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1-17
    打了很多折,应该人均$22
    今年攒饭局次数不多,都要年底了,才搞了这个饭局。我们新泽西中国人挺多的,中餐馆也不少。有的很正宗,搞得我们回国对吃饭没有那么热衷了。这里基本上什么风味的饭菜都有。对于新开的餐馆,我们都是抱着捧场的态度去试吃,希望同胞的生意越做越好!我们也可以多一处选择。上周二,我和朋友两个人吃了一次饭,感觉不错。就在圈里招呼了一下,大家可以多尝几个菜。有的人根本不住我们这里,甚至不在美国都进了吃饭群,你说她们得多愿意凑热闹!害得我点错人数。日子过的美,莫过于邀上三五知己,在别人都上班的时候去娱乐。今天我们有12个人在一起,尝试了佳好川菜。16个菜,每人均摊18美金。当然老板给了很多的折扣。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吃饭圈里有一位教授,只有周三没课,她是我们饭局的铁杆!我们为有她这样的好友而骄傲!饭局档次立马升高!参加就餐的基本都是做自己的生意,时间可以自己调配,即使自己不做生意的,也是老公做生意挣大钱的。这次只此的男同胞,居然是因着儿女都上班了,人家自己从做挨踢的行业下来,不去打工了,换一种活法,做起了房屋汽车保险的业务。做这种业务的中国人不多,而且人家不是为了生计,基本是退休了,找一种与人打交道,为人民服务的
    三涵妈妈 2574 12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1-17
    吃喝玩乐
    今年攒饭局次数不多,都要年底了,才搞了这个饭局。我们新泽西中国人挺多的,中餐馆也不少。有的很正宗,搞得我们回国对吃饭没有那么热衷了。这里基本上什么风味的饭菜都有。对于新开的餐馆,我们都是抱着捧场的态度去试吃,希望同胞的生意越做越好!我们也可以多一处选择。上周二,我和朋友两个人吃了一次饭,感觉不错。就在圈里招呼了一下,大家可以多尝几个菜。有的人根本不住我们这里,甚至不在美国都进了吃饭群,你说她们得多愿意凑热闹!害得我点错人数。日子过的美,莫过于邀上三五知己,在别人都上班的时候去娱乐。今天我们有12个人在一起,尝试了佳好川菜。16个菜,每人均摊18美金。当然老板给了很多的折扣。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吃饭圈里有一位教授,只有周三没课,她是我们饭局的铁杆!我们为有她这样的好友而骄傲!饭局档次立马升高!参加就餐的基本都是做自己的生意,时间可以自己调配,即使自己不做生意的,也是老公做生意挣大钱的。这次只此的男同胞,居然是因着儿女都上班了,人家自己从做挨踢的行业下来,不去打工了,换一种活法,做起了房屋汽车保险的业务。做这种业务的中国人不多,而且人家不是为了生计,基本是退休了,找一种与人打交道,为人民服务的
    三涵妈妈 2574 12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1-17
    我们这里有几家
    今年攒饭局次数不多,都要年底了,才搞了这个饭局。我们新泽西中国人挺多的,中餐馆也不少。有的很正宗,搞得我们回国对吃饭没有那么热衷了。这里基本上什么风味的饭菜都有。对于新开的餐馆,我们都是抱着捧场的态度去试吃,希望同胞的生意越做越好!我们也可以多一处选择。上周二,我和朋友两个人吃了一次饭,感觉不错。就在圈里招呼了一下,大家可以多尝几个菜。有的人根本不住我们这里,甚至不在美国都进了吃饭群,你说她们得多愿意凑热闹!害得我点错人数。日子过的美,莫过于邀上三五知己,在别人都上班的时候去娱乐。今天我们有12个人在一起,尝试了佳好川菜。16个菜,每人均摊18美金。当然老板给了很多的折扣。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吃饭圈里有一位教授,只有周三没课,她是我们饭局的铁杆!我们为有她这样的好友而骄傲!饭局档次立马升高!参加就餐的基本都是做自己的生意,时间可以自己调配,即使自己不做生意的,也是老公做生意挣大钱的。这次只此的男同胞,居然是因着儿女都上班了,人家自己从做挨踢的行业下来,不去打工了,换一种活法,做起了房屋汽车保险的业务。做这种业务的中国人不多,而且人家不是为了生计,基本是退休了,找一种与人打交道,为人民服务的
    三涵妈妈 2574 12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1-17
    我家从蒙特利尔出来的,我家老大在6年级的时候,一年学会法语,还跳了一级。
