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12-21
    说的对!我先生吃中餐时,如果有服务生拿刀叉给他,他还生气呢!要服务生马上拿走
    我开始还以为这些老外不会用筷子,结果在中餐馆,里面的老外筷子一个比一个熟练。也是玩的溜
    鸢羽飞 1178 1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12-21
    可能是麻多过辣?
    老外并不怎么能吃辣,尤其是黑人,但是还是特别喜欢我在华人超市买的麻辣火锅
    VitalCrownVic 1732 1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12-21
    我也
    留学党表示什么转书转笔之类的课堂小动作这些白人学生全都不会,还要老是让我表演给他们看,,,我也是服了
    momori 1790 1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12-21
    呵呵呵....要赔死了!还是乖乖地做个"笨小孩“吧!
    外国人真笨,连闯红灯都不会,你还怕车撞你?敢撞就让司机赔的倾家荡产!(我这是在反讽)
    christinemao 1177 1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12-21
    知识产权是应该受到保护……
    大家都知道国外听歌和看电影视频都是要收钱的,自从上次我翻墙到国内网站看电影之后,这群外国佬天天拉着我让我给他们下片!说好的知识产权意识呢?
    nono 1432 1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12-21
    哈哈哈...心有同感!
    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算术是真的差啊!而且还很愣!我去便利店买了几样东西,自己算了下是15.5刀,然后结账的时候习惯性地掏出个20刀和一个50美分,店员是个黑人小哥算完钱看着我,楞了一下,满脸疑惑,我也看着他,他接过20刀,然后从抽屉数了4.5刀找零给了我,我也是一脸懵逼。心想算了算了,入乡随俗,入乡随俗。
    心平气和 1176 2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2-21
    呵呵, 有人来替我当妈就最好了【图片】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着“辅导孩子写作业”是种怎样的体验的话题,引发妈妈们的各种吐槽!看看这些妈妈说的,笑中带泪啊!辅导孩子,一方面需要有耐心,另一方面也需要有这个能力,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拥有这样的能力的。辅导功课需要帮助的不光是孩子孩子做作业家里有没有人督促和辅导,成绩大不一样。但并不是所有父母都有辅导孩子做作业的能力。魁北克省公益组织Alloprof因此推出了一个新的服务项目:帮助那些辅导孩子有困难、或者督促孩子做作业不得法的父母。周一到周四的下午5点到晚上8点,为孩子的作业头痛的家长们可以打电话或在该组织的Facebook网页上发私信。让家长们头痛的问题不仅是作业本身。一位母亲的问题是:我的14岁的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我该怎么帮助他?这个公益组织的名字翻译成中文就是“喂,老师”。顾名思义,它原本是一个向孩子提供作业辅导的组织,其热线电话服务十分受欢迎。该组织负责人Sandrine Faust说,有时打电话来的是父母。他们总是因为占用了孩子们的辅导时间而不好意思。该组织因此推出专门面向父母的热线服务。将有四十多名老师和教育学专家参加这个项目。Desjardins银行的基金会将在今后三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2-20
    好看!都好看!
