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1-23
    嗨你好, 我不是大伟哦【图片】  本文所说的自雇都是指已经出来之后的职业发展, 而不是用来申请移民的项目
    很多年来, 华人移民的就业模式几乎没变过,电脑和财会一直是男女同胞的拿手好戏。 但是, 随着移民种类的日益多元化, 移民后的职业发展也相应地多元化了。专注于某几个固定的领域, 市场到底有限, 何不另辟蹊径探讨其他可能的路子!和上几代的华人华侨不同, 我们带着比较丰裕的资金, 也具备比较踏实过硬的语言和技能, 那就把眼光放得更高更远一点----与其找工作四处碰壁, 何不考虑自雇创业? 自雇? 我从没做过老板, 可行吗? 创业是不是要很多钱啊? 我可不是千万富翁! 呵呵, 你的疑虑早已被加拿大政府考虑到了, 人家也早有一整套程序鼓励和帮助有意自雇和创业的人。 咱们华人不缺勤奋, 就缺创新精神, 来到加拿大后就抓住机会大展拳脚吧。在此提醒一下, 各个省关于自雇创业的政策略有不同, 如有意向, 可到省府官网上查询self-employment这一项 ---- 从如何注册申请, 到了解行业条规, 到开设商务账号, 到税收条例和优惠, 到纠纷仲裁法庭等细节条款都写得很清楚。 只要你依法办事, 合法纳税, 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自雇职业者。 长话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1-20
    法语区向来以福利好而著称, 所以也是移民向往的地方之一
    蒙特利尔市拨款150万,帮助少数族裔获得工作实习机会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市将拨款 150万加元,用于一个多元化工作实习项目,市政府 2017年对这个项目的拨款为 50万加元,今年的拨款翻了 3 倍。这个星期三(1月10日)蒙特利尔市政府将公布新的财政预算,对该项目增加拨款是这个预算计划的一部分。另外,魁北克省政府的 Emploi-Qubec(魁北克就业署)今年也将为这个项目追加 50 万加元的资金。报道说,这个项目是从 2006 年开始的,蒙特利尔市政府一直在与 Emploi-Qubec、魁省移民部在这个项目上进行合作,为参加者提供了6个月的有薪实习机会,自2006年以来,已经有近 400 人获得了实习机会,大部分实习者有少数族裔背景。关于蒙特利尔找工作,给大家分享一段新移民找工作的经历,从侧面也展现了蒙特利尔对于新移民在找工作上的一些福利。作为新移民的我找工作磕磕碰碰,终于找到蒙特利尔当地的一家志愿者协会帮我改简历,社工是标准的魁省人,皱着眉头,扔出一句:“你的法语还要继续学习呀,英语更是要从头学起。如果你的英语只有这个水平,我只有建议你去魁北克市找工作,那里的人比你英语还差。在蒙特利尔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1-20
    恩, 绝美!
    虽然这些天加拿大的极寒天气让全寰球刷屏, 但别忘了那句盛名的诗句:“既然冬天已经来临, 春天还会远吗?” 你可能只听说过加拿大是个冰雪之国, 但她更是个四季分明山水隽永的美丽家园, 也是个以温和友好著称的兼容并包的文明国度。 不管你以前有没有来过, 请在2018年来一趟加拿大吧 ---- 因为, 2018是中加旅游年!很多人都知道, 加拿大有个帅哥总理小特鲁多(Trudeau), 人称“小土豆”。 2016年小土豆访华期间, 两国政府共同宣布2018年为“中加旅游年”。 其实, 中国和加拿大的亲密关系可以追溯到近半个世纪之前, 小土豆的父亲 ---- 加拿大任期最长的总理老特鲁多先生, 于一九七零年十月十日, 签署中加建交公报, 使加拿大成为继英国和法国之后第三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 也是“文革”期间的首要个 ---- 真是佩服老特鲁多当时的眼光和胆识啊! 中加建交, 不仅开创了中加外交关系的新时代, 也对中美关系发展,中国重返联合国等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还好, 如今的小土豆不仅继承了他爸的帅气, 也承接了老爸的衣钵, 让中加关系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1-20
    希望吧!