    本来我们计划让孩子躲过中考这一关,赶在考高中前移民加拿大。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到底没有躲过中考,孩子居然考的不错,考入了省重点高中。高一快结束时,来了取签信。没办法,只能走了。中介原来信誓旦旦地保证我们2年内能出发,结果还是等了36个月。难怪去孩子学校办手续时,那个盛名的校长看着我们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可要慎重呀!多少人想尽办法都进不来我们这个学校,你们却要退学?当时,心里真的是很沉重,很担心!01好了,不说那么多,我们登陆蒙特利尔后就开始闹心了。这里法律规定必须到法语的欢迎班学习法语,通过后才能进入普通学校或私立学校(英语或法语)。我们在国内一直学习英语,法语是零基础。可以想象当时,我们有多难,信息很少,多数移民都是孩子在小学,初中阶段来登陆的,像我们孩子16岁这么大的很少有信息分享,参考。我们面临决定:1、回国读完高中,拿着高考成绩再回来申请大学2、离开魁北克省,去别的省市,读英文高中3、开始读法语欢迎班,多学门语言,时间上要耽误1—2年.......02是的,我们当时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回国,把高中读完。我可以动用社会关系再回原来的高中读书,即使不能是作为正式学生,也能作为旁听生来完成高
    阿里路亚 2602 2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1-17
    都是一部分人在折腾
    换一个生活环境接触更广阔的天空为了孩子的教育哪一个才是你移民的原因?从英国留学回来的邓胤今年35岁,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妻子是他英国读书时的同学,两人毕业后回国结婚,搬进了五环外邓胤父母的回迁房。现在育有一位3岁女儿,生活看似圆满幸福。种种无奈最终还是让他们动了重回英国的想法。一切都要从孩子的教育说起。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邓胤还没来得及抱一抱孩子,就先被岳父拉倒一个角落,语重心长的叮嘱:现在已经有孩子了,你该考虑考虑买学区房的事儿了。这将他原本初为人父的好心情一扫而光,这也不是他首要次听到。妻子刚怀孕时,公司同事也曾这样建议。从英国回来的他们极不适应,放佛一个孩子为家庭带来的不是美好,而是沉甸甸的压力。后来多亏妻子从中调解,才让买学区房的事儿暂搁。但转眼女儿已经三岁,上学的问题迫在眉睫,岳父又旧事重提,家庭关系又紧张起来。岳父为了帮他,一大把年纪每天早出晚归,去周边的中介公司一个接一个的看学区房,回来后也一言不发。邓胤知道岳父这是受了高房价的打击,每看一次,失望一次,心里抑郁。一日之内,岳父似乎忍无可忍,终于对他破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1-16
    我们的房产税80%给学校!
    1在美国交了一年税明白了谁是国家的主人------200多年前,一群人为了反抗大英帝国的苛捐杂税,闹了独立,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这里面最聪明的一部分人制定了人类有史以来起首进的制度,当然,也包括最繁复的税法。经过几十代人的修订和完善,现在的美国税法,成了一张笼罩全球的天网,只要你是美国纳税人,不管跑到天涯海角,都躲不开税务局的手伸进你的钱包。很多人来美国之前,对这样严密的税法都感到担忧,今天,我们“海那边”移民群里一位移民美国的常先生,用他的亲身经历来告诉你,美国的税收总归是怎么回事。下面这张税单,是常先生在美国买车后交的个人财产税,总共为346.99美元。在这张税单的右侧,清楚地写明了这些税款将用于哪些地方。其中有交给县政府的,有给县公园维护的,有给道路桥梁维护的,最多的一笔,是给该地一家学校的,217.64美元,占税款的63%。六成以上都给了教育,现在知道为什么美国教育那么好了吧?这样的详细信息不仅体现在税单上,在美国政府网站,任何人输入自己这一年的纳税额,就可以清楚地查到自己的税款被用于哪些方面。刚开始,常先生认为,美国政府之所以要在税单上这么做,是为了证明自己没有乱收税,没有糟
    Mr海 2596 1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1-16
    是的
    我们经常说美国人如何,印度人如何,中国人如何等话题,在我所接触的人来说,我觉得很多事情不是以哪国人来划分,而是以所处的圈子来划分。最常见的是美国人的教育如何,美国的父母如何,中国人的父母都让孩子上名校,美国父母就不是这样想的等等,这是误区之一。想想我们在国内上学的时候,一直都在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们不仅学习书本知识,还学工学农,在大学里也是参加各种俱乐部活动。领导力也是杠杠的。现在很多大陆来的华人都在当地竞选要职。即使最近在美国毕业的那些年轻的博士硕士,在美国不同的领域里发展的都不错。只是现在听说国内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大家都在刷题,我的一个客人,她不到三十岁,在美国读的研究生,现在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她说当时高考,高二就学完所有的知识,高三一年都在备考,其实效率并不高,只是大家都刷题,不敢不做题。或者说她的那个圈子的人都在做那样的事情。在美国升大学的学生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只是这里的学生因为体制好,可以多考几次标准化考试而已。美国的学校分三六九等,不是中国人分的,而是美国主流媒体划分的。至于被哈佛普林斯顿录取而不去的到底是极少数,不能拿来说事儿,因为即使在美国这也被说成另类,我遇