    在探秘娘惹系列一、二中带大家走进了真实的娘惹人家和新加坡侨生博物馆,还给大家秀了一把缤纷艳丽的娘惹装,在系列之三中我再带大家去逛逛新加坡较大的土生华人聚居区——如切,去看看最原汁原味的土生华人民居、店屋和老街区。这篇文章也曾被新加坡的知名中文媒体《南洋视界》发表。————————————————如切是位于新加坡东部靠近东海岸的一个独具风貌的地区,2011年成为首先国家遗产保护区。如切的路名来源于一百多年前的本地富商周如切,他在年轻时只身来到南洋打拼,经营种植园并在加东一带买下大片土地建造房屋,卖给当时富裕的土生华人和其他移民后裔,用现代的语言来讲他就是一个成功的房地产商,也由此如切成了新加坡当时数一数二的富人区。提到土生华人,在这里要给大家做一个科普,土生华人指的是远至十五世纪从中国飘洋过海来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一带的华人与当地马来人或其他民族通婚所生的后代,生下的男孩叫峇峇,女孩叫娘惹。正如他们的身份一样,土生华人的文化与生活习俗也是交融多样又别具一格的,他们所独有的娘惹文化也是一种不同于华族文化和马来文化的独特文化。他们的服饰很独特,女人穿着唯美惊艳的娘惹装和做工考究的珠
    Prisca1966 3317 16
  • 大伟探秘加拿大 发表了帖子 2017-12-20
    12月10日上午,程序员欧建新新从中兴通讯的大楼顶上一跃而下,留下四位老人和9岁的儿子、2岁的女儿,结束了年仅42岁的生命。欧建新的妻子丁某回忆说:“接到电话,说我老公跳楼了,我急忙打车赶到现场,看见我家老公瘫倒在中兴研发大楼办公楼的台阶上。周边到处都是血,我瞬间瘫坐在地上。”不久前,作为中兴研发负责人的欧某,刚被领导谈话,公司大规模裁员,要求他主动离职,并回收股权。他跳楼当天上午9点接到公司电话,让他去一趟,他出门前对妻子说的收关一句话是:“领导要我去公司”,“我们公司有内部矛盾,我很可能成为牺牲品”。3个小时后,欧某新从研发中心大楼一跃而下。欧某新出生湖南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学习成绩优秀,本科考入北航,硕士南开,在华为工作8年,又在中兴担任研发负责人6年。他的前半生,是典型的寒门子弟通过自己的勤奋,成为中产阶级,改变贫穷命运的故事。如果不是这场死亡,他可能和千千万万个人到中年,事业小有成就的男人一样,过着表面上妻贤子孝的幸福生活。9岁的儿子哭着打电话给妈妈,”爸爸是个骗子,说好了要出去玩的“。”以后,没有人教儿子数学和英语,没有人给女儿讲故事,没有人和我说哈,发微信也没有人再回复“,
    2182 2
  • 大伟探秘加拿大 发表了帖子 2017-12-20
    小时候梦想有一辆车,一个每天都在做的梦......刚到北京上学时,赶上小室哲哉和安室奈美惠来北京开演唱会。地点在首都体育馆,那时从定福庄到白石桥就像是一次长途旅行。考虑到夜里演唱会结束时可能回不了学校,专门提前一周去坐公交车踩点。去的时候要倒三次公交,回来的时候比较惨,夜里11点时八王坟(现在的大望路)已经没有了回学校的312路公交车。那天晚上,在八王坟遇到了几个同是去看演唱会的二外日本留学生,6个人一起拼车小面的,每人耗巨资2元。那时有车是一件多么豪华的事情,大学的班主任是北京土著的富二代,每天开车一辆红色的两箱夏利上下班,简直是学校的一道风景。那时的北京虽然公交和地铁远没有现在这么拥挤,但线路却少的可怜。每天拿着学生月票在各路站牌下中转,忍受着酷暑和严寒的洗礼,奔波在一个又一个找工作面试的路上。等车的时候,较爱看来往的车辆来打发时间,欣赏各种汽车的外形,记得当时最喜欢的还是奥迪100。对于一个在北京居无定所的低端的不能在低端的年轻人,拥有一辆汽车真的是痴人说梦,能坐的起一元有大座的小公共就算是豪华了。十几年后,终于有了自己的车。夜里梦中醒来都恨不得下楼去再开两下,开车带家人出去是最
    2271 2
  • 大伟探秘加拿大 发表了帖子 2017-12-20
    在跟很多朋友们聊移民时,发现大家在最开始走上移民这条路时会有诸多误区,不光在知识层面,更重要的是在思维层面会走弯路。所以今天大伟就来说说,下了决心移民后几件关键的事情。01移民是一场长期的战斗移民可能是我们这辈子做的较大的一个决定,而这个最重要的决定也必然要耗费最长的时间。以大伟为例,从最开始动了移民心思,研究美国,研究澳洲,最终转到加拿大并申请成功,总共过程耗费了4年之久。这期间自然是走了许多弯路,因为移民信息的不对称,也很难找到懂行的朋友商量,所以真的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收关在看到加拿大技术移民的曙光后,准备雅思和各种材料,等待机遇,也长达两年。移民真的是个复杂透顶的事情,四个主流的移民国家 -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总共加起来有上百个移民项目,每个项目对申请人的要求都不一样。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九的海外申请者最开始都不符合要求,英语、学历、资产、职业等等等等。很多朋友在看了一圈发现没有符合要求的项目时,往往会感到灰心,有的甚至干脆暂时放弃,而在未来的某个时候那个想要放飞的梦想依然会不时的出现在心头。所以别怕过程漫长,别怕条件不够。只有选择好了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并为之有针对性
