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夫随笔之八:利以义制 名以清修 文:海纳愚夫 利以义制,名以清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在明清时代,山西晋商曾经纵横中华大地数百年。在山西太谷一带,素有中国白银谷之称。他们控制着当时中国的金融业,犹如今天犹太人控制着世界的金融业一样。 愚夫曾经系统看了关于中国晋商的影视、纪录片,深刻的了解了这一段中国金融业与晋商的传奇。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跨越两个朝代,称霸商界的业者,山西晋商堪称一个典范。晋商能够躲过明朝灭亡,在清朝继续叱咤风云,与他们的政治投机成功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们独特的眼光,没有随着大明王朝的灭亡而没落,成为大明王朝的殉葬品。 在了解晋商的历史中,利以义制,成为了很多晋商的行事规则。与今天的社会现状相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公众为了追逐利益,无节操,无底线,无原则。 古人尚且知道以义制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为何今人就没有底线了呢? 泱泱中华大地,雾霾笼罩,污水横流,食品安全,漏洞百出。吃的、喝的、吸的,导致全民慢性自杀。是哪儿出问题了呢? 责任,社会大众已经完全没有责任意识,人人害我,我害人人。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末日心态,完全没有我们的所作所为,应该对社会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基本意识。 金钱、权力、美女成为社会人追逐与信仰的目标,人与人的交往交流,缺乏基本的诚信与责任意识。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导致大家互不信任,社会运行成本严重畸高。 大家都带着一副面具,苟活于世。互相攀比,相互倾诈,真实与诚信,本应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品质,却成为了社会的稀缺品。 与所谓封建社会的家天下相比,我们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呢? 古人尚且知道,利以义制,名以清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为何我们不应该知道,并传承这些优良的中华文化呢? 这,或许值得每一个华人深思! 2015年12月11日 于洛杉矶 (作者是加州持牌地产经纪人,网络自由撰稿人 微信:1397154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