或不适应的事情的...... ......我惊讶老外们根本就不了解中国, 甚至不屑于去了解本国以外的东西。咱们中国人一直高喊"让寰球了解中国, 让中国走向寰球", 可是人家反应极淡。 美国佬, 加拿大人, 欧洲人, 几乎一样! 他们更多地是关心哪个政党上台后能解决自己的失业问题, 关心啥时候能去小国海晒太阳或去阿尔卑斯山滑雪...... 中国, 那是遥远的东方, 而且是个体制极其不同的社会, 除非对东方历史文化特别感兴趣的人, 一般的老外对中国人也就是礼仪相见, 友好相处而已, 没有太多很想了解的欲望。 说他们傲慢吗? 不对, 人家比咱有礼貌多了呢; 我觉得其实人家就是在生活, 享受自己屋檐下的不在乎别人眼光的自在生活,
  • cassie耶努斯 回复了帖子 2017-07-11
    也希望我们的同胞多了,歧视华人的现象越来越少
    7月1日,不仅是加拿大150周年庆,也代表着下半年的正式开始。加拿大移民专业网站CICNews发表了一份《加拿大国庆日:移民半年报告》,也预测了今后的移民政策走向。获邀人数大幅增加根据CICNews 4月份的报告,2017年首要季度,EE获邀人数突然激增至24,632人,比之前的任何一个季度都要多。接着第二季度的获邀人数更多,26,653人。也就是说,2017年上半年共有51,285人获邀,是2016年上半年的3倍,有图有真相——加拿大移民部的高级官员指出,由于2017年经济类移民的目标人数有所增加,而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又成为经济类移民的最主要类别,因此,移民部的邀请人数不断增加,以达到年度目标。另外,2015年1月实施快速通道前所积压的旧案,已经基本审核完毕,不用占用大量配额。同时,报告预测省提名PNP的配额也会有所增加。分数线走向获邀人数的增加,直接导致较低分数线(CRS)的下调。今年上半年的16次抽签中,有大约7次的分数线都降至历史较低点。2016年12月的分数线是497分,而今年5月31日的分数线已经下降至413。尽管最近一次抽签的分数线有所上升(449分)
    Cokey 2759 2
  • cassie耶努斯 回复了帖子 2017-07-11
    既来之则安之,大伟最后一句“倍珍惜现在的生活,不是因为空气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人文或是社会,而是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跟家人在一起生活。或许,这才是最重要的吧。”我很认同
    最近心情有点低落,来加拿大已经快有一年的时间了,过了看一切都新奇的兴奋期,这几天不断的回想起过去的生活。大伟一直希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来记录移民的点点滴滴,或许这段思绪的调整也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吧。前几天跟老夏聊天,他说来加拿大十年,现在看再好的景致也没了兴趣。陪亲戚去国家公园游玩,看着亲戚不断的按下相机快门,他自己一张照片都拍。他说他现在最怀念的是家乡杭州的山水,和金华的火腿......这种感觉大伟虽然没有那么深刻,但也正在慢慢的开始体会。7、8月份,是加拿大房市的淡季,为什么在最阳光明媚季节反而是房屋买卖的低谷?因为华人都回国了。大伟周围的华人朋友纷纷选择在这个最长的假期,带着孩子回国看望老人,学习中文,回味那熟悉的一切。此时的大伟看周身边的朋友一个个登上回国的飞机,心中也泛起一丝苦味,那时对家的思念......家是什么,是身处其中觉得全是毛病,拼了命的要改善、要升级、要逃离的地方。但一旦离开,才开始怀念家的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现在住在加拿大动辄几百平方的“豪宅”中,却总在怀念国内那拥挤狭小的公寓。怀念的不光是那住了多年的熟悉的家,还有中国的一切。随处可见的便宜好吃的美食
  • cassie耶努斯 回复了帖子 2017-07-11