    3537 1
  • 大伟探秘加拿大 发表了帖子 2017-12-20
    移民以来,大伟一直在观察着这个全新的寰球。因为每个人身处的环境不同,观察寰球的角度也不同,所以我所看到的寰球未免有些主观。但有一点我是可以完全肯定的是,在加拿大的华裔孩子们的平均素质极高,甚至超过国内。移民这件事情是个双刃剑,对于一个家庭的很多方面有好有坏。但唯独环境和孩子这两个因素是毫无争议的,可以说,为了孩子而移民永远不会后悔。对于王中王来说,由于移民的时间还相对较短,年龄也太小,移民在他身上展现出的价值还不明显。但我身边华人家庭和社区的孩子,却每每令大伟惊叹,这些孩子都太棒了!我现在居住的是一个新兴的社区,房价不高,居民也是中产阶级为主。华人群体更有针对性,主要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而且不管是老移民还是新移民,几乎都是2000年以后来到的加拿大。所接触的华人移民也多是知识分子出身,受过良好的教育,可以这样华人群体在加拿大有一定的代表性。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华人孩子们总归优秀在哪?单纯首先,这里的孩子都非常单纯。单纯是孩子的天性,可是在当今的社会却成了一个孩子难能可贵的品质。在加拿大这个社会,孩子不单纯都不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简单直接。在学校不需要给老师校长送礼(当然过节时巧克力
    2106 1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2-20
    也未必吧, 那里的工作机会也不少的。 可能主要还是因为法语社会, 限制了很多东西
    [楼主按] 今天的华语新闻:成千上万的人离开魁省 他们搬去哪里了? 这个题目有点吓人, 不过文章本身还好, 说的是人们因各种原因离开魁省, 但后来也可能又回流。加拿大是没有户籍限制的国家。 移民之后, 如果是省提名移民项目的, 只要在落脚地呆够了要求的时间, 是可以自由迁移到其他省市的。 虽然魁省并不乐意你离她而去, 但也不能限制你作为公民的自由。从我个人的角度讲, 我非常喜欢魁省的历史文化氛围和蒙特利尔这个“小巴黎”的时尚感, 但是, 只可惜那是个法语地区 ---- 语言之下必有文化差异, 而相比之下, 英语语系到底是我们更熟悉的; 既然已辛苦飘洋过海了, 自然倾向于一个更容易拿捏的环境, 所以只好忍痛割爱, 舍文化氛围而追逐经济至上。不过目前的魁省移民政策确实是加拿大诸省中最诱人的, 所以, 不妨先试试这个敲门砖。 没准一试就喜欢上了呢! 魁省现在的华人数量也很大, 华人生活方便程度也直逼安省了, 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青菜萝卜, 各有所爱。 哪个地方更适合你, 还是自己最清楚。-----------------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2-20
    当然可以啊, 而且必须学!
    [楼主按] 今天的华语新闻:成千上万的人离开魁省 他们搬去哪里了? 这个题目有点吓人, 不过文章本身还好, 说的是人们因各种原因离开魁省, 但后来也可能又回流。加拿大是没有户籍限制的国家。 移民之后, 如果是省提名移民项目的, 只要在落脚地呆够了要求的时间, 是可以自由迁移到其他省市的。 虽然魁省并不乐意你离她而去, 但也不能限制你作为公民的自由。从我个人的角度讲, 我非常喜欢魁省的历史文化氛围和蒙特利尔这个“小巴黎”的时尚感, 但是, 只可惜那是个法语地区 ---- 语言之下必有文化差异, 而相比之下, 英语语系到底是我们更熟悉的; 既然已辛苦飘洋过海了, 自然倾向于一个更容易拿捏的环境, 所以只好忍痛割爱, 舍文化氛围而追逐经济至上。不过目前的魁省移民政策确实是加拿大诸省中最诱人的, 所以, 不妨先试试这个敲门砖。 没准一试就喜欢上了呢! 魁省现在的华人数量也很大, 华人生活方便程度也直逼安省了, 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青菜萝卜, 各有所爱。 哪个地方更适合你, 还是自己最清楚。-----------------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2-20
    是的!