    虽然这些天加拿大的极寒天气让全寰球刷屏, 但别忘了那句盛名的诗句:“既然冬天已经来临, 春天还会远吗?” 你可能只听说过加拿大是个冰雪之国, 但她更是个四季分明山水隽永的美丽家园, 也是个以温和友好著称的兼容并包的文明国度。 不管你以前有没有来过, 请在2018年来一趟加拿大吧 ---- 因为, 2018是中加旅游年!很多人都知道, 加拿大有个帅哥总理小特鲁多(Trudeau), 人称“小土豆”。 2016年小土豆访华期间, 两国政府共同宣布2018年为“中加旅游年”。 其实, 中国和加拿大的亲密关系可以追溯到近半个世纪之前, 小土豆的父亲 ---- 加拿大任期最长的总理老特鲁多先生, 于一九七零年十月十日, 签署中加建交公报, 使加拿大成为继英国和法国之后第三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 也是“文革”期间的首要个 ---- 真是佩服老特鲁多当时的眼光和胆识啊! 中加建交, 不仅开创了中加外交关系的新时代, 也对中美关系发展,中国重返联合国等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还好, 如今的小土豆不仅继承了他爸的帅气, 也承接了老爸的衣钵, 让中加关系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1-20
    中加的民间关系一直不错, 政府也要投其所好
    虽然这些天加拿大的极寒天气让全寰球刷屏, 但别忘了那句盛名的诗句:“既然冬天已经来临, 春天还会远吗?” 你可能只听说过加拿大是个冰雪之国, 但她更是个四季分明山水隽永的美丽家园, 也是个以温和友好著称的兼容并包的文明国度。 不管你以前有没有来过, 请在2018年来一趟加拿大吧 ---- 因为, 2018是中加旅游年!很多人都知道, 加拿大有个帅哥总理小特鲁多(Trudeau), 人称“小土豆”。 2016年小土豆访华期间, 两国政府共同宣布2018年为“中加旅游年”。 其实, 中国和加拿大的亲密关系可以追溯到近半个世纪之前, 小土豆的父亲 ---- 加拿大任期最长的总理老特鲁多先生, 于一九七零年十月十日, 签署中加建交公报, 使加拿大成为继英国和法国之后第三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 也是“文革”期间的首要个 ---- 真是佩服老特鲁多当时的眼光和胆识啊! 中加建交, 不仅开创了中加外交关系的新时代, 也对中美关系发展,中国重返联合国等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还好, 如今的小土豆不仅继承了他爸的帅气, 也承接了老爸的衣钵, 让中加关系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1-20
    应该应该
    虽然这些天加拿大的极寒天气让全寰球刷屏, 但别忘了那句盛名的诗句:“既然冬天已经来临, 春天还会远吗?” 你可能只听说过加拿大是个冰雪之国, 但她更是个四季分明山水隽永的美丽家园, 也是个以温和友好著称的兼容并包的文明国度。 不管你以前有没有来过, 请在2018年来一趟加拿大吧 ---- 因为, 2018是中加旅游年!很多人都知道, 加拿大有个帅哥总理小特鲁多(Trudeau), 人称“小土豆”。 2016年小土豆访华期间, 两国政府共同宣布2018年为“中加旅游年”。 其实, 中国和加拿大的亲密关系可以追溯到近半个世纪之前, 小土豆的父亲 ---- 加拿大任期最长的总理老特鲁多先生, 于一九七零年十月十日, 签署中加建交公报, 使加拿大成为继英国和法国之后第三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 也是“文革”期间的首要个 ---- 真是佩服老特鲁多当时的眼光和胆识啊! 中加建交, 不仅开创了中加外交关系的新时代, 也对中美关系发展,中国重返联合国等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还好, 如今的小土豆不仅继承了他爸的帅气, 也承接了老爸的衣钵, 让中加关系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1-20