    三涵妈妈 2674 8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1-16
    我就是有感而发
    我们经常说美国人如何,印度人如何,中国人如何等话题,在我所接触的人来说,我觉得很多事情不是以哪国人来划分,而是以所处的圈子来划分。最常见的是美国人的教育如何,美国的父母如何,中国人的父母都让孩子上名校,美国父母就不是这样想的等等,这是误区之一。想想我们在国内上学的时候,一直都在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们不仅学习书本知识,还学工学农,在大学里也是参加各种俱乐部活动。领导力也是杠杠的。现在很多大陆来的华人都在当地竞选要职。即使最近在美国毕业的那些年轻的博士硕士,在美国不同的领域里发展的都不错。只是现在听说国内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大家都在刷题,我的一个客人,她不到三十岁,在美国读的研究生,现在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她说当时高考,高二就学完所有的知识,高三一年都在备考,其实效率并不高,只是大家都刷题,不敢不做题。或者说她的那个圈子的人都在做那样的事情。在美国升大学的学生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只是这里的学生因为体制好,可以多考几次标准化考试而已。美国的学校分三六九等,不是中国人分的,而是美国主流媒体划分的。至于被哈佛普林斯顿录取而不去的到底是极少数,不能拿来说事儿,因为即使在美国这也被说成另类,我遇
    三涵妈妈 2674 8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1-16
    谢谢认同
    我们经常说美国人如何,印度人如何,中国人如何等话题,在我所接触的人来说,我觉得很多事情不是以哪国人来划分,而是以所处的圈子来划分。最常见的是美国人的教育如何,美国的父母如何,中国人的父母都让孩子上名校,美国父母就不是这样想的等等,这是误区之一。想想我们在国内上学的时候,一直都在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们不仅学习书本知识,还学工学农,在大学里也是参加各种俱乐部活动。领导力也是杠杠的。现在很多大陆来的华人都在当地竞选要职。即使最近在美国毕业的那些年轻的博士硕士,在美国不同的领域里发展的都不错。只是现在听说国内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大家都在刷题,我的一个客人,她不到三十岁,在美国读的研究生,现在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她说当时高考,高二就学完所有的知识,高三一年都在备考,其实效率并不高,只是大家都刷题,不敢不做题。或者说她的那个圈子的人都在做那样的事情。在美国升大学的学生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只是这里的学生因为体制好,可以多考几次标准化考试而已。美国的学校分三六九等,不是中国人分的,而是美国主流媒体划分的。至于被哈佛普林斯顿录取而不去的到底是极少数,不能拿来说事儿,因为即使在美国这也被说成另类,我遇
    三涵妈妈 2674 8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1-16
    谢谢
    上个月,老二给我送一张照片过来,说这是他们入选福布斯2018年 30 Under 30的照片。现在只是进了决赛,还没有收关胜出。我傻傻的问:你有那么富有吗?他说不是福布斯榜,是30 Under 30. 一边说着话我就谷歌了,明白了!即使没有选上被提名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我又问,咋没有你哥?他也是under 30。 老二说他们也不知道谁提名的,就把三个人放上去了。今天11/14结果一出来,老二首要时间告诉我!这个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今年是第个七个年头评选。横跨20个领域,都是各界的前30名精英才俊。https://www.forbes.com/30-under-30/2018/education/#f0d01637523d这是2018年教育领域的30名。他们Collegevine 应该是最年轻的,只有22岁。整个名单一共600人,基本都是创业成功的年轻人,当然还有很多明星。详情请看这里:https://www.forbes.com/30-under-30/2018/#53415a0d1aaf 作为老妈,小区的村长给我一个名字Mother of Forbes 30 und