    [楼主按] 今天的华语新闻:成千上万的人离开魁省 他们搬去哪里了? 这个题目有点吓人, 不过文章本身还好, 说的是人们因各种原因离开魁省, 但后来也可能又回流。加拿大是没有户籍限制的国家。 移民之后, 如果是省提名移民项目的, 只要在落脚地呆够了要求的时间, 是可以自由迁移到其他省市的。 虽然魁省并不乐意你离她而去, 但也不能限制你作为公民的自由。从我个人的角度讲, 我非常喜欢魁省的历史文化氛围和蒙特利尔这个“小巴黎”的时尚感, 但是, 只可惜那是个法语地区 ---- 语言之下必有文化差异, 而相比之下, 英语语系到底是我们更熟悉的; 既然已辛苦飘洋过海了, 自然倾向于一个更容易拿捏的环境, 所以只好忍痛割爱, 舍文化氛围而追逐经济至上。不过目前的魁省移民政策确实是加拿大诸省中最诱人的, 所以, 不妨先试试这个敲门砖。 没准一试就喜欢上了呢! 魁省现在的华人数量也很大, 华人生活方便程度也直逼安省了, 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青菜萝卜, 各有所爱。 哪个地方更适合你, 还是自己最清楚。-----------------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2-20
    目前是的!但如果人太多了, 难说以后会不会变难些
    [楼主按] 今天的华语新闻:成千上万的人离开魁省 他们搬去哪里了? 这个题目有点吓人, 不过文章本身还好, 说的是人们因各种原因离开魁省, 但后来也可能又回流。加拿大是没有户籍限制的国家。 移民之后, 如果是省提名移民项目的, 只要在落脚地呆够了要求的时间, 是可以自由迁移到其他省市的。 虽然魁省并不乐意你离她而去, 但也不能限制你作为公民的自由。从我个人的角度讲, 我非常喜欢魁省的历史文化氛围和蒙特利尔这个“小巴黎”的时尚感, 但是, 只可惜那是个法语地区 ---- 语言之下必有文化差异, 而相比之下, 英语语系到底是我们更熟悉的; 既然已辛苦飘洋过海了, 自然倾向于一个更容易拿捏的环境, 所以只好忍痛割爱, 舍文化氛围而追逐经济至上。不过目前的魁省移民政策确实是加拿大诸省中最诱人的, 所以, 不妨先试试这个敲门砖。 没准一试就喜欢上了呢! 魁省现在的华人数量也很大, 华人生活方便程度也直逼安省了, 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青菜萝卜, 各有所爱。 哪个地方更适合你, 还是自己最清楚。-----------------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12-19
    很详细哦!