    呵呵, 这么哲理【图片】
    虽然这些天加拿大的极寒天气让全寰球刷屏, 但别忘了那句盛名的诗句:“既然冬天已经来临, 春天还会远吗?” 你可能只听说过加拿大是个冰雪之国, 但她更是个四季分明山水隽永的美丽家园, 也是个以温和友好著称的兼容并包的文明国度。 不管你以前有没有来过, 请在2018年来一趟加拿大吧 ---- 因为, 2018是中加旅游年!很多人都知道, 加拿大有个帅哥总理小特鲁多(Trudeau), 人称“小土豆”。 2016年小土豆访华期间, 两国政府共同宣布2018年为“中加旅游年”。 其实, 中国和加拿大的亲密关系可以追溯到近半个世纪之前, 小土豆的父亲 ---- 加拿大任期最长的总理老特鲁多先生, 于一九七零年十月十日, 签署中加建交公报, 使加拿大成为继英国和法国之后第三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 也是“文革”期间的首要个 ---- 真是佩服老特鲁多当时的眼光和胆识啊! 中加建交, 不仅开创了中加外交关系的新时代, 也对中美关系发展,中国重返联合国等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还好, 如今的小土豆不仅继承了他爸的帅气, 也承接了老爸的衣钵, 让中加关系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1-13
    中国不会被掏空的!
    1源源不断的移民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有人在微信后台问了我一个问题:“源源不断的移民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我的回答很简单:“会让中国越来越强”。国力的强大一般有三个指标:1、GDP,这个目前中国已经排名第二了,据说十几年后必然要超越美国,坐上头把交椅。2、军事力量,中国有寰球上最庞大的陆军,近几十年来的对外战争几乎没有败过,根据盛名军事杂志《简氏》的评估,2016年中国军事实力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3、国际影响力,这个一直是中国国力的软肋,即便有影响力,也大多是负面的,而源源不断的移民,就可以把这个软肋给补上,使得中国国力越来越强。有人会说,源源不断的移民会把中国的人才掏空,这笔最宝贵的财富都没有了,中国还玩什么?还拿什么来跟别人竞争?还有人会说,源源不断的移民会把中国的资本掏空,有钱人都跑了,中国还玩什么?还靠谁来振兴经济?这样的说法,是没有看到中国管理者的智慧,不管是人才还是资本,从来都没有真正的离开。2中国需要的高精尖人才会想尽一切办法留下------一句话:中国需要的高精尖人才,会想尽一切办法留下。大家可以去查一查,建国以来各个行业能称得起大师的人,哪一个是
    Mr海 4154 2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1-13
    并没有回答文章题目所问的问题啊
