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读这本关于英国私校历史的书,首要章讲William of Wykeham是个对英国教育有深刻影响的人。他建立了两所学院。一所中学,另一所是牛津里的学院。恰恰就是前男友去的那所中学,还带我去看过;然后恰恰也是老公去的大学学院。我不是个迷信的人,但有时不得不佩服命运中的巧合。可是转念一想,这又有什么稀奇。一旦走进了好私校/藤校/牛津剑桥这个圈子,难免巧合和关联。前几天有人评论抱怨国内的学区房,其实无论美国还是英国,又何尝没有学区房的概念。或者家长选择不住学区房,那么就交私校的学费。整体优良质的教育还是留给中上层的(当然也会有中下层很优秀的重教育的家庭出来的,但到底比例小一些。应该说我父母经济上就没有特别宽裕,但选择了给我教育投资)。而贫富阶层的日渐差距也是这样形成的。读这些学校受到良好的教育只是一方面,同时也是人迈上的帮助。举个最近的例子,这次宝爸加入的创业公司就是几个牛津人开的,其中一个是伊顿-牛津的背景,轻松找到了风投的支持。他们看重宝爸一方面是他的经验,也是他牛津的背景和人迈。其实我们俩都是比较偏左的倾向,到底多文化的背景。我们心中的理想社会是更平等,更融洽的。然而每次再谈论起
249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