    前阵子的虐童事件里,据说有幼儿园的老师曾经恐吓小朋友说,“我有一个长长的望远镜可以伸到你家里来,你做什么说什么我都知道”。这句邪恶的话别说是小孩子,就是成年人听了大概也不免心中一凛,因为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更甚于人身被控制或者身体被伤害的恐怖——它想要操控和摆布的是我们生活和思想的全部。可是其实这种黑镜式的恐怖,这种后现代式的魔幻,已经不仅仅只是一种想象中的威胁,它正在快速地变成你我需要面对的现实。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如那些幼儿园里无助的孩子,在这样无限长又无处不在的望远镜窥探之下,无力自保,或浑然不觉。新近的一个例子是国内某知名公司。这家公司生产的监控摄像头有一个直播的功能,安装了摄像头的商家可以把监控画面实时向全寰球直播。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只要打开该公司摄像头的APP,就能看到正在直播的餐厅和网吧里坐着哪些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而且,如果这些商家公开了定位信息,理论上任何一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地找过去。有自媒体根据定位实地探访了几家正在直播的餐厅。在其中一家餐厅,女记者拿着手机给正在用餐的一男一女看,那两人这才知道原来有无数陌生人正在窥探自己吃饭的情景。更可恨的是直播还有弹
    小水US 2215 2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12-19
    读完后感觉要进入北京的大学真有点难
    1在北京,谁的孩子高考能加分?------直到今天,北京依然会有人很不理解地问那些外地人:“你们在北京上不了学,为什么不回老家?”就像当初任志强质问那些北上广的屌丝,既然买不起房,为什么要赖在大城市?被问的人只能无奈地回一句:“咱北京好呗,就喜欢呆在这”。《中国周刊》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外地人张建党多年来为了儿子在北京上学,交了大量的“赞助费”、“借读费”,可到儿子上高中的时候,招生老师告诉他们,这回就算交多少钱都没用了,他们没有北京户籍,将来无法在北京参加高考。无奈之下,张建党只好又花了大笔的钱和精力,加上在美国的前妻帮助下,给儿子换了一本美国护照。本来是想直接在美国上学,没想到的是,由于儿子现在的身份属于华侨,根据政策,可以回国直接报名参加中国高考,这样的考生还可以享受10分的优惠政策。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的官网上,我查了新近的高考加分政策,其中有6类学生是可以直接加10分的:在这6类学生中,首要类就是归国华侨。北京有着全中国最多的优质大学,这些教育资源首先开放的却不是中国国籍的考生。清华大学前段时间甚至公布了新政策,凡是持有外国护照的考生都无需参加考试,只要通过面试即可就
    Mr海 2775 1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12-19
    让父母自己去选择想长居的地方就可以了!
    作为中国特异一代的独生子女,80、90后的我们, 从小就和父母建立了更深的情感联系。在空巢老人已经成为中国一大难题的今天,许多人思考自己在美国的去留问题上,都把父母养老问题列入到重要的考虑层面。有人最终选择了遵循“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有人则把父母接到美国养老。而所有把父母接到美国的子女,以及奔赴美国投奔子女的父母,在筹划这一切的时候,理想的画面想必是这样的:父母在美国的蓝天白云下,白天踱踱步、散散心、参加些社区活动,晚上和子女及孙辈共处一室、其乐融融,孙辈还能跟祖父母练练中文。但事实是,现实中这样的情况,不能说确实没有,但是非常罕见……李安导演的“家庭三部曲”中的《推手》,就讲了一个留美儿子把丧偶父亲从台湾接到美国养老的故事。身为太极大师的父亲,在美国住得并不习惯。文化习惯上的不同,导致父亲收关离家出走,以父亲独居告终。李安导演的电影是艺术,而现实中的故事,和这也差不太多……今天就借这篇文章,探讨一下独生子女移民后,父母的养老问题。1刚下飞机差点被罚25万!美国西海岸是华人聚集最多的区域,洛杉矶机场每天都有从中国飞来的老人们。他们带着首要次出国的不安,捏着儿女给的中英文通关秘籍,面
    汤圆妈 5047 3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发表了帖子 2017-12-19
    [楼主按] 今天的华语新闻:成千上万的人离开魁省 他们搬去哪里了? 这个题目有点吓人, 不过文章本身还好, 说的是人们因各种原因离开魁省, 但后来也可能又回流。加拿大是没有户籍限制的国家。 移民之后, 如果是省提名移民项目的, 只要在落脚地呆够了要求的时间, 是可以自由迁移到其他省市的。 虽然魁省并不乐意你离她而去, 但也不能限制你作为公民的自由。从我个人的角度讲, 我非常喜欢魁省的历史文化氛围和蒙特利尔这个“小巴黎”的时尚感, 但是, 只可惜那是个法语地区 ---- 语言之下必有文化差异, 而相比之下, 英语语系到底是我们更熟悉的; 既然已辛苦飘洋过海了, 自然倾向于一个更容易拿捏的环境, 所以只好忍痛割爱, 舍文化氛围而追逐经济至上。不过目前的魁省移民政策确实是加拿大诸省中最诱人的, 所以, 不妨先试试这个敲门砖。 没准一试就喜欢上了呢! 魁省现在的华人数量也很大, 华人生活方便程度也直逼安省了, 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青菜萝卜, 各有所爱。 哪个地方更适合你, 还是自己最清楚。-----------------
    3265 9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