    在留学的过程中,总是少不了留和走的纠结。而许多时候在独立的思考之外,其他个体案例,也会对我们的思考起到一个很好的参考作用。我本科毕业于中国某Top2大学,在我所在的院系,周围同学大部分都选择了保研,但是我毅然决然地来加拿大读书。如今回望我的这一选择,一个很深刻的体会就是有得有失。|为什么离开?为了空气,以及一个更广阔的寰球随着中国的发展,事实上中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已经不怎么比西方社会落后了。所以其实出国带给我们的新鲜感和冲击,已经少了许多。尤其作为本科在北京读书的学生,从学校的校园里就能够看到中关村的霓虹,偶尔走出校园,也能窥见中关村的白领们充满热情的生活,更别说在创业大街上,人们也能够轻松地谈起上千万的项目。而我周围的同学,也不乏各个领域的精英,同时他们也具有非常向上的生活状态。那么,是什么让我萌生了离开的念头呢?是北京的雾霾。作为一个重度鼻炎患者,北京的雾霾从根本上消除了让我对这座城市收关的留恋。是的,我珍惜这座城市的活力,珍惜身边同学和老师的提携与帮助,也未尝不想过留下来找到一份锻炼人的工作。但是一到秋天和冬天,我的呼吸系统就仿佛开始停止了
    白雲山民 2057 2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1-13
    呵呵有趣。这一点连我都没想到【图片】
    我们都知道13亿中国人民分为56个民族。那么,仅有3515万的加拿大人民分为多少个民族呢?这个问题很难找到标准答案。因为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全寰球各个民族的人都可以移民到这个国家、成为其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下图:加拿大蒙特利尔市街上的“万国旗”。)据加拿大统计局刚刚公布的2016人口普查数据,加拿大人自己“认祖归宗”的族群,大大小小超过了200多个。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前十大族裔都是哪些:第十名:印度裔 137万人殖民地时期,在加拿大服役的英军中有不少印度士兵,这些人退役后很多都留在了加拿大,算是早期的移民。印度人大规模移民到加拿大是在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印度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部分印度学校实行英语教育,这也是印度人更容易向英语国家移民的一个原因。下图:加拿大BC省列治文市的公园内,正在拍结婚照的印裔居民。第九名:首要民族153万人“首要民族”是加拿大对印地安原住民的尊称。虽然人口数量排在第九,但是人家才是这块土地原本的主人,所以有了这个称谓。其实Canada这个名称就是来源于印地安土著语中“村庄”或者“居住地”的意思。下图:加拿大BC省本拿比山上的首要民族图腾柱。
    加拿大BC 1.6w 1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1-12
    雇主会更挑剔。 难为了年轻孩子【图片】
    [楼主按] 这是今天的华语新闻。 较低时薪一直是社会关心的话题, 从今年元旦之后就开始实施了, 确实褒贬不一。 今天看到这则报道, 似乎证实了人们的担忧, 故此分享。我家孩子也是个十六岁就开始课外打工的青年学生。 早在之前安省政府讨论较低时薪议案时, 儿子就跟我聊过这话题。 他说, 他老板私下提过, 雇主显然不欢迎这个政策, 但如果议案通过了, 其实最终并不会让雇员受益, 因为老板们要么裁员, 要么把商品和服务加价, 反正会把损失转嫁而力求把公司的利益风险降到较低(他本人就已被老板调任至核心部门以取代另一位员工)。其次, 儿子本人也反对这项“养懒人”的政策。 其一, 他目睹不少员工都以一种混日子的心态期待较低时薪的出台, 让他深感不解, 换了他做老板也会考虑裁掉这种懒虫; 其二, 不少员工傻傻地没有意识到, 既然要给某些人加薪, 必定会让某些人走人, 还只顾一个劲地欢呼? 其三, 也就是新闻里所说的, 大学生, 青年人, 以后会很难找到首要份工作了, 因为雇主已经不愿支付对新手的培训费, 那么职场犹如围城, 里面的人倚老卖老, 外面的人急得直跺脚, 公司效益却未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1-12
    很聪明啊你!