    是啊,距离产生美。其实最重要的是,在国内的时候周围的抱怨导致外国的月亮好像无限圆,其实出来才发现,什么样的制度什么样的社会都有自己的问题,国国有本难念的经。何况现在中国日益强大了,对比起来很多方面做的也是很不错的
    最近心情有点低落,来加拿大已经快有一年的时间了,过了看一切都新奇的兴奋期,这几天不断的回想起过去的生活。大伟一直希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来记录移民的点点滴滴,或许这段思绪的调整也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吧。前几天跟老夏聊天,他说来加拿大十年,现在看再好的景致也没了兴趣。陪亲戚去国家公园游玩,看着亲戚不断的按下相机快门,他自己一张照片都拍。他说他现在最怀念的是家乡杭州的山水,和金华的火腿......这种感觉大伟虽然没有那么深刻,但也正在慢慢的开始体会。7、8月份,是加拿大房市的淡季,为什么在最阳光明媚季节反而是房屋买卖的低谷?因为华人都回国了。大伟周围的华人朋友纷纷选择在这个最长的假期,带着孩子回国看望老人,学习中文,回味那熟悉的一切。此时的大伟看周身边的朋友一个个登上回国的飞机,心中也泛起一丝苦味,那时对家的思念......家是什么,是身处其中觉得全是毛病,拼了命的要改善、要升级、要逃离的地方。但一旦离开,才开始怀念家的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现在住在加拿大动辄几百平方的“豪宅”中,却总在怀念国内那拥挤狭小的公寓。怀念的不光是那住了多年的熟悉的家,还有中国的一切。随处可见的便宜好吃的美食
  • cassie耶努斯 回复了帖子 2017-07-11
    可能说同性婚姻和大麻? || 回复:枫林鸟*加拿大版主呵呵, 从居住环境上来讲确实是大农村. 你是指哪些地方比较开放? 
    海那边的六月颁奖小会上, 邀请获奖者发表简短获奖感言, 每次的主题都不一样。 六月这次的主题是: 国外最让你吃惊的一件事!嗯, 移民前做了很多准备, 也读了很多书, 还出国考察了两次, 说吃惊也许不太确切。 但是,自以为定力较强的我, 出国后也还是遇到了一些感觉惊讶或不适应的事情的...... ......我惊讶老外们根本就不了解中国, 甚至不屑于去了解本国以外的东西。咱们中国人一直高喊"让寰球了解中国, 让中国走向寰球", 可是人家反应极淡。 美国佬, 加拿大人, 欧洲人, 几乎一样! 他们更多地是关心哪个政党上台后能解决自己的失业问题, 关心啥时候能去小国海晒太阳或去阿尔卑斯山滑雪...... 中国, 那是遥远的东方, 而且是个体制极其不同的社会, 除非对东方历史文化特别感兴趣的人, 一般的老外对中国人也就是礼仪相见, 友好相处而已, 没有太多很想了解的欲望。 说他们傲慢吗? 不对, 人家比咱有礼貌多了呢; 我觉得其实人家就是在生活, 享受自己屋檐下的不在乎别人眼光的自在生活,
  • cassie耶努斯 回复了帖子 2017-07-11
    有些老外普通话说的很好,相比之下有些孩子长着一张中国脸却不会一句中国话,真的是父母的失职||| 回复:槲寄生_日月是的,应该是高中以后,对母语文化基础牢固以后
    据美国《侨报》报道,幼儿园读双语,然后读国际小学,参加全英培训,让孩子高中之前到海外留学,这似乎是中国低龄留学生一条必经的路。人民日报海外版援引业内人士分析称,这几年去海外就读中学的学生明显增加,海外留学低龄趋势加剧,留学“产业链”服务向“后端”延伸。当留学呈现低龄化趋势,不少家长就有了这样的纠结:既想早点送孩子留学,又担心孩子年纪太小,孤身在外照顾不好自己,不能安心学习。日前,来自中国的22名小留学生,从联合国国际学校毕业。专程赴美陪儿子读书的王霞,看着儿子终于毕业,内心百感交集。王霞是坚持留美陪读的家长代表之一。王霞的儿子叫孙浩天,赴美前就读于北京市海淀区一所重点学校。今年2月份,赴美念初三,王霞全职陪读。王霞说,家长陪读是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的很好方法,作为未成年的小留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需要及时引导。她指出,一些没有家长陪读的孩子,或住在中国小留学生聚集的寄宿家庭,孩子连作业都不写,甚至有的女孩14岁就交了男朋友,远在大洋彼岸的家长也不知道。孙浩天也提到,刚抵美时,由于是新生,常被霸凌,是妈妈和学校老师安慰鼓励他。王霞的例子,很好诠释了低龄留学生家长的考虑:陪读有利于对未成年孩子
