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有个喜欢张灯结彩的传统,就是节日里在一些重要的、有历史文化意义的街区,张挂各种独具特色的节日彩灯,每届亮灯开幕时还要有一个部长、议员等首领主持的的隆重的亮灯仪式,入夜时整个街区华灯绽放、流光溢彩,而且这一亮就是几个星期。在春节时,牛车水有亮灯仪式;六七月份时,芽笼士乃马来村那里又为马来同胞的开斋节亮灯;中秋节时,牛车水还要再亮一次灯;九十月份时,小印度一带又开始为印度族的屠妖节亮灯;再过一两个月,乌节路又开始为圣诞节亮灯。“你方唱罢我登场”,这每一次亮灯通常都要持续一两个月,所以给人感觉一年下来外面总有哪里在亮着灯。灯饰的主题也从不因循守旧,年年都出新设计、新花样。好看是好看,但咱这环保人士还是觉得有些浪费电,呵呵。这些年来,细细一算,我们拍过了乌节路的灯、小印度的灯、马来村的灯,就还没拍过牛车水的灯。2019年2月10号晚上,是农历的正月初六,我和先生背着单反相机和三角架来到牛车水拍灯,之所以拖到了大年初六才来,就是想避开牛车水新年的汹涌人潮。华灯初上时分,我们从中峇鲁的家坐了几站巴士就来到牛车水克罗士街和余东旋街相交的这个大路口,从这里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