    [楼主按] 这是今天的华语新闻。 较低时薪一直是社会关心的话题, 从今年元旦之后就开始实施了, 确实褒贬不一。 今天看到这则报道, 似乎证实了人们的担忧, 故此分享。我家孩子也是个十六岁就开始课外打工的青年学生。 早在之前安省政府讨论较低时薪议案时, 儿子就跟我聊过这话题。 他说, 他老板私下提过, 雇主显然不欢迎这个政策, 但如果议案通过了, 其实最终并不会让雇员受益, 因为老板们要么裁员, 要么把商品和服务加价, 反正会把损失转嫁而力求把公司的利益风险降到较低(他本人就已被老板调任至核心部门以取代另一位员工)。其次, 儿子本人也反对这项“养懒人”的政策。 其一, 他目睹不少员工都以一种混日子的心态期待较低时薪的出台, 让他深感不解, 换了他做老板也会考虑裁掉这种懒虫; 其二, 不少员工傻傻地没有意识到, 既然要给某些人加薪, 必定会让某些人走人, 还只顾一个劲地欢呼? 其三, 也就是新闻里所说的, 大学生, 青年人, 以后会很难找到首要份工作了, 因为雇主已经不愿支付对新手的培训费, 那么职场犹如围城, 里面的人倚老卖老, 外面的人急得直跺脚, 公司效益却未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1-12
    我也特别不喜欢这种养懒政策
    [楼主按] 这是今天的华语新闻。 较低时薪一直是社会关心的话题, 从今年元旦之后就开始实施了, 确实褒贬不一。 今天看到这则报道, 似乎证实了人们的担忧, 故此分享。我家孩子也是个十六岁就开始课外打工的青年学生。 早在之前安省政府讨论较低时薪议案时, 儿子就跟我聊过这话题。 他说, 他老板私下提过, 雇主显然不欢迎这个政策, 但如果议案通过了, 其实最终并不会让雇员受益, 因为老板们要么裁员, 要么把商品和服务加价, 反正会把损失转嫁而力求把公司的利益风险降到较低(他本人就已被老板调任至核心部门以取代另一位员工)。其次, 儿子本人也反对这项“养懒人”的政策。 其一, 他目睹不少员工都以一种混日子的心态期待较低时薪的出台, 让他深感不解, 换了他做老板也会考虑裁掉这种懒虫; 其二, 不少员工傻傻地没有意识到, 既然要给某些人加薪, 必定会让某些人走人, 还只顾一个劲地欢呼? 其三, 也就是新闻里所说的, 大学生, 青年人, 以后会很难找到首要份工作了, 因为雇主已经不愿支付对新手的培训费, 那么职场犹如围城, 里面的人倚老卖老, 外面的人急得直跺脚, 公司效益却未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1-12
    所以最好在大学里就找零工打 
    [楼主按] 这是今天的华语新闻。 较低时薪一直是社会关心的话题, 从今年元旦之后就开始实施了, 确实褒贬不一。 今天看到这则报道, 似乎证实了人们的担忧, 故此分享。我家孩子也是个十六岁就开始课外打工的青年学生。 早在之前安省政府讨论较低时薪议案时, 儿子就跟我聊过这话题。 他说, 他老板私下提过, 雇主显然不欢迎这个政策, 但如果议案通过了, 其实最终并不会让雇员受益, 因为老板们要么裁员, 要么把商品和服务加价, 反正会把损失转嫁而力求把公司的利益风险降到较低(他本人就已被老板调任至核心部门以取代另一位员工)。其次, 儿子本人也反对这项“养懒人”的政策。 其一, 他目睹不少员工都以一种混日子的心态期待较低时薪的出台, 让他深感不解, 换了他做老板也会考虑裁掉这种懒虫; 其二, 不少员工傻傻地没有意识到, 既然要给某些人加薪, 必定会让某些人走人, 还只顾一个劲地欢呼? 其三, 也就是新闻里所说的, 大学生, 青年人, 以后会很难找到首要份工作了, 因为雇主已经不愿支付对新手的培训费, 那么职场犹如围城, 里面的人倚老卖老, 外面的人急得直跺脚, 公司效益却未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1-12
    是的, 所以不能片面看待加薪问题