  • cassie耶努斯 发表了帖子 2017-07-11
    最近,一则挺有意思的新闻在加拿大疯传。帅哥总理特鲁多在温哥华跑步,偶遇了一群盛装打扮的高中毕业生在照相。当他经过的时候,学生们惊呆了:“这是特鲁多吗?!”等到大家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们把特鲁多叫住,围成一堆求合影,场面好不热闹。有人把这个新闻发在国内,围观群众纷纷疑惑,这是高中生吗?为什么穿得这么隆重?这一阵正值加拿大的毕业季。每年都会有这么一日之内,高中毕业生盛装打扮去迎接高中时代最难忘的一日之内——毕业舞会。高中毕业舞会,英文为Prom Dance,可以说是北美高中的一个传统,是很多北美人心中非常美好的回忆,更是每个高中最盛大、最正式的活动。我们先来科普一下高中毕业舞会。一般来说,参加Prom Dance需要以下几步。找舞伴每年4,5月开始,毕业班的男生们要忙着满寰球找舞伴。人气高的女生会接到好多份邀请。至于女生是否接受邀请,也要看男生的诚意和邀请方式。竞争堪称激烈。邀请舞伴的方式也是千奇百怪,下面这位同学躺在地上假装作案现在来邀请女同学也是醉了。费尽心思邀请到舞伴以后,就要进行第二步:准备服装舞会上,男孩子要求穿上正规的西装配衬衫领带,皮鞋,女孩子们身着晚礼服。男生西服及领带色调要
    2487 4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7-11
    写得很好! 大伟, 我们都经历过同样的心理纠结和乡情困扰. 文中最后的那些"或许"可能就是我们选择出国的种种原因. 但不妨冷静点想, 世间万物, 一旦失去了, 就会加倍怀念它的好; 而身在其中, 就会格外突出它的不好. 这其实是庸人自扰----因为哪怕你现在回国去, 又会对国内诸多现象难以忍受...... 哪里都不完美, 生活的天平还需靠心态来支撑. 到最后, 实在不喜欢而撑不下去了, 那就尽早回流, 不耽误. 
    最近心情有点低落,来加拿大已经快有一年的时间了,过了看一切都新奇的兴奋期,这几天不断的回想起过去的生活。大伟一直希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来记录移民的点点滴滴,或许这段思绪的调整也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吧。前几天跟老夏聊天,他说来加拿大十年,现在看再好的景致也没了兴趣。陪亲戚去国家公园游玩,看着亲戚不断的按下相机快门,他自己一张照片都拍。他说他现在最怀念的是家乡杭州的山水,和金华的火腿......这种感觉大伟虽然没有那么深刻,但也正在慢慢的开始体会。7、8月份,是加拿大房市的淡季,为什么在最阳光明媚季节反而是房屋买卖的低谷?因为华人都回国了。大伟周围的华人朋友纷纷选择在这个最长的假期,带着孩子回国看望老人,学习中文,回味那熟悉的一切。此时的大伟看周身边的朋友一个个登上回国的飞机,心中也泛起一丝苦味,那时对家的思念......家是什么,是身处其中觉得全是毛病,拼了命的要改善、要升级、要逃离的地方。但一旦离开,才开始怀念家的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现在住在加拿大动辄几百平方的“豪宅”中,却总在怀念国内那拥挤狭小的公寓。怀念的不光是那住了多年的熟悉的家,还有中国的一切。随处可见的便宜好吃的美食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7-10
    就是!