    三涵妈妈 5010 9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1-16
    是的,关键是他们帮助了美国公立高中的孩子,填补了空白
    上个月,老二给我送一张照片过来,说这是他们入选福布斯2018年 30 Under 30的照片。现在只是进了决赛,还没有收关胜出。我傻傻的问:你有那么富有吗?他说不是福布斯榜,是30 Under 30. 一边说着话我就谷歌了,明白了!即使没有选上被提名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我又问,咋没有你哥?他也是under 30。 老二说他们也不知道谁提名的,就把三个人放上去了。今天11/14结果一出来,老二首要时间告诉我!这个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今年是第个七个年头评选。横跨20个领域,都是各界的前30名精英才俊。https://www.forbes.com/30-under-30/2018/education/#f0d01637523d这是2018年教育领域的30名。他们Collegevine 应该是最年轻的,只有22岁。整个名单一共600人,基本都是创业成功的年轻人,当然还有很多明星。详情请看这里:https://www.forbes.com/30-under-30/2018/#53415a0d1aaf 作为老妈,小区的村长给我一个名字Mother of Forbes 30 und
    三涵妈妈 5010 9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1-16
    谢谢
    上个月,老二给我送一张照片过来,说这是他们入选福布斯2018年 30 Under 30的照片。现在只是进了决赛,还没有收关胜出。我傻傻的问:你有那么富有吗?他说不是福布斯榜,是30 Under 30. 一边说着话我就谷歌了,明白了!即使没有选上被提名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我又问,咋没有你哥?他也是under 30。 老二说他们也不知道谁提名的,就把三个人放上去了。今天11/14结果一出来,老二首要时间告诉我!这个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今年是第个七个年头评选。横跨20个领域,都是各界的前30名精英才俊。https://www.forbes.com/30-under-30/2018/education/#f0d01637523d这是2018年教育领域的30名。他们Collegevine 应该是最年轻的,只有22岁。整个名单一共600人,基本都是创业成功的年轻人,当然还有很多明星。详情请看这里:https://www.forbes.com/30-under-30/2018/#53415a0d1aaf 作为老妈,小区的村长给我一个名字Mother of Forbes 30 und
    三涵妈妈 5010 9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1-16
    谢谢
    上个月,老二给我送一张照片过来,说这是他们入选福布斯2018年 30 Under 30的照片。现在只是进了决赛,还没有收关胜出。我傻傻的问:你有那么富有吗?他说不是福布斯榜,是30 Under 30. 一边说着话我就谷歌了,明白了!即使没有选上被提名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我又问,咋没有你哥?他也是under 30。 老二说他们也不知道谁提名的,就把三个人放上去了。今天11/14结果一出来,老二首要时间告诉我!这个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今年是第个七个年头评选。横跨20个领域,都是各界的前30名精英才俊。https://www.forbes.com/30-under-30/2018/education/#f0d01637523d这是2018年教育领域的30名。他们Collegevine 应该是最年轻的,只有22岁。整个名单一共600人,基本都是创业成功的年轻人,当然还有很多明星。详情请看这里:https://www.forbes.com/30-under-30/2018/#53415a0d1aaf 作为老妈,小区的村长给我一个名字Mother of Forbes 30 und