    [楼主按] 这是今天的华语新闻。 较低时薪一直是社会关心的话题, 从今年元旦之后就开始实施了, 确实褒贬不一。 今天看到这则报道, 似乎证实了人们的担忧, 故此分享。我家孩子也是个十六岁就开始课外打工的青年学生。 早在之前安省政府讨论较低时薪议案时, 儿子就跟我聊过这话题。 他说, 他老板私下提过, 雇主显然不欢迎这个政策, 但如果议案通过了, 其实最终并不会让雇员受益, 因为老板们要么裁员, 要么把商品和服务加价, 反正会把损失转嫁而力求把公司的利益风险降到较低(他本人就已被老板调任至核心部门以取代另一位员工)。其次, 儿子本人也反对这项“养懒人”的政策。 其一, 他目睹不少员工都以一种混日子的心态期待较低时薪的出台, 让他深感不解, 换了他做老板也会考虑裁掉这种懒虫; 其二, 不少员工傻傻地没有意识到, 既然要给某些人加薪, 必定会让某些人走人, 还只顾一个劲地欢呼? 其三, 也就是新闻里所说的, 大学生, 青年人, 以后会很难找到首要份工作了, 因为雇主已经不愿支付对新手的培训费, 那么职场犹如围城, 里面的人倚老卖老, 外面的人急得直跺脚, 公司效益却未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发表了帖子 2018-01-11
    [楼主按] 这是今天的华语新闻。 较低时薪一直是社会关心的话题, 从今年元旦之后就开始实施了, 确实褒贬不一。 今天看到这则报道, 似乎证实了人们的担忧, 故此分享。我家孩子也是个十六岁就开始课外打工的青年学生。 早在之前安省政府讨论较低时薪议案时, 儿子就跟我聊过这话题。 他说, 他老板私下提过, 雇主显然不欢迎这个政策, 但如果议案通过了, 其实最终并不会让雇员受益, 因为老板们要么裁员, 要么把商品和服务加价, 反正会把损失转嫁而力求把公司的利益风险降到较低(他本人就已被老板调任至核心部门以取代另一位员工)。其次, 儿子本人也反对这项“养懒人”的政策。 其一, 他目睹不少员工都以一种混日子的心态期待较低时薪的出台, 让他深感不解, 换了他做老板也会考虑裁掉这种懒虫; 其二, 不少员工傻傻地没有意识到, 既然要给某些人加薪, 必定会让某些人走人, 还只顾一个劲地欢呼? 其三, 也就是新闻里所说的, 大学生, 青年人, 以后会很难找到首要份工作了, 因为雇主已经不愿支付对新手的培训费, 那么职场犹如围城, 里面的人倚老卖老, 外面的人急得直跺脚, 公司效益却未
    2422 10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1-10
    从此华人再无信用, 不可悲吗? 【图片】
    1华人制造加拿大史上较大移民骗局------作为中国人最想移民的目的地之一,加拿大有严格的移民监。想要拿到枫叶卡或者护照,需要在加拿大住满一定时间。但现在很多人是先把老婆孩子送过去,自己在国内还要赚钱,一年哪有那么多时间住在加拿大呢?于是,帮助这些人造假的专业机构就应运而生了。因此,酿成了加拿大史上较大的移民骗局,涉及1200人,历时7年,刷新了记录。该骗局的主谋,是一位叫做王迅加拿大华裔。他发现,加拿大移民局来查居住时间主要是通过护照上的出入境日期,于是他想到了纂改护照上的日期来帮人“瞒天过海”。为了篡改出入境记录,王迅和他在中国的同伙私刻公章,几乎“复制”了一个加拿大和中国的海关。王迅在收到顾客的护照后,会用快递邮寄到位于青岛和上海的窝点,并用电邮通知同伙,哪本护照应盖那种章,及盖章上的日期。双方虽然远隔一个太平洋,但是配合得十分“默契”,严丝合缝,效率比真的海关还高。除了伪造海关文件,他还还利用自己辖下公司,为客户编写虚假工作证明。客户会先汇款给王迅,作为自己的“工资”和退休保险,而王迅则会发出工资支票及T4证明,更代为报税。由于客户的“工资”很低,可以获得税务减免。就这样导演出
    Mr海 6070 2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1-10
    这是西方国家很早就有的治国理念: 扶贫助弱, 博爱社会
    我移民加国已经数十年了。数十年前,从国内首站踏足在这个西部沙省大草原上,就觉得这块广袤的大地天然风光优美,当地人热情友善。后游学进修、辗转到魁北克的蒙特利尔和安大略的多伦多,求职、生活中难免经历挫折及坎坷,但总的来说,感到加拿大是个友好和谐、包容多元的社会。从自己亲眼看到的几件小事可了解加拿大对弱势群体的态度。我们过去有位从越南来的移民朋友,他没有固定的工作,有两个女儿,后来妻子怀孕又生了个儿子,住的是廉价屋,虽然简陋些,但也是三房一厅,每月领政府救济金。有时他们到食品库去领取一些食物,据说孩子们不大喜欢吃那些罐头食品,但一家温饱是没问题的。有人会觉得加拿大此举在鼓励懒人。但如果试想一下,社会上充斥流浪街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人们,那一般老百姓的生活还能安定吗?相对来说,加拿大的犯罪率还算比较低的。最近我们的一位朋友云妹优先分配到了老人公寓,因为云的丈夫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常呼吸急促、胸闷、咳嗽等,需要带吸氧的机器,因此得到优先照顾。其他老年夫妇排队等了十几年还没有分配到呢!我们几个一起在大楼康乐中心锻炼的邻居朋友们也挺高兴,跟她一块儿去看看新分到的老年公寓,我自告奋勇的要求驾车