    据美国《侨报》报道,幼儿园读双语,然后读国际小学,参加全英培训,让孩子高中之前到海外留学,这似乎是中国低龄留学生一条必经的路。人民日报海外版援引业内人士分析称,这几年去海外就读中学的学生明显增加,海外留学低龄趋势加剧,留学“产业链”服务向“后端”延伸。当留学呈现低龄化趋势,不少家长就有了这样的纠结:既想早点送孩子留学,又担心孩子年纪太小,孤身在外照顾不好自己,不能安心学习。日前,来自中国的22名小留学生,从联合国国际学校毕业。专程赴美陪儿子读书的王霞,看着儿子终于毕业,内心百感交集。王霞是坚持留美陪读的家长代表之一。王霞的儿子叫孙浩天,赴美前就读于北京市海淀区一所重点学校。今年2月份,赴美念初三,王霞全职陪读。王霞说,家长陪读是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的很好方法,作为未成年的小留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需要及时引导。她指出,一些没有家长陪读的孩子,或住在中国小留学生聚集的寄宿家庭,孩子连作业都不写,甚至有的女孩14岁就交了男朋友,远在大洋彼岸的家长也不知道。孙浩天也提到,刚抵美时,由于是新生,常被霸凌,是妈妈和学校老师安慰鼓励他。王霞的例子,很好诠释了低龄留学生家长的考虑:陪读有利于对未成年孩子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7-10
    那就别那么小放出去. 幼儿必须跟着父母. 
    据美国《侨报》报道,幼儿园读双语,然后读国际小学,参加全英培训,让孩子高中之前到海外留学,这似乎是中国低龄留学生一条必经的路。人民日报海外版援引业内人士分析称,这几年去海外就读中学的学生明显增加,海外留学低龄趋势加剧,留学“产业链”服务向“后端”延伸。当留学呈现低龄化趋势,不少家长就有了这样的纠结:既想早点送孩子留学,又担心孩子年纪太小,孤身在外照顾不好自己,不能安心学习。日前,来自中国的22名小留学生,从联合国国际学校毕业。专程赴美陪儿子读书的王霞,看着儿子终于毕业,内心百感交集。王霞是坚持留美陪读的家长代表之一。王霞的儿子叫孙浩天,赴美前就读于北京市海淀区一所重点学校。今年2月份,赴美念初三,王霞全职陪读。王霞说,家长陪读是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的很好方法,作为未成年的小留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需要及时引导。她指出,一些没有家长陪读的孩子,或住在中国小留学生聚集的寄宿家庭,孩子连作业都不写,甚至有的女孩14岁就交了男朋友,远在大洋彼岸的家长也不知道。孙浩天也提到,刚抵美时,由于是新生,常被霸凌,是妈妈和学校老师安慰鼓励他。王霞的例子,很好诠释了低龄留学生家长的考虑:陪读有利于对未成年孩子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7-10
    呵呵, 从居住环境上来讲确实是大农村. 你是指哪些地方比较开放? 