    三涵妈妈 5010 9
  • 三涵妈妈 发表了帖子 2017-11-16
    今年攒饭局次数不多,都要年底了,才搞了这个饭局。我们新泽西中国人挺多的,中餐馆也不少。有的很正宗,搞得我们回国对吃饭没有那么热衷了。这里基本上什么风味的饭菜都有。对于新开的餐馆,我们都是抱着捧场的态度去试吃,希望同胞的生意越做越好!我们也可以多一处选择。上周二,我和朋友两个人吃了一次饭,感觉不错。就在圈里招呼了一下,大家可以多尝几个菜。有的人根本不住我们这里,甚至不在美国都进了吃饭群,你说她们得多愿意凑热闹!害得我点错人数。日子过的美,莫过于邀上三五知己,在别人都上班的时候去娱乐。今天我们有12个人在一起,尝试了佳好川菜。16个菜,每人均摊18美金。当然老板给了很多的折扣。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吃饭圈里有一位教授,只有周三没课,她是我们饭局的铁杆!我们为有她这样的好友而骄傲!饭局档次立马升高!参加就餐的基本都是做自己的生意,时间可以自己调配,即使自己不做生意的,也是老公做生意挣大钱的。这次只此的男同胞,居然是因着儿女都上班了,人家自己从做挨踢的行业下来,不去打工了,换一种活法,做起了房屋汽车保险的业务。做这种业务的中国人不多,而且人家不是为了生计,基本是退休了,找一种与人打交道,为人民服务的
    2574 12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1-16
    中国不承认双重,美国也不承认
    在国际公法上,国籍是自然人对某国负有忠诚义务的根据,也是国籍国对其行使外交保护的根据。多重国籍者可能要对多个国家负有忠诚义务,这往往会给他带来许多麻烦,特别是在战争时更是如此。如果其两个国籍国之间发生战争,则无论他选择忠诚于哪一方,都会被对方视为叛国行为。无国籍者没有这些忠诚义务,但当其权利在某个国家受到损害时,将得不到任何国家的外交保护。中国国籍政策China基本原则1、坚持一人一个国籍,不承认双重国籍;2、尊重当事人本人的意愿;3、选择了中国国籍的华侨,应当遵守所在国的法律、风俗习惯,同当地人民友好相处,不参加当地的政治活动,但他们的正当权益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一些 误解中国国籍法实行以来,,由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实施细则,造成了人们的很大误解。其中,最主要的误解有以下:首要个误解是:一个中国公民加入外国国籍后,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第二个误解是:本人在外国出生时具有外国国籍的,即不具有中国国籍;第三个误解是:中国国籍法既不承认双重国籍,也不默认双重国籍。误解一:一个中国公民加入外国国籍后,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这一误解,是基于对中国国籍法第九条的规定: “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
    爱丽丝 7743 3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1-15
    在之前就在这里
    我的眼睛到现在都是20/20,甚至更好!只是10年前就感觉看书费劲,后来才知道是老花了,坚持了三四年直到胳膊不够长了才戴花镜。从不戴眼镜的我,即使戴墨镜都感到鼻梁不舒服。现在真的是没办法,花大价钱去买超轻的眼镜又划不来,花镜不是总要戴的,只有看书看手机才需要,结果是到处扔,花镜随处可以买到,我就在每个包里,每个房间里放上一个。因为我们有保险,每年都去检查眼睛,配一个免费的花镜也不错。不过这种花镜算下来要300多美金,除了保险公司付钱自己也要交10%。美国有两种看眼睛的医生,一种是我们所说的眼科医生,而另一种就是检查视力的验光师。每次去检查视力都让我散瞳检查眼底,我从来都说不用。我的视力没有老花的很快,两年加了25度。保护眼睛应该是我们的主要责任,到了年龄还要吃一些营养品,一日之内到晚眼睛总是涩涩的不舒服。好在检查一下,说都好!我在这个眼镜店检查视力已经有15年了,这个店一直都这样,不过验光师和店员换过两拨了。
    三涵妈妈 2132 10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1-15
    不戴眼镜最好
    我的眼睛到现在都是20/20,甚至更好!只是10年前就感觉看书费劲,后来才知道是老花了,坚持了三四年直到胳膊不够长了才戴花镜。从不戴眼镜的我,即使戴墨镜都感到鼻梁不舒服。现在真的是没办法,花大价钱去买超轻的眼镜又划不来,花镜不是总要戴的,只有看书看手机才需要,结果是到处扔,花镜随处可以买到,我就在每个包里,每个房间里放上一个。因为我们有保险,每年都去检查眼睛,配一个免费的花镜也不错。不过这种花镜算下来要300多美金,除了保险公司付钱自己也要交10%。美国有两种看眼睛的医生,一种是我们所说的眼科医生,而另一种就是检查视力的验光师。每次去检查视力都让我散瞳检查眼底,我从来都说不用。我的视力没有老花的很快,两年加了25度。保护眼睛应该是我们的主要责任,到了年龄还要吃一些营养品,一日之内到晚眼睛总是涩涩的不舒服。好在检查一下,说都好!我在这个眼镜店检查视力已经有15年了,这个店一直都这样,不过验光师和店员换过两拨了。