    南边来的 1986 2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1-10
    这种文章, 题目太大, 不是一两句评价能说清的, 必须另外写一篇来回应或评论【图片】
    来上海之后,接触了到很多外国人。在这个过程中,也是源于自己对文化差异的兴趣,有意无意地做了一些观察,由此也产生了很多感想。而在这个期间,自己也通过媒体、影视作品对欧美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所以想对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当然,本文主要谈自己看到的差异,并无意刻意美化或丑化某种文化和价值观。我先讲一下自己接触到的外国人群体的背景:首先,从他们的国籍和所处区域来看,基本上是遍布全球。除了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人尚无接触,基本上其它地区的外国人样本都算齐全了。比如:北美地区: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南美地区:巴西,哥伦比亚,委内瑞拉,阿根廷,智利。东亚地区:日本,韩国,台湾。东南亚:泰国,印度,印尼,菲律宾,新加坡。中亚到中东:伊朗,吉尔吉斯斯坦。大洋洲:澳大利亚。欧洲: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瑞士,俄罗斯,波兰,匈牙利,瑞典,挪威,丹麦。非洲: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埃及,刚果,尼日利亚。遇到的外籍人士,大致就是来自这些国家和地区。其次,从种族背景来看,也比较齐全:亚裔,白人,黑人,拉美人,基本都包括了。再次,从语言来看,因为我只会讲一门外语,即英语,所以和这些老外
    Vancouver1973 3955 5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1-05
    可能还是申请人个人的原因, 资产的多少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吧
    加拿大移民真是越来越难了。特别是那些以为只要有钱,就可以随便移民到哪里的人,加拿大也开始不那么“见钱眼开”了。比如2017年,加拿大安省移民提名计划商业投资类别(Business category)的申请大多来自中国大陆,拒签率约为80%。安省移民厅的数据显示,投资类别的申请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大陆。2017年1月~6月间,来自大陆的申请有7份被拒,有2份获批,拒签率约为80%。每份申请包含一项安省投资计划,平均投资额约为2,000万元(加元,下同) 。移民厅表示,巨额投资计划不一定获得批准。例如,有中国人计划花5,200万加元,在安省创建一家房地产开发与咨询公司;一家中国房地产与建筑集团打算花大约4,800万元,在安省开一家分公司,再开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这两项计划分别在今年上半年被拒。不过,一些小额投资计划反而获得批准。例如,今年上半年,有中国商人计划花500万元,在安省建一家制衣厂。此外,有中国人打算花300万元,在安省开发云端印刷(Cloud-printing)包装业务,为中小型企业服务。忠告:很好选其它方式移民很少人通过投资类别移民安省,因为整个申请过程有多个不确定因素。首要,审
    Mr海 3048 2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