    海那边的六月颁奖小会上, 邀请获奖者发表简短获奖感言, 每次的主题都不一样。 六月这次的主题是: 国外最让你吃惊的一件事!嗯, 移民前做了很多准备, 也读了很多书, 还出国考察了两次, 说吃惊也许不太确切。 但是,自以为定力较强的我, 出国后也还是遇到了一些感觉惊讶或不适应的事情的...... ......我惊讶老外们根本就不了解中国, 甚至不屑于去了解本国以外的东西。咱们中国人一直高喊"让寰球了解中国, 让中国走向寰球", 可是人家反应极淡。 美国佬, 加拿大人, 欧洲人, 几乎一样! 他们更多地是关心哪个政党上台后能解决自己的失业问题, 关心啥时候能去小国海晒太阳或去阿尔卑斯山滑雪...... 中国, 那是遥远的东方, 而且是个体制极其不同的社会, 除非对东方历史文化特别感兴趣的人, 一般的老外对中国人也就是礼仪相见, 友好相处而已, 没有太多很想了解的欲望。 说他们傲慢吗? 不对, 人家比咱有礼貌多了呢; 我觉得其实人家就是在生活, 享受自己屋檐下的不在乎别人眼光的自在生活,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7-10
    不是说无条件开放, 只是说侧重点有所不同, 让有专业技能的人有多一些机会【图片】
    生老病死是我们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追求生命的质量、延长生命的长度也是人之本能。在国内医患关系紧张以及科技逊色于国外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想到了去海外求医。众多的影视剧中,也不乏出现这样的剧情——大病国内医不好,到国外就医好了。 今年1月份,国家癌症中心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发布的年报显示,中国癌症病人的5年生存率仅为25%左右;而美国肿瘤协会的新近统计则显示,美国癌症病人在2003至2009年的5年生存率达到68%。 近年来在美国、英国、新加坡、韩国等医疗体系成熟的国家,出现了越来越多中国人的面孔。以美国的哈佛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为例,2012年该医院接收的中国病患约为40例,而到了2013年就猛增到约100例,而选择海外就医的患者中有70%属于肿瘤患者。 美国,汇集了寰球上先进的科学技术与高端人才,医疗水平自然领先于大部分国家。但也有美国当地人抱怨说,看病难、看病贵,照个X光就
    小边 7608 69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发表了帖子 2017-07-10
    海那边的六月颁奖小会上, 邀请获奖者发表简短获奖感言, 每次的主题都不一样。 六月这次的主题是: 国外最让你吃惊的一件事!嗯, 移民前做了很多准备, 也读了很多书, 还出国考察了两次, 说吃惊也许不太确切。 但是,自以为定力较强的我, 出国后也还是遇到了一些感觉惊讶或不适应的事情的...... ......我惊讶老外们根本就不了解中国, 甚至不屑于去了解本国以外的东西。咱们中国人一直高喊"让寰球了解中国, 让中国走向寰球", 可是人家反应极淡。 美国佬, 加拿大人, 欧洲人, 几乎一样! 他们更多地是关心哪个政党上台后能解决自己的失业问题, 关心啥时候能去小国海晒太阳或去阿尔卑斯山滑雪...... 中国, 那是遥远的东方, 而且是个体制极其不同的社会, 除非对东方历史文化特别感兴趣的人, 一般的老外对中国人也就是礼仪相见, 友好相处而已, 没有太多很想了解的欲望。 说他们傲慢吗? 不对, 人家比咱有礼貌多了呢; 我觉得其实人家就是在生活, 享受自己屋檐下的不在乎别人眼光的自在生活,
    3540 13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7-09
    嗯, 下次听你介绍纽国看病的经历【图片】
    生老病死是我们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追求生命的质量、延长生命的长度也是人之本能。在国内医患关系紧张以及科技逊色于国外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想到了去海外求医。众多的影视剧中,也不乏出现这样的剧情——大病国内医不好,到国外就医好了。 今年1月份,国家癌症中心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发布的年报显示,中国癌症病人的5年生存率仅为25%左右;而美国肿瘤协会的新近统计则显示,美国癌症病人在2003至2009年的5年生存率达到68%。 近年来在美国、英国、新加坡、韩国等医疗体系成熟的国家,出现了越来越多中国人的面孔。以美国的哈佛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为例,2012年该医院接收的中国病患约为40例,而到了2013年就猛增到约100例,而选择海外就医的患者中有70%属于肿瘤患者。 美国,汇集了寰球上先进的科学技术与高端人才,医疗水平自然领先于大部分国家。但也有美国当地人抱怨说,看病难、看病贵,照个X光就
    小边 7608 69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