    三涵妈妈 2132 10
  • 三涵妈妈 发表了帖子 2017-11-15
    上个月,老二给我送一张照片过来,说这是他们入选福布斯2018年 30 Under 30的照片。现在只是进了决赛,还没有收关胜出。我傻傻的问:你有那么富有吗?他说不是福布斯榜,是30 Under 30. 一边说着话我就谷歌了,明白了!即使没有选上被提名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我又问,咋没有你哥?他也是under 30。 老二说他们也不知道谁提名的,就把三个人放上去了。今天11/14结果一出来,老二首要时间告诉我!这个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今年是第个七个年头评选。横跨20个领域,都是各界的前30名精英才俊。https://www.forbes.com/30-under-30/2018/education/#f0d01637523d这是2018年教育领域的30名。他们Collegevine 应该是最年轻的,只有22岁。整个名单一共600人,基本都是创业成功的年轻人,当然还有很多明星。详情请看这里:https://www.forbes.com/30-under-30/2018/#53415a0d1aaf 作为老妈,小区的村长给我一个名字Mother of Forbes 30 und
    5010 9
  • 三涵妈妈 发表了帖子 2017-11-15
    我们经常说美国人如何,印度人如何,中国人如何等话题,在我所接触的人来说,我觉得很多事情不是以哪国人来划分,而是以所处的圈子来划分。最常见的是美国人的教育如何,美国的父母如何,中国人的父母都让孩子上名校,美国父母就不是这样想的等等,这是误区之一。想想我们在国内上学的时候,一直都在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们不仅学习书本知识,还学工学农,在大学里也是参加各种俱乐部活动。领导力也是杠杠的。现在很多大陆来的华人都在当地竞选要职。即使最近在美国毕业的那些年轻的博士硕士,在美国不同的领域里发展的都不错。只是现在听说国内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大家都在刷题,我的一个客人,她不到三十岁,在美国读的研究生,现在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她说当时高考,高二就学完所有的知识,高三一年都在备考,其实效率并不高,只是大家都刷题,不敢不做题。或者说她的那个圈子的人都在做那样的事情。在美国升大学的学生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只是这里的学生因为体制好,可以多考几次标准化考试而已。美国的学校分三六九等,不是中国人分的,而是美国主流媒体划分的。至于被哈佛普林斯顿录取而不去的到底是极少数,不能拿来说事儿,因为即使在美国这也被说成另类,我遇
    2674 8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1-14
    为什么要比啊!
    十九大提出两个“十五年”的战略步骤,30年要把中国建成现代化强国。从中国既有经验来看,想顺利达成目标,最稳的依靠是“城市化”三字。城市化是维持中国连续高增长的两个关键发动机之一。另一个是市场化。现在的问题在于,中国的平均城市化水平已经追至57%,算是进入城市化的高级阶段。这意味着今后中国的提升将不会象过去那么容易。不过,付出与回报大多数时候是相当的,再有提升也将会是更大的进步。因此,选准城市升级的道路与方向就至关重要。比如,你喜欢这样的城市呢?曼哈顿中心3.4平方公里的中央公园,被摩天大楼包围着还是这样的?斯德哥尔摩,仿佛没有变化始终韵味十足的欧洲老城或者,是这样的?大保定别觉得这样对比不厚道。到底,它们处于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而且定位也毫无相似性。国内对资本主义“首都”纽约满是口诛笔伐,但只要提起中国大城市的发展方向,最常被拿来对标的依然是纽约。仔细了解纽约的城市进化之路,就会发现,中国实现城市升级力促两个“十五年”战略目标实现的秘密就在其中。有一个残酷的结论是,三十年后即便顺利完成了这两步战略规划,中国的城市获得巨大提升,但也依然无法超越纽约。我
    Cloudwind 3888 3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